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爸爸妈妈》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
1.了解作品所反映的时代特征;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整体感知文意,把握文章四个部分的内在联系,理清文章叙事脉络。
3.理解作者思想感情,正视历史,珍爱和平。
【教学重难点】
1.把握文章四个部分的内在联系,全面深刻地理解文意。
2.揣摩含义丰富的语句,领会其蕴含的深义。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导入
作为一个生长在南京的孩子,不可能不知道“南京大屠杀”。它是我们南京人民心中永远的痛!每到12月13日,凄厉的空袭警报声就会一遍又一遍地回响在南京的上空,它提醒着我们,毋忘这民族仇、家国恨。在遥远的南斯拉夫,有一座小城,也像我们南京一样,在每年的固定日子,人们会自动聚集起来,用各种方式悼念被德国侵略者屠杀的亲人。今天,就让我们随作者一起,去探访这座小城:克拉库耶伐次,去倾听受难孩子们的呼喊:亲爱的爸爸妈妈!
二、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按时间先后顺序整理文中所提到的事件。
1941年10月21日,克拉库耶伐次遭屠城,7000多人遇难,其中有300名是孩子。
1945年起,人们自发地在屠杀纪念日当天举行各种仪式悼念死难者。
1988年冬,作者及其他六十多个作家一起,应邀在南斯拉夫参加文学讨论会,并访问克拉库耶伐次,写作本文。
2.思考、讨论。
(1)如果按以上整理的顺序来写作本文,效果怎样?
——作者主要是记行而非专写小城人民遭屠杀经过,因此不能改为按时间先后记叙。
(2)将标题改为《克拉库耶伐次之行》如何?
——可以这样改,但是原题突出了被残杀的孩子们都是有血有肉的生命,用孩子们最后的呼喊,控诉了屠杀者的残暴,显然这个标题更能表现作者的感受。
3.自拟一句“广而告之”(即公益广告语)来表达文章的主题,然后交流。
例如:
莫让历史悲剧重演!
莫忘昨日铭心刻骨的悲痛,珍爱今天来之不易的和平!
三、赏读课文
1.同桌学生合作,先自由选读本文选段,读出感情并赏析其中精彩之处,然后在全班交流。重点赏析课文中意味深长的描写和议论,说说它们的含义和作用。例如:
——凄风。苦雨。天昏。地暗。
——“他们杀孩子、老师、工人、工匠、小店老板、鞋匠……全是纯朴勤劳的普通市民。”
——历史、现实,在雨中融合了——融成一幅悲哀而美丽、真实而荒谬的画面。
2.分角色朗读课文第三部分,对比德国作家的表现和日本作家的观点,谈谈对几位作家的观点的看法。
3.全班分角色朗读孩子们的最后的呼唤,读出感情。
四、布置作业
1.假设你自己就是这300个被屠杀的孩子之一,想象一下当时的情形和自己的心情,设想自己会留下一个怎样的遗言。
2.课外查找有关克拉库耶伐次屠杀、南京大屠杀及二次世界大战中犹太战俘集中营等的资料,以“历史告诉我们”为题作文,或说说你学完本文后的感想,或将搜集的资料整理成一篇小论文。
【资料宝藏】
1.聂华苓
聂华苓,1925年出生于大陆,1949年抵台湾定居并从事创作。1964年,由于《自由中国》停刊事件,聂华苓离开台湾,应聘至美国爱荷华《作家工作室》工作,致力于世界文化交流,1967年创办国际写作计划,每年邀请世界各地的作家、诗人前往爱荷华大学进修创作。
自上世纪50年代起,聂华苓创作了长篇小说《失去的金铃子》、《桑青与桃红》、《千山外,水长流》,中篇小说《葛藤》,短篇小说集《翡翠猫》、《一朵小白花》、《聂华苓短篇小说集》、《王大年的几件喜事》、《台湾轶事》及散文评论集《梦谷集》、《黑色、黑色、最美丽的颜色》、《三十年后──归人札记》与《沈从文评传》等,部分作品亦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