《明天不封阳台》教案15
教学目标:
1、理清“是否封阳台”的线索。
2、从鸽子、儿子、“我”的思绪三方面理解明天先不封阳台的原因。
3、认识“人,要用心贴近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道理。
教学准备:
多媒体
授课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1、播放两部短片,导入新课。
导入语:在今天的学习之前,老师先请大家欣赏两部短片,同学们认真观看,如果让你来选择,你喜欢哪种生活?
播放结束。
学生谈论,喜欢哪种生活,说明理由。
师:大家说得都有道理。物质与精神、平静与喧嚣,是既矛盾又统一的。不只是我们,当代作家杜卫东先生,也陷入了这样的困惑,在封还是不封阳台之间作出了选择。今天,我们学习他的《明天不封阳台》。
板书课题,作者。
2、出示目标。
点幻灯片。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要共同探讨这些问题。
出示目标。
找学生读一遍,明确我们这一课要做到什么。
3、自读课文。
导入:先请同学们自已阅读课文,注意做到
(1) 每个自然段注上序号。
(2) 有读不准或不懂的词语,当场提出来,共同讨论。
(3) 留意与课文题目内容相似的语句,找出来画下。
4、检查阅读。
(1) 是否有读不准或不懂的词。(有就讨论,没有就齐读生词。)
幻灯片4.
(2) 理清线索。
学生回答,与课文题目类似的几句话。
板书:
明天要封阳台
明天还封阳台吗?
明天先不封阳台
明确本文线索:是否封阳台(板书)
5、分析“明天要封阳台”的原因。
导入:作者为什么会产生封还是不封阳台的疑惑呢?让我们顺着作者的思路找找原因。
为什么“明天要封阳台”?
学生找答案:阻隔城市的喧嚣,开辟活动的空间
板书:阻隔喧嚣
析第二段,分析其原因。
导入:根据我们阅读的经验,我们要找每个问题的答案,还可以采取就近原则。因此,明天要封阳台除了作者后文直接告诉我们的答案,我们还可以到哪段找答案?(第二段)
浏览这一段,人写作手法和表达效果上去看,你觉得哪一句最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