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初中 > 初一 > 语文 > 浏览文章

《风筝》教学设计24

作者:小梦 来源: 网络 时间: 2024-01-16 阅读: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整体感知课文,理解文章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

2.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在自主阅读的过程中质疑困难,深入探究。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作者讲深厚的亲情与严肃的自我剖析融为一体,将自我批判成功的加以结合的写法。

重、难点与关键

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体味本文间在兄弟间发生的理解冲突中所展现的亲情

2.联系语境与生活实际探究疑难句子。

教学方法

教学课时

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由宋代王令的《纸鸢》导入

纸鸢

(宋)王令

谁作轻鸢壮远观似嫌飞鸟未多端才乘一线凭风去便有愚儿仰面看

未必碧霄因可到偶能终日遂为安扶摇不起沧溟远笑杀抟鹏似尔难

(2)导语

在温馨与和美中有亲情,在误解与冲突中有亲情。本文就是围绕风筝讲述的这样一个故事。

二、文学常识

1.作者简介

鲁迅(1881—1936),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

出身于破落封建家庭。青年时代受进化论、尼采超人哲学和托尔斯泰博爱思想的影响。1902年去日本留学,原在仙台医学院学医,后从事文艺工作,企图用以改变国民精神。1918年5月,首次用“鲁迅”的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1918年到1926年间,陆续创作出版了小说集《呐喊》、《彷徨》、论文集《坟》、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杂文集《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等专集。其中,1921年12月发表的中篇小说《阿Q正传》,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不朽杰作。

2.作品背景介绍

《风筝》选自散文诗集《野草》。该集收录了鲁迅1924—1926年所作的23篇散文诗,主要是用曲折幽暗的象征手法表达20年代作者内心世界的苦闷和对现是社会的抗争。

《风筝》写于1925年1月24日,恰逢农历正月初一,发表后因其对传统的封建的儿童教育思想的强烈抨击,深受读者尤其是青少年读者的欢迎和喜爱。

3.字音字形(正确流利朗读下列字词,为阅读理解课文打下基础)

①.读一读、写一写

风筝(fēng zhēng)秃头(tū tóu)螃蟹(páng xiè)花蕾(huā lěi)堕落(duò luò)丫杈(yā chà)寂寞(jì mò)憔悴(qiáo cuì)肃杀(sù shā)诀别(jué bié)荡漾(dàng yàng)嫌恶(xián wù)笑柄(xiào bǐng)可鄙(kě bǐ)什物(shí wù)惊惶(jīng huáng)瑟缩(sè suō)傲物(ào wù)

虐杀(nüè shā)宽恕(kuān shù)恍然大悟(huǎng )苦心孤诣(yì)

②.多音字

什:什物(shí) 什么(shén)恶:恶心(ě)  恶化(è)  嫌恶(wù)

解:解放(jiě)押解(jiè)解数(xiè)

③.形似字

弹琴(qín)瑟缩(sè)孤独(gū)狐狸(hú)饶恕(shù)怒气(nù)

诀别(jué)绝对(jué)消逝(shì)惭愧(cán)堕落(duò)坠地(zhuì)

三.新授课文

(一).朗读课文,要求正确、流利、有情感(配合朗读资料使用)

(二).正课引导

1、课文写作的时间是哪一年?你知道那时的中国还处在什么社会吗?

2、课文是介绍“风筝”这种工艺品的吗?

3、“风筝”在课文中起什么作用?

4、课文中有哪些人物?是什么关系?

5、文章围绕风筝,回忆事情的是哪几个小节?

6、课文记叙了“我”毁掉了弟弟的(),后来我知道自己(),准备向弟弟道歉,而弟弟却()。

热点阅读

网友最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