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取生辰纲》教案5
一.教学目标
1.分析本文”智”在何处
2.理清课文脉络,明确两条线索和人物关系
3. 分析人物性格
二.教学重难点
1.分析本文”智”在何处
2. 分析人物性格
三.教学方法:讨论法
四.教学课时: 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对《水浒传》的介绍及了解杨志故事及《智取》在《水浒传》中的地位。
1、 《水浒传》也称《水浒》、《忠义水浒传》。它是明代长篇小说,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描写农民起义全过程的长篇小说。它的主要倾向是“官逼民反”,局限在于只反贪官,不反皇帝。
2、自读:了解杨志故事及《智取》在《水浒传》中的地位。
课前浏览《水浒传》第12回至第17回,了解杨志事迹和杨志性格。
杨志事迹(学生概述):
①原为殿司制使,因失陷花石纲丢官;
②沦落东京,因盘缠使尽卖祖传宝刀,无奈杀泼皮牛二,流配东京大名府充军;(以上第12回)
③大名府留守梁世杰恩赦杨志,安排比武,杨志斗武出色,被梁中书提拔做管军提辖使;(第13回)
④受梁中书重托,押运生辰纲,在黄泥冈失陷;(第16回)
⑤走投无路,落草二龙山宝珠寺。(第17回)
杨志性格(教师归纳):“失意、得志、幻灭”(茅盾语)是杨志性格发展的三部曲。失陷生辰纲是杨志命运的转折点。杨志最终走上了反抗官府的道路。 《智取》是以晁盖、吴用为核心的好汉群体第一次向贪官“出手”,与“官家”冲突,是大规模农民起义的前奏。
三、在学生通读全文、细读全文之后,设计三个关键问题,让学生充分思考,展开讨论。
思考题1:晁盖、吴用等人劫取生辰纲用"智"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思考题2:杨志最终失陷生辰纲从而"贻误"终身,是否在他身上确实无“智”可言呢?
思考题3:如杨志并非无智,那么试分析他失败的关键症结在哪里?
(以上三题实际上涉及了主要矛盾的双方(晁盖等人与杨志),次要矛盾的双方(杨志与军健、老都管、虞侯),故事的主要情节,环境描写的作用等诸多方面。学生如能做出较为贴切的回答,将会有助于对小说内涵的理解。 )
明确: 1.晁盖;吴用等人劫取生辰纲毋庸置疑是用了"智“,他们使用的"智"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智用天时。杨志押送生辰纲正赶上酷热的季节,"此时正是五月半天气“,过了十四五日后(六月初四)"天气未及晌午,一轮红日当天,没半点云彩,其实十分大热“"众军人看那天时,四下里无半点云彩,其实那热不可当“。在短短几行文字中便出现两次"热“,天气的特征已得到极其鲜明的表现。所以军汉们一见到迎面的土冈子,便"都去松树下睡倒了“。暑热加上一路疲惫使杨志的随从几乎没有还击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