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高中 > 高二 > 历史 > 浏览文章

高二历史教案 戈雷岛教案

作者:小梦 来源: 网络 时间: 2024-07-21 阅读:

教学目标

识记:奴隶贸易的起止时间;三角贸易路线。[来源:高考资源网]

戈雷岛的地理位置;葡萄牙人发现戈雷岛;塞内加尔独立;戈雷岛是贩奴的中转站。

奴隶堡是戈雷岛标志性建筑。1960年,戈雷岛获得新生。

理解:奴隶贸易的动因。欧洲列强对戈雷岛的争夺;贩卖黑奴对欧洲、非洲的影响。

戈雷岛是血腥奴隶贸易的见证。戈雷岛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意义。[来源:高考资源网]

重点  戈雷岛与殖民主义罪恶

难点  奴隶贸易

教学设计

导入:

人类在漫长的历史演进过程中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化,留下了无数优秀的世界文化遗产,我们已经学习了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辉煌的文化遗产。今天我们会学习什么呢?(教师出示戈雷岛一幅海滩图片)这是拥有美丽的海滩、灿烂的阳光,清新的空气的一个小岛,是西非的旅游胜地。但是在几百年前它却是人间地狱,(教师出示奴隶堡的明信片,画面是砖木石结构奴隶堡的底层,阴森黑暗,两面的石台阶连着通向大西洋的通道)。这就是人类近代史上殖民主义罪恶和非洲黑人悲惨命运的见证。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78年批准为世界文化遗产的戈雷岛。

西方殖民者的奴隶贸易一目:

围绕戈雷岛的地理、历史方面进行问题探究。可以围绕几个问题进行:戈雷岛地理位置上有什么特点?有何优势?有哪些列强争夺戈雷岛?欧洲列强争夺戈雷岛的目的是什么?戈雷岛在奴隶贸易中发挥的作用是什么?奴隶贸易的规模如何?这种奴隶贸易给欧洲和非洲的影响是什么?

(教师出示奴隶堡的图片和下列材料)

奴隶堡四周的院墙很高,但里面的建筑却只有一座木石结构的小楼。楼上是奴隶贩子的住处,楼下才是囚禁黑奴的牢房。这里低矮、潮湿、黑暗,墙壁上只有一个碗口大的通气孔,即令在白天也要点上油灯照明。囚室分男奴囚室和女奴囚室,还有专门关押孩子的童奴囚室和禁闭室。每个囚室只有几个平方米大,据说至少要塞进15到20个黑人。囚室四面都是坚固的石壁,有些已长满了绿苔,一股潮湿的腐烂气味令人难以忍受。讲解员告诉我,奴隶们被关在这里待船外运,一般待船期要三四个月。在这期间,他们都要被戴上脚镣和手铐,有的还要系上一个7公斤的铁球,忍受着种种非人的折磨。许多奴隶由于不堪摧残未及外运即惨死在这里。

穆青《黑色的礁石》(节选)[来源:Ks5u.com]

本段材料主要是从细节上补充奴隶在奴隶堡的非人待遇,进一步加深学生的情感体验。教师可以提示学生思考从哪几个方面描述黑人在奴隶堡的悲惨生活,并进一步和殖民者的居住环境对比。

引导学生探究奴隶堡除了是关押黑奴的场所外,还有什么作用?

启示学生认识铁链、脚铐、铁球也不能磨灭奴隶反抗的意志和勇气,在奴隶堡关押的过程中,奴隶们屡屡反抗,又屡屡被镇压,因此奴隶堡也是一个镇压奴隶反抗、屠杀奴隶的场所。

教师出示材料:

教学目标:识记十三陵的选址、布局、建筑特色等常识

教学重点:明十三陵的建筑艺术价值和定陵出土文物的历史价值

教学难点:本课头绪复杂内容多,在两课时需精练选择重点[来源:高考资源网][来源:高考资源网KS5U.COM]

教学设计:

第一目 "十三陵的兴建"

应先回顾一下朱元璋逝世后朱棣策动"靖难之役",推翻南京建文帝统治的王朝,然后迁都北京的历史过程。然后再重点介绍明十三陵的起建年代、陵址昌平天寿山(原名黄土山)和以后明朝各帝的相继建陵过程。最后"形成为明十三陵"。

[来源:高考资源网KS5U.COM]

第二目 "明十三陵的布局"

讲述: 明十三陵各陵墓的"依山建陵"的传统特色。这一中国陵寝建筑传统特色历史悠久,依《中国丧葬史》的说法,最早源于汉代,隋唐时形成完整制度,唐太宗的昭陵选址于陕西礼泉的九嵕山下,唐高宗、武则天的乾陵位于梁山主峰南坡。前一课提到朱元璋的明孝陵依于南京紫金山而建,明成祖的长陵则依昌平天寿山。此后,明朝各帝建陵各"依"一山,如明武宗正德皇帝陵墓葬于金岭山(后因其一生寻花问柳,人们戏称此山为莲(恋)花山)、明神宗万历皇帝定陵依傍大峪山等。

明十三陵有一主神道(路)是整个十三陵的枢纽和主轴线,通往各陵,使陵区有机地形成一个建筑群整体。主神道南端高大石牌坊和大宫门是整个十三陵区的总大门,也是明成祖朱棣长陵的大门,这使长陵明显成为十三陵的主陵。

各陵都一律采用"前朝后寝"陵制,承传朱元璋明孝陵所创建的建筑形制。

明十三陵谨守各朝建陵特色,将建筑人文美和自然风景美巧妙结合。因为其景色之绝美,使十三陵成为燕京名景之一,号为"明陵落照"。明十三陵各陵从建筑美方面亦有独特风格,在世界古典建筑史上形成中华特色。

第三目 "明朝兴衰史的缩影"

由最盛期明成祖长陵、由盛而衰期的世宗永陵、神宗定陵和覆亡期崇祯思陵三个实例,得出各陵成为明朝一部兴衰史的道理。 [来源:Ks5u.com]

讲述:"前朝后寝"规制,反映了皇权的绝对权威,皇帝生前死后都应有同样的规格生活。严厉的"下马碑"和禁止出入禁约,反映了皇权的不可侵犯,君臣规矩不许逾越。十三陵主神道上石兽、文武百官石像为死后的皇帝服役侍立,反映皇权无比威严。火焰牌楼等神化建筑,象征死去的皇帝威焰仍然冲天,神圣不可侵犯。[来源:高考资源网]

[来源:高考资源网KS5U.COM]

第四目 "规模宏伟的长陵"

资本由于无限追逐利润的需要,对劳动者的奴役不仅突破了道德极限,而且突破了肉体极限。经济利益成了把奴隶折磨致死的原因。有些地方,黑人从事过度劳动只要七年就耗尽了生命。也就是说,每隔七年黑人劳动力就得更新一次。而且,由于奴隶价格低廉,农场主宁肯从外面购买奴隶,也不愿让奴隶生儿育女、实现劳动力自身的再生产。很多农场主坦率地承认:"购买比繁殖更便宜。"[来源:高考资源网KS5U.COM]

《非洲通史》近代卷

美洲出卖黑奴的海报:结合课本上【资料回放】

启示学生思考奴隶堡下层"不归之门"中"不归"是什么意思?奴隶堡是奴隶悲惨命运的终结吗?它是奴隶新的厄运的开始,又有多少奴隶能够活着达到目的地呢?等待他们的又是什么呢?

奴隶堡是关押、屠杀、交易、运送奴隶场所,它也是血腥奴隶贸易的重要见证。这样的奴隶堡在西非有多少呢?教师出示材料:

17世纪上半叶前后,英国、荷兰、法国、丹麦、瑞典和勃兰登堡等也积极从事堡垒修筑。堡垒分布极为广泛,但最集中的地方是黄金海岸。至18世纪末,在长约250英里的黄金海岸沿海,共有大小堡垒42座,平均6英里就有一座堡垒,此外还有无数商站。随着奴隶贸易成为欧非贸易中的决定因素,堡垒和商站成了欧洲人进行奴隶贸易的主要据点。

《非洲通史》近代卷

此段材料主要从奴隶堡的数量说明奴隶贸易的规模和后果。

让我们再看看这张(奴隶堡)明信片:画面坐着的黑人妇女,她的眼睛在看着你,从她的表情上可以看出其对祖先血泪史的悲愤和控诉。

殖民主义罪恶的见证一目: [来源:高考资源网]

教师以奴隶堡相关的图片、戈雷岛上的图片及相关文字资料,并结合《资料回放》展示奴隶的居住、交易、屠杀、抗争、旅程及未来的命运。利用相关的奴隶堡图片以两个楼层的陈设、环境、居住人数、黑奴的反抗斗争加以对比,突出黑奴生活环境的恶劣,命运的抗争,悲惨的境遇。指导学生阅读黑奴的抗争的命运和运奴的旅程,认识黑奴贸易的灭绝人性。适当补充材料说明奴隶到达美洲后的境遇,体现奴隶的悲惨命运。

戈雷岛的警示意义

1960年,塞内加尔独立,戈雷岛得到新生。塞内加尔把原有的奴隶堡和奴隶贸易公司建成博物馆和遗址。为什么?教师补充材料:[来源:高考资源网KS5U.COM]

"奴隶贸易在人类历史上造成史无前例的经济、社会和政治灾难,它满足了美洲和欧洲的需要,榨干了整个非洲的血液,把非洲拒于文明之外。"

美国黑人活动家杜波依斯

结合材料指导学生思考塞内加尔修复戈雷岛的意图。

奴隶贸易给欧洲、美洲带来巨额财富,但对非洲来说却是落后的根源。塞内加尔在原西印度公司的遗址上修建博物馆,重修奴隶堡,展现西非古代文化和欧洲殖民者贩卖黑人的惨痛历史,目的是为了不忘历史,永记历史。在此基础上通过戈雷岛和欧洲、美洲等发达国家进行交流和对话,实现互谅,从而实现世界的和平发展。[来源:高考资源网KS5U.COM]

超过一亿黑人成为奴隶贸易的牺牲品,戈雷岛是血腥奴隶贸易的见证,这些展览、建筑使我们好像又听到奴隶的呻吟和控诉。它又给我们后人带来什么警示作用呢?[来源:Ks5u.com]

引导学生从人类的和睦相处、人类的共同命运、人的权利和人类的发展角度思考。

一、教学目标

【课程标准】列举侵华日军的罪行,简述中国军民抗日斗争的主要史实,理解全民族团结抗战的重要性,探讨抗日战争胜利在中国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的历史地位。

1.列举南京大屠杀、七三一部队对中国军民进行活体试验等侵华日军的罪行。

2.简述中国军队抗击日军的几次重大战役,中国军民坚持敌后抗战等史实,理解全民族团结抗战的重要性。

3.探讨抗日战争胜利在中国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的历史地位。

4.理解全民族抗战是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保证。体会中华儿女万众一心、浴血奋战和不怕牺牲的斗争精神。

【考试说明】九一八事变与七七事变;南京大屠杀等侵华日军的罪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正面战场的抗战与敌后抗日斗争;抗日战争的胜利及其原因和历史地位。

二、教学过程

(一)全民族的抗战

1.背景:

(1)九一八事变:1931年日本为侵占中国东北而发动的,由于国民政府推行"不抵抗"政策,导致东北三省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被日军占领,东北沦为日本帝国主义的殖民地。

(2)七七事变:1937年7月,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全面的侵华战争;七七事变又称卢沟桥事变,成为全国抗日战争的开端。

2.国共合作抗日:

(1)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①背景: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②基础:国共两党停止内战,实现第二次合作;

③标志:1937年9月,国民党公布共产党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

④作用:实现了全民族抗战,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理解全民族抗战是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保证。

(2)正面战场的抗战:

①战役:淞沪会战(要突出)、太原会战(平型关战役)、徐州会战(台儿庄战役)

和武汉会战等;

②路线:单纯依靠政府和军队抗战的片面抗战路线;

③结果:取得一些战役的胜利,但失去华北、华中和华南的大片领土;

④地位:粉碎了日军迅速灭亡中国的计划;在抗战初期抗击着大部分侵华日军,是

抗战的主战场。

(3)敌后抗日斗争:

①路线:全面抗战路线(1937、8,洛川会议)即动员全民族一切力量,争取抗战胜利的人民战争路线。

②活动:八路军、新四军深入敌后,广泛开展游击战争,建立抗日根据地,将敌人的后方变成抗日的前线;

③百团大战:1940年下半年,八路军在华北发动百团大战(时间、指挥者、性质、影响);

中国共产党领导敌后抗日根据地军民,开展广泛的游击战争,抗击了半数以上的侵华日军,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1944年春,敌后抗日军民发起局部反攻,1945年8月举行大反攻。

(二)日军的滔天罪行

热点阅读

网友最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