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高二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卷(文科)
唐太宗曾说过:“以史为镜,可以知兴衰。”常梦网为大家推荐了高二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卷,请大家仔细阅读,希望你喜欢。
一、单项选择题。运用你所学的历史知识,开启你的聪明智慧,将正确选项的字母填入答题卷内(本大题有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项是正确选项。)
1.在党的十七大上,胡锦涛总书记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在当代中国,教育公平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之一。孔子的下列观点中,最能体现这一思想的是( )
A.因材施教 B.有教无类 C.温故知新 D.当仁不让于师
2.下列言论不符合宋明理学思想观点的是( )
A.“夫天下之事,莫不有理” B.“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
C.“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 D.“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
3.有西方学者认为“近代世界赖以建立的种种发明与发现可能有一半来源于中国”。由中国传入欧洲,并由欧洲“发现世界”进而产生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史”的科技成就是( )
A. B. C. D
4.某学习小组以“中国印刷术的发展历程”为主题开展探究活动,收集到了历史资料唐代《金刚经》卷子,该资料卷末有“咸通(唐懿宗年号)九年四月十五日王玠敬造”的字样。四位同学各抒己见,你认为其中最恰当的说法是( )
A.资料卷末的纪年说明唐朝就已有了活字印刷术
B.印刷术是宋代毕升发明的,此件可能是伪造的
C.这一资料证明唐代已开始印刷术的发明与研究
D.佛教的传入是印刷术产生的根本原因
5.一位古董商要出售以下文物:有铭文的青铜器、楷书书写的《道德经》、行书书写的关汉卿《窦娥冤》、隶书刻写的竹简。他最可能是何时何地的商人?( )
A.东汉的洛阳 B.唐末的长安 C.北宋的东京 D.明初的南京
6.既是宋词豪放派的代表人物,又是“宋四家”之一的是( )
A.米芾 B.苏轼 C.辛弃疾 D.陆游
7.有人认为:明清文学观念的演进,使世俗现实生活日渐成为小说关注的焦点,以现实生活为描写对象,通过家庭、爱情、婚姻的纠葛变化、盛衰兴亡,来反映社会人际关系,展现时代风尚面貌,提供生动完整细腻的社会生活画卷。明清小说这一特点的根本原因是( )
A.专制主义强化 B.经商思想淡化 C.拜金主义盛行 D.商品经济发展
8.“他所主持编译的《四洲志》、《华事夷言》……不仅是一种历史资料,而且记录了中华民族最初借助文字而了解到的泰西(西方)形象和情态”。文中的“他”是指( )
A.林则徐 B.魏源 C.严复 D.康有为
从“师夷长技以制夷”“师夷长技以自强”,到维新变法、追求民主共和、提倡民主和科学、接受马克思主义,从学造器物、仿行制度到提倡思想解放,不断探求强国之路,这是近代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渐进过程,也是近代中国人思想不断解放的过程。回答9~11题:
9.“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是针对以下哪一幅图片所反映的社会现实而提出的?( )
10.19世纪中后期以来,维新思潮、民主共和、民主科学、马克思主义思潮先后成为近代中国社会的主流思想。对它们之间关系的表述最准确的是( )
A.某一时期可能存在几种思潮,但占主流地位的只有一种思潮
B.几种思潮同时并存,各自都有较大影响
C.几种思潮先后相继独自存在
D.马克思主义思潮成为主流后,其它几种思潮随之消亡
11.近代以来,优秀的中国人把人类先进的政治思想与中国民主革命的实践相结合,形成了( )
①“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 ②三民主义 ③毛泽东思想 ④邓小平理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③ D.③④
12.张之洞在《劝学篇》说:“中学为内学,西学为外学;中学治身心,西学应世事,不必尽索之于经文,而必无悖于经文。”下列主张已经突破张之洞观点的是( )
A.“师夷长技以制夷” B.“师夷长技以自强”
C.“忠信为甲胄,礼义为干橹” D.“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
13.下列是近代中国人的著述或创办的报刊,其主张不能够反映当时人类社会政治文明前进方向的是( )
A. B. C. D.
14.《西方文明对中国的冲击及中国文明的嬗变》一文说:“如果我们将中国传统文化比喻成一棵大树,洋务运动只不过剪断了一些枝叶,辛亥革命则相当于将这棵大树砍断了。但是树断了,树墩还在,一般的树只要树墩还在,还是可以萌发。”为了不让这棵大树“树墩”继续“萌发”,有识之士掀起了( )
A.维新变法 B.辛亥革命 C.新文化运动 D.五四运动
15.“在新文化潮流的冲击下,……有的女生已经开始觉悟,抵制学校开设的‘烈女传’……(她们)以实际行动反抗旧礼教,争取女性婚姻自由。”这种现象的出现说明新文化运动( )
A.动摇了传统礼教思想统治地位 B.促进了科学文化的普及和繁荣
C.树立了积极、进取的科学精神 D.出现了比较偏激的社会思潮
16.有首歌颂中国某著名高校的诗云:“横空出世非一般,继往开来济世艰,奋舞德赛自由剑,拨云现日整坤乾。”据此推断是哪所高校?( )
A.京师同文馆 B.清华大学 C.复旦大学 D.北京大学
17.“天演”、“物竞”、“淘汰”、“天择”等术语,渐成报纸文章的熟语和爱国志士的口头禅,许多人用这些名词命名。原名胡洪骍的胡适,也从“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中取“适”字做了自己的表字和笔名。这反映了( )
A.“开眼看世界”成为一股社会思潮 B.“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是文化主流
C.崇洋媚外渐成社会风尚 D.实行制度变革的意识开始萌发
18.以下是1917—1921年《新青年》的主题统计。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可得出的推论是( )
介绍马克思主义 西方习俗礼仪 国事要闻
文章数量(篇) 36 5 30
A.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唯一途径是报刊
B.马克思主义逐步成为当时中国思想界的一股强大思潮
C.为《新青年》撰写文章的都是马克思主义者
D.《新青年》最关心的主题是西方习俗礼仪
19.1906年,孙中山说:“我们并不是恨满洲人,是恨害汉人的满洲人,就是汉人为君主,也不能不革命。”从这段话中,我们能读到的历史信息有( )
①当时可能存在排斥满人的种族思想 ②孙中山主张民族革命的目的其实是要实现民主共和 ③孙中山把反对清王朝与建立统一的民族国家结合起来 ④孙中山革命的目的只是为了反对君主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20.有学者认为,偌大的清帝国不亡于洪、杨,而亡于孙文,原因之一是孙文的“三把利剑”(见右图)。三剑一击,清王朝就玩儿完了。关于清末这“三把利剑”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三把利剑”指的是孙中山的三民主义理论,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革命纲领
B.“三把利剑”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民族独立和民主权利的共同愿望
C.“三把利剑”虽然不针对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但能够彻底解决封建制度下农民的土地问题
D.“三把利剑”推动了当时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的发展
21.中华民国17年,南京国民政府为纪念孙中山先生生前大力提倡“植树以收利,蓄木以为薪”,规定每年3月12日(孙中山逝世日)为植树节。孙中山关心植树造林主要体现了( )
A.民本主义思想
B.民族主义思想
C.民权主义思想
D.民生主义思想
22.毛泽东指出:“只有这种三民主义,才是新时期的革命的三民主义,中国共产党才称之为中国今日之必须,才宣布愿为其彻底实现而奋斗。”“新时期的革命的三民主义”的突出特点是( )
A.明确提出推翻军阀统治
B.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基础
C.体现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
D.提出了实现共产主义的奋斗目标
23.某博客在分析毛泽东思想诞生的背景时列出了下列四点,其中不符合史实的是( )
A.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为其奠定了现实基础
B.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为其奠定了思想基础
C.工人运动发展,中共的成立为其奠定了阶级基础
D.以中共为首的先进中国人的探索为其奠定了实践基础
24.《春天的故事》歌词中写到:“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天地间荡起滚滚春潮,征途上扬起浩浩风帆。”其中的“春天”主要是指( )
①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②邓小平南方讲话 ③中共十四大的召开 ④中共十五大的召开
A.①和② B.②和③ C.②和④ D.③和④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4小题,第25小题14分,第26小题9分,第27小题9分,第28小题20分,共52分。)
2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鸦片战争后,西方资本主义文化大量涌入中国,与中国传统儒家文化发生了尖锐的冲突。如何正确看待和处理西方资本主义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思想界进行了激烈的争论。这一争论贯穿中国近代史始终,对中国近代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
材料一 魏源提出:“善师四夷者,能制四夷;不善师外夷者,外夷制之……窃其所长,夺其所恃”。他又强调“势变道不变”,“乾尊坤卑,天地定位……是以君令臣必共,父命子必宗,夫唱妇必从”……后来为洋务派所承接,发展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如十九世纪七十年代早期资产阶级改良派思想家王韬说“当默深(魏源)先生时,与洋人交际未深,未能洞见其肺腑,然师长一说,实倡先声”。
——曾乐山《中西文化和哲学争论史》
⑴根据材料一,指出魏源在中西文化关系问题上的主要观点。(2分)王韬认为他“实倡先声”是指什么?(1分)
材料二 我们必须承认我们自己百事不如人。不但物质机械上不如人,不但政治制度不如人,并且道德不如人,知识不如人,文学不如人,音乐不如人,艺术不如人,身体不如人。
——胡适《介绍我自己的思想》
⑵根据材料二,归纳胡适的主要观点。(2分)这一思想观点形成的原因是什么?(2分)
材料三 毛泽东认为:“中国应该大量吸收外国的进步文化,作为自己文化食粮的原料……决不能生吞活剥地毫无批判地吸收。……中国的长期封建社会中,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化。清理古代文化的发展过程,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收其民主性的精华,是发展民族新文化提高民族自信心的必要条件。”
⑶根据材料三,指出毛泽东对外来文化的观点是什么?(2分)运用这一观点,他在20世纪20年代创造性地提出了什么新的革命理论?(2分)
⑷综合上述材料,指出近代史上中国知识界对西方文化看法的发展趋势。(3分)
26.下表是1913年江苏第一师范学校对三百名中小学生所做的题为“现在你最崇拜的人物是谁?”的问卷调查结果,请仔细阅读,认真分析,联系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
序号 被崇拜者 崇拜者人数
1 孔子 157人
2 孟子 61人
3 孙中山 17人
4 颜渊(孔子弟子) 11人
5 诸葛亮、范仲淹 各8人
6 岳飞 7人
7 王守仁(王阳明) 6人
8 大禹、朱熹、华盛顿等 各4人
9 程德全(时任江苏都督) 3人
10 秦始皇、司马迁、韩愈、二程、梁启超、苏格拉底、牛顿、培根、卢梭等 各1人
11 无崇拜者 23人
⑴请根据孔子、朱熹、王守仁等人在儒学发展史上的地位,各自简要地说明他们为什么会被崇拜?(3分)孔子和孟子在被崇拜者中位列第一、二,且遥遥领先,这反映了当时社会思想的怎样的状况?(1分)
⑵孙中山在当时被崇拜的人物中高居第三,仅次于孔子和孟子,原因又是什么?(2分)
⑶在约6年以后的另一份类似的调查问卷中,①孔子和孟子的崇拜者人数大大下降,开始低于孙中山等人;②梁启超、苏格拉底、华盛顿、培根、牛顿、卢梭等人的崇拜者人数大大增加;③马克思和列宁也榜上有名。结合当时的重大史实,说明造成这些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3分)
27.从17世纪中期至20世纪中期,中国的民主思想经历了长期发展,在不同历史阶段,民主思想的内涵和地位都发生了很大变化。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黄宗羲认为:“古者天下为主,君为客”,“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顾炎武认为:“人君之于天下,不能以独治也。独治之则刑繁矣;众治之,而刑措(废弃不用)矣。”王夫之认为:“以天下论者,必循天下之公,天下非一姓之私也。”
⑴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的民主思想在当时是否是主流思想?为什么?(2分)
材料二 “君为主,则必尧舜之君在上,而后可长安久治;民为主,则法制多纷更,心志难专一;究其极,不无流弊。惟君民共治,上下相通,民隐得以上达,君惠亦得以下逮,都俞吁咈,犹有中国三代以上之遗意焉。”
材料三 “罗马之亡,民族主义兴,而欧洲各国以独立。洎自帝其国,威行专制,在下者不堪其苦,则民权主义起。十八世纪之末,十九世纪之初,专制仆而立宪政体殖焉。世界开化,人智益蒸,物质发舒,百年锐于千载,经济问题继政治问题之后,则民生主义跃跃然动,二十世纪不得不为民生主义之擅场时代也。”
⑵材料二和材料三分别反映了近代中国哪些政治派别的民主思想?(2分)在政治体制方面,两者有何不同?(2分)哪一种思想更符合20世纪初中国的时代进步潮流?(1分)产生这种思想的根本原因是什么?(1分)
材料四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各民主阶级和国内各民族的人民民主专政。《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
⑶材料四与材料三相比,其民主思想有何本质区别?(1分)
2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所谓民国政府,已为军阀所控制,军阀即利用之结欢于列强,以求自固。而列强亦即利用之,资以大借款,充其军费,使中国内乱纠缠[纷]不已,以攫取利权,各占势力范围。
国民党之民族主义,……民族解放之斗争,……其目标皆不外反帝国主义而已。
国民党之民权主义,……凡真正反对帝国主义之个人及团体均得享有一切自由及权利。
国民党之民生主义,……农民之缺乏土地沦为佃户者,国家当给以土地,资其耕作……
凡本国人及外国人之企业或有独占的实质,或规模过大,为私人之力所不能办者,如银行、铁路、航路之属,由国家经营管理之,使私有资本制度不能操纵国民之生计。
——孙中山《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
材料二 ……现在的中国,在日本占领区,是殖民地社会;在国民党统治区,基本上也还是一个半殖民地社会;而不论在日本占领区和国民党统治区,都是封建半封建制度占优势的社会。这就是现时中国社会的性质,这就是现时中国的国情。……而我们要建立起来的,则是与此相反的东西,乃是中华民族的新政治、新经济和新文化。……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必须分为两步,其第一步是民主主义的革命,其第二步是社会主义的革命,这是性质不同的两个革命过程。而所谓民主主义,现在已不是旧范畴的民主主义,已不是旧民主主义,而是新范畴的民主主义,……这就是现时中国革命的历史特点。
——《毛泽东选集》第一卷
⑴根据材料一、二,请指出中国社会的基本特征。(2分)并根据材料概括孙中山、毛泽东所创立的革命理论及其主要内容。(6分)
材料三 毛泽东在同周世钊的谈话中,谈了中国革命在1935年遵义会议以前,因为没有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和中国革命运动结合起来,或者结合得不好,走了很多弯路,吃了很多的亏,遭受了很大的损失。……从1935年起,中国革命斗争的实践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比较好地结合起来,到1945年党的七大召开时,“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结合的正确思想体系,可说已经到了成熟的地步了。于是,大家觉得很有必要给这种思想体系安个名称”。他说:“党中央当时确定把这种正确思想体系叫做‘毛泽东思想’,决不是说‘毛泽东思想’就完全是我一个人的思想。它是包括一班人的正确思想在内的。”……“当然,在这种正确思想体系里面,我的东西可能要多一点。”
——陈明新《领袖情•毛泽东与周世钊》
⑵根据材料三,请概括什么是“毛泽东思想”?(3分)
材料四 毛泽东思想永远是我们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的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要完整地准确地理解和掌握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原理,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以发展。
——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⑶根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请说明毛泽东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以发展”形成的理论成果分别是什么?(2分)它们分别解决了什么重大问题?(2分)
材料五 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
⑷根据材料五,请指出邓小平对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又有了哪些发展?(3分)
⑸综合以上材料,三位伟人的理论创新有何相同特点?(2分)
本站小编为大家提供的高二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卷,大家仔细阅读了吗?最后祝同学们学习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