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教版九年级历史第六章知识点总结:“冷战”局面的形成
知识积累的越多,掌握的就会越熟练,常梦网初中频道为大家编辑了精选九年级历史第六章知识点总结,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一、“冷战”政策的提出
㈠原因
1、战后,新的世界格局雅尔塔体制的建立为美苏对峙提供了广阔的国际舞台
2、美苏实力超群是双方“冷战”的物质基础;
3、世界战略的对立、意识形态、社会制度、国家利益的冲突是美苏形成“冷战”的重要原因;
4、美苏领导人对于对方认识和处理外交的方式,加快了“冷战”的形成。
㈡表现
1、1946年,凯南八千字电报——遏制理论
2、1946年,邱吉尔发表铁幕演说——“冷战”第一枪
1946年3月,英国前首相丘吉尔在美国的富尔敦发表演说,称苏联进行扩张,“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在这条线后面,座落着中欧和东欧古国的都城……所有这些名城及其居民无一不处在苏联的势力范围之内……”。
二、美苏展开冷战
㈠美国“冷战”政策
1、“冷战”的含义:
冷战是二战后美、苏为首的两大集团之间,主要是美苏之间所进行的除直接交战以外的全面对抗,涉及经济、军事、外交、文化、意识形态各个领域。
2、“冷战”政策的表现
⑴政治方面:杜鲁门主义出台
①背景:英国无力承担对土耳其、希腊的援助,希望美国接管
②内容:
③影响:美国发动“冷战”的标志
⑵经济方面: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⑴背景:①西欧各国的经济困难;②无产阶级革命威胁资本主义统治秩序
⑵内容:P71
⑶影响:P71
(4)实质:马歇尔计划决不仅仅是一项经济援助计划,它是实际上是以“复兴欧洲”为名,借经济手段来稳住资本主义的阵脚,控制西欧,达到共同“遏制”苏联的目的。
(3)军事方面:北约组织的建立(冷战政策的支柱)
⑴背景:
①西方国家对法西斯威胁的阴影挥之不去和“恐苏症”而寻求美国的支持
②第一次柏林危机
1948年,西方国家将在德国占领区合并,实行货币改革。苏联切断西方占领区同西柏林间的水陆交通,并发行了新货币,这就是“柏林危机”。
⑵内容:
1949年4月美国联合加拿大、英国、法国、意大利等国,成立了一个以美国为首的军事联盟,即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建成北约NATO)设在布鲁塞尔的北约盟军总部。
任何一个缔约国的领土完整、政治独立或安全遭受威胁,各缔约国应共同协商。“各缔约国同意对于欧洲或北美之一个或数个缔约国之武装攻击,应视为对缔约国全体之攻击。”各缔约国可以“采取视为必要之行动,包括武力之使用。”
⑶影响:p72
㈡苏联的对抗措施
⒈政治:建立九国共产党和工人情报局,反击冷战政策,加强对东欧的控制。
⒉经济:建立经互会
建立目的:反击马歇尔计划,发展经济,巩固东欧。
建立概况:为了与西方咄咄逼人的经济封锁和遏制政策相抗衡,1949年1月,苏、保、匈、波、罗、捷六国代表在莫斯科举行的经济会议上协议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简称经互会)。1949年4月,该组织正式宣布成立,总部设在莫斯科。经互会的宗旨是,通过经济互助、技术合作和交流经验,促进会员国的经济发展。
建立作用:对促进苏联和东欧国家的经济发展有一定作用,但苏联的一些不平等交易损害了其他成员国的利益。
3、军事:建立华沙条约组织
苏联的目的:加强与东欧各国的合作,与美国抗衡。
1955年5月,苏联、保加利亚、匈牙利、波兰等8国在华沙签订《友好合作互助条约》,通称《华沙条约》,成立了华沙组织,总部设于莫斯科。
(三)北约和华约建立的影响
标志着二战后欧洲出现了两个敌对的军事集团,以美国的资本主义阵营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之间的“冷战”对峙局面最终形成。
三、冷战政策特点:
以美苏两大军事集团之间,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意识形态,至科学技术等方面的对峙和竞争,这种对峙和竞争不是直接的武力对抗,而是除此之外的一切方式。
四、冷战局面的评价
㈠冷战局面是美国推行强权政治和霸权政策的结果;
㈡美国发起冷战和苏联的回应使之不断升级,形成了美苏为首的两大军事集团;
㈢双方争夺重点地区未见热战,但局部热战不可避免;
㈣愈演愈烈的对抗造成国际局势的紧张、动荡。
欢迎大家阅读由常梦网为大家整理的九年级历史第六章知识点总结,大家一定要仔细阅读哦,加油吧。
初三下册历史期中复习重点: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