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高中 > 高二 > 历史 > 浏览文章

2014年高二下学期历史期末测试卷答案

作者:小梦 来源: 网络 时间: 2024-02-27 阅读:

本文导航

1、首页2、高二下学期历史期末测试卷答案-23、高二下学期历史期末测试卷答案-3

以下就是常梦网为同学们搜集的2014年高二下学期历史期末测试卷答案资料。希望同学们学习进步。

本卷共24个小题,每个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2分, 共48分。

1.《史记》中记载西周时期重要诸侯国的受封情况: ①“陈胡公满者,虞帝舜之后也。…… 周武王克殷纣,乃复求舜后……封之于陈”②“于是武王已平商而王天下,封师尚父于齐营丘。”③“召公奭与周同姓,姓姬氏。周武王之灭纣,封召公于北燕”④ “吴太伯,太伯弟仲雍,皆太王之子,而王季历之兄也。”其中属于同一类受封对象的是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2.《全球通史》的一段描述:“新皇帝……废除了所有的封建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这是指

A. 汉高祖郡 县制                  B. 汉武帝颁布推恩令

C. 秦始皇设立郡县制              D. 元朝实行行省制

3. 《明代律例汇编•万历问刑条例•任 所置买田宅》中规定:“凡有司官吏,不得于现任处所置买田宅,违者笞五十,解任,田宅入官。”这一规定的主要目的是

A. 限制土地兼并                               B. 预防官员腐败

C.保障农民土地所有权                         D. 促进农业发展

4. 《什么是民主》一书中指出:“公元前五、六世纪,雅典的主要政治制度是公民大会,这个公民大会通常由5000到6000名成员组成,所有成年男性公民都可以参加。公民大会只要得到简单的多数票,就几乎可以不受任何法律制裁,决定任何内部问题。至于审判方面,则由一个……市民组成的陪审团主持,罪名成立与否,由陪审团以多数票决定。”该材料不能说明的是

A.公民大会是雅典最高权力机关     B.雅典民主的范围有较大的局限

C.公民大会不受任何法律的限制     D.陪审法庭是雅典最高司法机关

5.古代罗马颁布的《民法大全》中规定:“任何人不能因为思想而受惩罚”。这说明

A.古罗马人认为人是衡量万物的标准      B.罗马法保证人在各个方面是平等的

C.古罗马人强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D.罗马法强调司法实践中的证据意识

6.“1830年3月伦敦工业资产阶级组织了‘首都政治联盟’。……在运动高涨的情况下,托利党惠灵顿内阁倒台,辉格党的格雷上台组阁。1831年3月格雷向国会下院提出了国会选举制度改革的方案被否决。……各改革团体在伦敦、曼彻斯特、伯明翰等城市纷纷举行群众大会,支持改革方案。……给国王的请愿书不断呈递上来。人们纷纷从银行提取存款,造成金融风潮。有鉴于此……1832年6月,方案得到通过并经国王批准。改革的主要内容是:调整选区和重新分配各选区议员名额。56个人口不到2000人的选区被取消。31个2000—4000人口的选区各减少1个议员席位。余出的143个议席分配给新兴工业城市……在降低选民的财产资格方面,城市居民收入房租或年缴纳房租10镑以上者有选举权;农村中年收入10镑以上的土地所有者和年收入50镑以上的租地经营者享有选举叔。”对这段材料理解最全面 准确的是

A.英国工业资产阶级通过1832年议会改革获得更多政治权利

B.英国民主进程中享有民主权利的仅限于成年男性

C.英国议会制度终于得以完善

D.英国经济发展不断推动政治民主化的进程

7.美国1787年宪法的主要起草人汉密尔顿曾引用孟德斯鸠的话“假如人类没有创造出一种政体,它既具有共和政体的内在优点,又具有君主政体的对外力量,那么很可能,人类早 已被迫永远生活在一人统治的政体之下了”。汉密尔顿意在说明美国1787年宪法应具有  ①中央集权原则   ②分权制衡原则  ③民主原则       ④专制主义原则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8.有位学者这样评价某国政治制度演进:“较少的腥风血雨,较少的声色俱厉,较少的深思高论,只有一路随和,一路感觉,顺着经验走,绕着障碍走,怎么消耗少,怎么发展快就怎么走,……温和中包含着刚健,渐进中累积着进步。”他评价的是

A.英国君主立宪制              B.德国君主立宪制

C.美国总统共和制               D.法国共和制

9.英国的格雷斯顿曾这样评价鸦片战争“在人类历史中,我从未见过如此不正义并故意要使国家蒙受永久耻辱的战争。飘扬在广州城头的英国国旗只是为了保护一桩可耻的交易进行的。"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作者没有看到英国发动战争的真实目的      B.作者在为英国发动战争作辩护

C.作者认为英国是在保护自由贸易的原则      D.作者支持中国的反侵略战争

10.马克思在1862年指出:“显然,太平军就是中国人的幻想所描绘的那个魔鬼的inpersona(化身)。但是,只有在中国才能有这类魔鬼。这类魔鬼是停滞的社会生活的产物”。著名的历史学家苏双碧指出:“洪秀全则在建都南京之后,仍然依赖拜上帝教,教权就成了争权夺利的工具。金田起义前,出于革命斗争形势的需要,杨秀清代天父下凡,援救了革命,洪秀全只好加以承认。由于王权和神权并行,神权实际上又高于王权,而神权又落在大臣杨秀清手中,这就必然造成洪秀全和杨秀清的矛盾,而这两人的矛盾又必然要延伸到其他大臣之中。”由此可以看出马克思和苏双碧

A.都看到了中国民众的劣根性

B.都不了解中国情况

C.都深知农民阶级不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主力军

D.都认识到了中国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农民起义缺乏科学理论武器的指导

11.中日双方对1894年7月25日发生的丰岛海战记述各异。中方《济远航海日志》记载:“7点45分,倭三舰同放真弹子,轰击我船,我船即刻还炮。”日文出版的《二十七八年海战史》称:“7点52分,彼我相距约3000米之距离。济远首先向我发炮,旗舰吉野立即迎战,以左舷炮向济远轰击。”这说明

A.历史真相因年代久远而变得模糊不清     B. 研究者的立场影响了其对历史的阐述

C.通过文献记录最终能够还原历史真相     D.原始记录比研究文献更接近历史真相

12.有人评论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革命说:“革命之举,必假借于暴民乱人之力,天下岂有与暴民乱人共事而能完成者乎?终亦必亡,不过举身国同毙耳。”这段话的意思是

A.必须发动群众参加革命          B.革命只能导致社会动乱

C.必须以暴力推翻清政府          D.清朝统治最终必然灭亡

13.右边是1925年部分省份国民党员构成表,它表明1925年的国民党

地区 党员人数 学生 工人 农人

绥远 3200 8% 3% 80%

本文导航

1、首页2、高二下学期历史期末测试卷答案-23、高二下学期历史期末测试卷答案-3

湖北[  1877 63.1% 2.3%  8.9%

广东 15000 21.2% 20.1% 39.1%

A.发展重心由北向南转移

B.实行了土地革命政策

C.是多阶层组成的革命联盟

D.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

14.右图是1927年至1937年中国共产党党员人数发展折线图。图中显示1928年至1934年党员人数大幅度上升,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历史原因是

A.国民革命运动的发生

B.中华苏维埃政权的建立

C.抗日战争的爆发

D.解放战争的胜利

15.1935年8月,当中央红军还在长征路上时,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针对日本侵华发表了“八一宣言”,提出“停止内战,一致对外”的主张,中央红军长征结束后的年底,中共中央在陕北瓦窑堡召开了会议,制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对此,学者本杰明•杨认为,长征途中共产党完成了“在地域和战略上的关键性转变”。这里的“战略上的关键性转变”是指

A. 以南方为革命中心向以北方为革命中心的转变

B.以运动战为主向以游击战为主转变

C.从土地革命战争向民族革命战争的历史性转变

D.从城市中心革命论向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转变

16.“周恩来、乔冠华等人不仅亲自与美国重庆战时新闻处费正清处长建立了朋友关系,而且还介绍了中共地下党员参加到美国的新闻机构中去开展工作,使战时新闻处成了中共与美方联系的一个成功的渠道。”这一现象发生于

A.抗日战争时期             B.解放战争时期

C.中苏关系破裂后           D.中美关系正常化之后

17.南京国际航空烈士纪念馆宁波籍抗日英烈简表(部分)

姓名 生卒 家庭背景 事迹

方长裕 1909-1937 家庭富裕,曾捐建当地学校 美国二战纪念书籍载:淞沪抗战时,驾意大利进口飞机一次炸毁日机10多架,中弹坠毁。

翁心瀚 1917-1944 父亲翁文灏任国民政府经济部长 战争爆发时,赴印度接受飞行培训,在云南打击日军时油尽坠毁。

周启多 1914-1940 大户人家,父辈在天津做生意 作为学员,在昆明主动请缨驾机迎敌,不幸中弹坠毁。

分析上表,就其史料价值而言,无法佐证的是

A.社会上层青年为国家民族贡献抗日力量          B. 国民政府作了抗日国防准备

C.国民革命军将士在正面战场英勇抗日            D.美国支持和援助中国抗日

18.蒋介石曾在1938年5月5日《杂录》中回忆某一战役时写道:“敌军战略本以黄河北岸为限,如不能逼其过河,则不 能打破其战略,果尔,则其固守北岸之兵力绰绰有余,是其先侵华北之毒计乃得完成,此于我最大之不利。我欲打破其安占华北之战略,一则逼其军队不得不用于江南,二则欲其军队分略黄河南岸,使其兵力不敷分配,更不能使其集中兵力安驻华北。中倭之战必先打破其侵占华北之政策,而后乃可毁灭其侵略全华之野心。”据此分析,蒋介石回忆的这次战役是

A.武汉会战      B.徐州会战        C.太原会战        D.淞沪会战

19.在某次战役中,中共中央军委会给前线指挥部的电报是:“本战役第一阶段的重心。是集中兵力歼灭黄伯韬兵团,完成中间突破,……占领新安镇、台儿庄、临沂等地……从北面威胁徐州。”据此判断这一战役是

A.台儿庄战役 B.孟良崮战役 C.刘邓大军挺进中原 D.淮海战役

20.严冬季节,一个煤矿工家庭的母子有这样一段对话:

子:“家里为什么不生火?” 母:“因为我们买不起煤。”

子:“为什么买不起?” 母:“因为你父亲失业了。 ”

子:“父亲为什么失业?” 母:“因为煤生产得太多了。”

这段话反映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它最可能出现于

A. 17世纪的英国  B. 19世纪早期的英国

C. 19世纪末的德国                   D. 20世纪经济大危机时期

21.莫斯科某博物馆收藏的一份动员令写道:“务使每个被动员者明白,一去前线就能改善生活。其原因有三:第一,在临近前线的产粮地带,士兵有较充足的粮食;第二,运到饥荒省份的粮食将在较少的人数中间进行分配;第三,正在进行广泛的组织工作,把粮食从临近前线的地区寄给红军家属。”这一动员令出现的历史背景

A.新生的苏维埃政权面临困境           B.农业集体化出现失误

C.政府的战争政策造成粮荒             D.德国法西斯大举入侵苏联

22.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选举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根据《共同纲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行使以下职权:制定并解释国家的法律,颁布法令,并监督执行;任免政府的主要领导人员;筹备并召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等。这说明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相当于今天的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B.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C.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D.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

23.1956年9月中国共产党八大召开,毛泽东向中央提出,他准备到适当的时候就不当党的主席了。后来会议通过新的《中国共产党章程》规定:“中央委员会认为有必要的时候,可以设立中央委员会名誉主席一人。”这一规定的意义在于

A.中共中央尊重毛泽东的个人意愿

B.完成了第一、二代领导人的顺利交替

C.实现了党和国家领导体制的重大改革

D.是废除实际存在的领导职务的终身制的有益探索

24.“几个小时前我还是皇家警察,但现在我已是一名堂堂正正的香港警察了。”该警察说这句话的背景是

A.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

B.中英签署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

本文导航

1、首页2、高二下学期历史期末测试卷答案-23、高二下学期历史期末测试卷答案-3

C.《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的颁布

D.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

Ⅱ卷

本卷共3个小题,每个小题由若干小问组成,总分52分。

2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5分)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按“官有能而禄有功”的原则,废除血缘世袭的贵族制,建立起官僚行政制度。秦至汉初,秉承法家理念,功与能为官吏升迁任免的主要依据。汉武帝以后,儒生出身的官吏地位上升,官吏个人品行对于引导、教化百姓的功用日益受到重视。东汉时 ,士大夫追逐基于德行的“名”,官吏矫情虚伪而无实际才能成为普遍现象,曹操执政,强调“唯才是举”,功、能者优先,“不官无功之臣,不赏不战之士”。西魏北周选任官吏,突出思想品行的重要性:“凡所求材艺者,为其可以治民。”强调对官员的品行和政绩考核。“其志行名者,则举之;其志行不善者,则去之……凡求贤之路,自非一途。然所以得之审者,必由任而试之,考而察之。”

——摘编自翦伯赞《中国史纲要》[

材料二  (卢商)早孤,家窭(jù,贫寒)困 ,能以学自奋。举进士、拔萃,皆中。由校书郎佐宣歙、西川幕府。入朝,累十余迁,至大理卿。……擢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摘自《新唐书》列传第一百七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秦至北周各时期官员 选拔所体现的“德”、“才”观的变化。(8分)

(2)材料二反映中国古代选官制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如何看待这种变化?(7分)

2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2分)

材料一  国共两党,一个关注上层,一个关注下层;一个重视军事,一个重视民众,一个注重枪杆,一个注重笔杆;一个擅长武斗,一个擅长文斗。

——摘自《党史知识大讲堂: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开辟》

材料二  就像毛泽东在七大的一次讲话中说的:我们“被人家一巴掌打在地上,像一篮子鸡蛋一样摔在地上,摔 烂很多,但没有都打烂,又捡起来,孵小鸡。”

——摘自《党史知识大讲堂: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开辟》

材料三  亲爱的同胞们!本党这种光明磊落大公无私与委曲求全的态度,早已向全国同胞在言论行动上明白表示出来,并且已获得同胞们的赞许。……我们准备把这些诺言中在形式上尚未实行的部分,如苏区取消,红军改编等,立即实行,……。

——摘自《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

(1)根据所学知识,解读材料一中的国共两党各自的特点,并指出这应该是哪个历史时期的国共两党,他们之间是什么关系?(8分)

(2)材料二中毛泽东说“被人家一巴掌打在地上”是什么含义?中共采取了哪些具体的应对措施?(6分)

(3)请简要评述材料三中共产党准备取消苏区、改编红军的行为。(要求结合背景、过程、影响进行评述)(8分)

选做题:请考生在第27、28两道历史题中任选一题做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做答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的题号涂黑。

27.【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5分)

材料一  若夫美、法民政,英、德宪法,地远俗殊,变久迹绝,臣故请皇上以俄大彼得之心为心法,以日本明治之敢为政法也。然求其时地不远,教俗略同,成效已彰,推移即时,若名书佳画,墨迹尚存,而易于临摹,如宫室衣裳,裁量恰符,而立可铺设,则莫如取鉴于日本之维新矣。

……考其维新之始,百度甚多,惟要义有三:一曰大誓群臣以定国是,二曰立对策所以征贤才,三曰开制度局而定宪法。……日本之强,效原于此。                       ——康有为《应诏统筹全局折》

材料二  戊戌变法期间,光绪皇帝共计发布变法诏令184条,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各个方面。对此,时任海关总税务司的赫德指出:“他们把足够的东西不顾它的胃量和消化能力,在三个月之内,都填塞给它吃了。”康有为的《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在思想上引发了极大震动,不仅顽固派坚决反对,而且不少维新派人物如唐才常 黄遵宪也难以接受。

——摘自《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等

材料三  戊戌变政,首在裁官。京师闲散衙门被裁者不下十余处,连带关系因之失职失业者将及万人,朝野震骇,颇有民不聊生之戚。

——摘自《梦蕉亭杂记》

(1)据材料一说明康有为建议光绪帝“取鉴于日本之维新”的理由(不得照抄原文),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份奏折在戊戌变法中的地位。(8分)

(2)根据材料二、三,分析戊戌变法运动失败的原因。(7分)

28.【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5分)

材料一  朝鲜战争不仅没有在3周之内结束,相反却持续了3年之久。在这场艰苦卓绝的战争中,面对敌人数量上的强大优势,兵力相对有限的美军与联合国军只能扬长避短,发挥自己在武器装备与技术上的过人之处。但是,朝鲜半岛不仅地势极为险峻,而且气候也十分恶劣,对于美军来说,最大的威胁与其说是朝鲜或者中国的士兵,不如说是这里冬季凛冽刺骨的严寒。

——(美)大卫•哈伯斯塔姆《最寒冷的冬天美国人眼中的朝鲜战争》序言

材料二  抗美援朝战争中,虽然我军在武器装备及其他物质条件上处于明显的劣势,但经历了20多年国内革命战争和反侵略战争锤炼的中国人民军队也有着许多不同寻常的优长。有敢打必胜的信念,有以弱胜强的丰富作战经验,有久经锻炼的高素质的部队和著名战将。加上战争的正义性质,得道多助,士气高昂。这些是中国人民志愿军取得胜利的基本条件。

——李际均《抗美援朝战略遗产:中国大国地位的奠基之战》

(1)材料一中,美国人认为他们在朝鲜战争中失败的原因是什么?(6分)

(2)材料二中,中国人认为中国在朝鲜战争中胜利的原因是什么?双方的观点有 什么区别?(9分)

上文就是常梦网给您带来的2014年高二下学期历史期末测试卷答案,希望可以更好的帮助到您!

热点阅读

网友最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