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高中 > 高二 > 历史 > 浏览文章

高二历史必修三第六单元知识点:新时期的理论探索

作者:小梦 来源: 网络 时间: 2024-06-26 阅读:

历史教学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最好阵地,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是每位历史教师义不容辞的职责。以下是常梦网为大家整理的高二历史必修三第六单元知识点,希望可以解决您所遇到的相关问题,加油,常梦网一直陪伴您。

一、伟大的转折:十一届三中全会(邓论和三个代表思想诞生背景)

※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目的:反对“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

性质:是一次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

结果:肯定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否定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打破了长期以来的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的束缚。

意义: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

2、时间、地点:1978、12  北京

3、内容(1)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 (2)抛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左’倾错误方针(3)作出了把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确定今后党和国家的工作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4)在经济工作中实行改革开放的方针

4、意义:是新中国历史上的重大转折,成为实行改革开放和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起点。

邓小平理论:是马列主义同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理论的核心是:新时期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二、邓小平理论的形成:

1、酝酿、准备时期:一次讲话和一次会议

一次讲话:《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理论的宣言书。促成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实现伟大转折。

一次会议: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2、邓小平理论形成阶段(四次会议和一次南巡)

过程 主要理论

首次提出 1982年中共十二大 特色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初步形成 1987年中共十三大 初级论(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理论和基本路线)

成熟并成体系 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 本质论(社会主义本质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体系完整 1992年中共十四大 目标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最终形成 1997年中共十五大 结论:邓小平理论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写进党章

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1、提出的背景:世纪之交,国际国内形势发生了许多新变化。

2、创立的条件:(了解)

(1)可能性:新的形势、新的实践尤其中共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积累了治党治国治军的宝贵经验,使“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创立成为可能。

(2)战略机遇: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为党和国家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战略机遇;

(3)新活力:党的队伍发生重大变化,新党员的数量大幅度增加,干部队伍新老交替不断进行,一大批年轻干部走上领导岗位,这给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活力;

(4)实践基础: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中共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党和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探索,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创立的实践基础;

(5)理论基础: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创立的理论基础;

(6)宝贵经验: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以江泽民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积累了治党治国治军的宝贵经验;

3、创立及内涵:

(1)创立: 2001年庆祝中共成立80周年大会上江全面而深刻地阐述其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2002年中共“16大”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进党章。

(2)内容:提出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并进行了系统的阐述。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涵盖了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是一个完整的科学的思想体系,是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开创新局面的强大思想武器。

※根本问题: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核心:保持党的先进性本质:执政为民

4、历史地位: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来源于伟大的建设实践和积累的宝贵经验理论。“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是在新世纪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最后,希望本站小编整理的高二历史必修三第六单元知识点对您有所帮助,祝同学们学习进步。

热点阅读

网友最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