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西湖的绿》教案1
教学目标 1、 掌握“璞、栀、潋、蜿、蜒、茸、袂、翩、舷等个字。2、 了解游记通过观察,抓住景物特征,进行记叙、描写的写作特点。3、 理解课文脉络、结构;分析第二段关键词语和重要句子,了解抓住景物特征多角度加以具体描写的方法。
重点 了解游记通过观察,抓住景物特征,进行记叙、描写的写作特点,理解课文脉络、结构
难点 分析关键词语和重要句子,了解抓住景物特征多角度加以具体描写的方法
教法学法 教法:分析法、读书指导法学法:自读法、讨论法、练习法
教具 投影仪,投影片等
板书设计 西湖的绿灵隐所见的绿苏堤绿的好处花港观鱼的绿
教学效果分析 学生对游记和特点和写法有所了解,能通过对具体语句的分析,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教师可以出示投影胶片(或注黑板),请学生有表情地朗读一二首前人咏先赞西湖的诗词,(如苏东坡《饮湖上初晴后雨》: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总相宜。白居易《钱塘湖春行》:孤山寺北贾亭迷人眼/水面初平去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荫里白沙堤。)并略作分析,指出他们与了什么内容,从什么角度写的,抓住了什么特点,好在哪里等。也可请学生背诵。2引出课题,简介作者。(生平经历不必多讲,重点应介绍其作品风格使学生懂得如何去阅读其作品。) 3、点明本文体裁:游记。简要介绍游记的特点。(游记是记叙旅途见闻的一种散文。它取材范围极广,形式灵活多样,文字优美,风格迥异。一般先交代时间、地点、背景、缘由,然后按时间顺序,以游踪为线索,抓住景物的特点,移步换形或定点换景地记叙旅途所见所闻,情景交融,给人以美的陶冶。)听课文录音,要求学生边听边思考:这篇游记按时间先后和游踪,记叙了哪几个景点?写出了西湖的什么特点?4、正音释词。出示投影胶片,认读几个生字,解释文中疑难词语。5、把握文章内容要点。提问:课文中具体写了哪几个景点?在哪几段中写这几个景点?其他几段写了什么内容?据此可分为几个部分?讨论明确:三个景点—灵隐、苏堤、花港。可分为三部分,出示投影胶片:第一部分(第1段):简要交待游湖的原因和时间,着重写了西湖六月的独特风光。第二部分(第2—4段):具体写西湖夏日的绿色之美。第一层:写灵隐所见的绿。第二层:写苏堤绿的好处。第三层:写花港的又一种绿。第三部分(第5段):乘船而归,盛赞西湖的神奇。6、读析第一段。引导:课文一开始,简要交代了游湖的原因和时间,进而点明自己已是第四次游西湖了。(正因为如此,作者才能尽拨繁冗,深入精微)作者先用了一个排比句“没有没有也没有”,说明了“六月,并不是好时候”。读者看到这里,内心自然会产生一丝隐隐的憾意:来得不巧。但接下去,作者笔锋一转,从视觉和嗅觉这两个角度写出了西湖初夏风光的别具风味。提问:六月的西湖给人一种什么印象?作者怎么会在“并不是好时候”的“六月”发现了西湖一种特有的美?这给人我们带来了什么启示?请用文中的话来回答。全一班交流,明确:六月的西湖在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