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高中 > 高二 > 生物 > 浏览文章

高二必修三生物第1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单元习题(2016—2017)

作者:小梦 来源: 网络 时间: 2024-06-08 阅读:

社会的发展,人类文明的进步,个人生活质量的提高,都要靠生物学的发展和应用。为大家推荐了高二必修三生物第1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单元习题,请大家仔细阅读,希望你喜欢。

一、选择题

1.下图表示胰腺组织局部结构模式图,关于该图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A液、B液和C液分别是组织液、血液和淋巴

B.A液、B液和C液组成人体细胞的体内生活环境——内环境

C.A液、B液和C液之间的关系可以表示为:

D.体液包括A液、B液和C液以及细胞内液

思路解析:A液位于组织细胞间隙,所以是组织液;B液位于血管,所以是血浆,而不是血液;C液位于淋巴 管,所以是淋巴。三者构成了细胞生活的体内环境——内环境。体液除了组成内环境的三种液体外,还包括细胞内液。C项中表示的三种液体的关系正确。

答案:A

2.请在下图空白框处填写适当的名词。①~④依次为(  )

A.血浆  组织液 内环境  渗透压

B.组织液   血浆  循环系统  细胞内液渗透压

C.组织液  血浆  内环境  酸碱度

D.血浆  组织液  循环系统  细胞内液渗透压

解析:淋巴可由组织液形成,并经淋巴循环汇入血浆,淋巴、组织液和血浆共同组成了细胞赖以生活的液体环境——内环境,内环境稳态可包括渗透压、酸碱度、温度等,故C项正确。

答案:C

3.下列人体不同种类的体液之间,浓度差别最大的一组是 …

(  )

A.血浆与组织液的HCO-3

B.组织液与细胞内液的蛋白质

C.血浆与组织液的Cl-

D.组织液与淋巴液的Na+

解析:血浆与组织液、组织液与淋巴液、组织液与细胞内液可进行物质交换,离子浓度差别较小,而蛋白质是大分子,不能随意进出细胞,组织液与细胞内液的蛋白质浓度差别较大。

答案:B

4.高等多细胞动物的物质交换主要涉及①体内细胞;②组织液;③血浆(或淋巴);④呼吸系统;⑤泌尿系统;⑥消化系统;⑦体外环境。 营养物质进入人体内细胞、CO2从体内排到体外、体内细胞代谢的终产物尿素排出体外的顺序中不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⑦

B.⑦→⑥→⑤→③→②→①

C.⑦→⑥→③→②→①

D.①→②→③→⑤→⑦

解析:内环境是细胞的直接生活环境,细胞只能通过内环境间接地和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答案:B

5.下列关于人体细胞外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人体的细胞外液即内环境

B.细胞外液的化学成分中有葡萄糖、无机盐、激素、尿素等物质

C.细胞外液主要成分之间的关系可表示为血浆组织液―→淋巴―→血浆

D.小肠壁的肌细胞可以不通过细胞外液从肠道直接吸收葡萄糖

解析:人体内环境即细胞外液,主要包括血浆、组织液、淋巴等。它们在物质组成上相似,都含水、无机盐、葡萄糖、氨基酸、尿素以及激素等,因此A、B两项正确。内环境各成分之间的物质交换中血浆和组织液间是双向的,组织液和淋巴间以及淋巴和血浆间的交换是单向的,因此C项正确。体内的细胞只有通过内环境才能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小肠壁的肌细胞不能从肠道中直接吸收葡萄糖,只能从组织液中吸收葡萄糖。

答案:D

6.下列属于人体内环境的组成成分的是(  )

①血浆、组织液和淋巴 ②血红蛋白、O2和葡萄糖 ③葡萄糖、CO2和胰岛素 ④激素、递质小泡和氨基酸

A.①③   B.③④  C.①②  D.②④

解析:人体的细胞外液(血浆、淋巴、组织液)构成了人体的内环境,凡是血浆、淋巴、组织液的成分,都是内环境的成分。在题目给出的选项中,血红蛋白存在于红细胞内,递质小泡存在于神经细胞内,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

答案:A

7.人体内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称为内环境,内环境的稳态是细胞生活所必需的。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渗透压的稳定遭到破坏,必然会引起代谢紊乱

B.内环境渗透压、pH和温度的稳定,都给酶正常发挥催化作用创造了条件

C.免疫系统识别并清除异己、外来病原微生物也是维持内环境稳态的机制

D.内环境稳态是在神经和体液调节的共同作用下维持的,体液调节占主导地位

解析:内环境稳态的维持需要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的调节。内环境渗透压、pH和温度等保持在适宜范围之内,为组织细胞的正常代谢创造了条件,这种稳态遭到破坏后,酶就不能正常发挥催化作用,会引 起细胞代谢紊乱。

答案:D

8.右图为人体体液物质交换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①②③依次为淋巴、血浆、组织液

B.乙酰胆碱可以存在于②中

C.①与②④相比含有较多的蛋白质

D.正常情况下,蛋白质水解酶不会存在于①中

解析:①为血浆,②为组织液,③为细胞内液,④为淋巴。乙酰胆碱为神经递质,可以存在于突触间隙的②中。①与②④相比含有较多的蛋白质。正常情况下,血浆中无蛋白质水解酶。

答案:A

9.如图表示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Ⅰ、Ⅱ、Ⅲ、Ⅳ表示能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四种系统或器官。①②是有关的生理过程。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内环境与Ⅰ交换气体必须通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

B.Ⅱ内的葡萄糖通过①进入血液和淋巴

C.②表示重吸收作用

D.Ⅳ表示的器官是皮肤

解析:Ⅰ与体外之间的物质能出能进,并能为内环境提供O2和CO2,这说明Ⅰ是呼吸系统,内环境与Ⅰ交换气体必须通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Ⅱ为消化系统,Ⅱ内的葡萄糖通过①只能进入血浆;Ⅲ是泌尿系统,②表示重吸收作用;皮肤中的汗腺通过分泌汗液来排除代谢废物,Ⅳ表示的器官为皮肤。

答案:B

10.下列过程,不发生在内环境中的生理生化反应是 …(  )

①神经递质和激素的合成 ②抗体和抗原的特异性结合 ③丙酮酸氧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 ④神经递质和突触后膜受体的作用 ⑤乳酸与碳酸氢钠作用生成乳酸钠和碳酸

⑥蛋白质在消化道中的消化分解

A.②④⑤  B.②⑤⑥

C.①③④  D.①③⑥

解析:神经递质在神经元的细胞内合成,激素在核糖体或是细胞质中合成;丙酮酸氧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发生在线粒体中;消化道不属于内环境;因此①③⑥不是在内环境中进行的。抗体和抗原的特异性结合发生在血浆或是组织液中,神经递质和突触后膜受体的作用发生在神经元之间的组织液中,乳酸与碳酸氢钠作用生成乳酸钠和碳酸发生在血浆中。

答案:D

对人类来说,生物太重要了,人们的生活处处离不开生物。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高二生物必修三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质量检测,希望可以解决您所遇到的相关问题,加油,一直陪伴您。

一、选择题

1.人体内的细胞外液构成了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在这个环境中可发生许多生物化学 反应,其中有                (  )

A.蛋白质消化水解成氨基酸

B.神经递质和激素的合成

C.丙酮酸氧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

D.乳酸与碳酸氢钠作用生成乳酸钠和碳酸

答案 D

解析 人体细胞代谢产生的乳酸进入血浆后可与碳酸氢钠作用生成乳酸钠和碳酸,碳酸可转化为CO2和水排出体外。B和C所述生理过程均在细胞内完成,而蛋白质的消化过程是在消化道内完成的,不属于内环境中完成的化学反应。

2.人体皮肤表皮细胞获得O2是直接从         (  )

A.周围的空气中得到     B.周围的水中得到

C.组织液中得到        D.血浆中得到

答案 C

解析  表皮细胞直接与组织液接触,可从组织液中直接获得O2。

3.脂类物质从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开始,一直到被输送到各部分组织细胞,依次经过的内环境是               (  )

①血浆   ②淋巴   ③组织液

A.②①③        B.③②①

C.①③          D.③②①③

答案 D

解析 脂类物质经组织液进入上皮细胞,然后被小肠绒毛毛细淋巴管吸收,经淋巴循环进入血液循环,再进入组织液。

4.下列液体属于体液的一组是           (  )

①胆汁 ②胰液 ③血浆 ④淋巴 ⑤原尿 ⑥脑脊液 ⑦组织液 ⑧核液 ⑨细胞内液 ⑩胃液

A.③④⑥⑦⑧⑨      B.③④⑤⑦⑨⑩

C.②③④⑤⑦⑨     D.①②③④⑤⑦

答案 A

解析 体液包括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胆汁、胰液、原尿既不属于细胞内液,也不属于细胞外液。

5.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的内环境是         (  )

A.血液和组织液  B.组织液和淋巴

C.淋巴和血液  D.血浆

答案 D

解析 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直接生活在血液中,而不是生活在组织液和淋巴中。

6.下列有关人体细胞外液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人体内的细胞外液构成了人体的内环境

B.人体的细胞外液主要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

C.人体内的所有液体统称细胞外液

D.人体内的细胞通过细胞外液与周围环境交换物质

答案 C

解析 人体内的所有液体称为体液,而体液包括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细胞外液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

7.高等动物细胞获得的O2,由体外到细胞内的途径是      (  )

①细胞 ②内环境 ③呼吸系统 ④循环系统

⑤体外

A.①②③④⑤      B.①③②④⑤

C.①②④③⑤      D.⑤③④②①

答案 D

解析 进入高等动物细胞的O2,经呼吸系统、循环系统和内环境而进入细胞内。

8.毛细血管壁和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的内环境分别是      (  )

①血液和组织液 ②血浆和组织液 ③淋巴和血浆 ④淋巴和组织液

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答案 C

解析 根据内环境定义,毛细血管壁细胞外的液 体环境是血浆和组织液,而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的液体环境是淋巴和组织液。

9.一运动员正在进行长跑锻炼,从他的大腿肌细胞中检测到3种化学物质,其浓度变化如右图所示,图中P、Q、R三曲线依次代表        (  )

A.O2、CO2、乳酸

B.乳酸、CO2、O2

C.CO2、O2、乳酸

D.CO2、乳酸、O2

答案 B

解析 当剧烈运动时,骨骼肌收缩需要大量的能量,该能量供应主要靠肌细胞的有氧呼吸,由于有氧呼吸加强,因而需要大量的O2和产生大量的CO2,故肌细胞中O2浓度逐渐降低,CO2浓度逐渐升高。因此,曲线Q是CO2变化曲线,曲线R是O2变化曲线.在剧烈运动时单靠有氧呼吸供能还不能满足肌细胞的能量需求,肌细胞还进行少量无氧呼吸以弥补能量不足,无氧呼吸产生乳酸,并在肌细胞内不断积累使其浓度逐渐增大(P曲线)。

11.(密码原创)甘肃玉树县的结古镇海拔3 950米,2010年4月,在地震抢险期间不少官兵出现头痛、恶心、胸闷等高原反应,补救措施是针对性的吸氧、强心治疗。以下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吸氧有利于细胞的呼吸作用,维持能量的供应

B.补液是补充葡萄糖溶液,提供能量

C.强心可通过药物维持心率的正常跳动

D.内环境的稳态是有一定限度的

解析:细胞呼吸需要氧气,吸氧有利于细胞的呼吸作用,A项正确。补液不但是补充葡萄糖溶液,还要补充钾盐等无机盐溶液,B项错误。强心可通过药物治疗维持心脏的正常跳动,C项正确。题干所述症状说明内环境的稳态被打破了,D项正确。

答案:B

12.如图为哺乳动物的某组织,其中①毛细血管壁;②红细胞;③血浆;④细胞内液;⑤组织液,据图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肌肉细胞缺氧时,③的pH会降低,但由于Na2CO3的调节作用,③的pH会维持相对稳定

B.②呼吸作用的终产物CO2不会引起③pH的变化

C.②中的氧气到达④需要经过4层膜,②处的氧气浓度高于④处

D.③与⑤相比,③中含有蛋白质而⑤中不含蛋白质

解析:②中的氧气进入③需经过1层膜,再经过①到达⑤需经过2层膜,最后进入④经过1层膜,共4层膜,并且②处的 氧气浓度高于④处;肌肉细胞无氧条件下会产生乳酸,乳酸进入血浆后与NaHCO3反应,即发挥作用的是NaHCO3;②为红细胞,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乳酸而不是CO2;由于血浆中的大分子蛋白质不能穿过毛细血管壁进入组织液中,所以③与⑤相比,⑤中含蛋白质较少,但不是没有。

答案:C

13.通过研究发现,人的血液pH通常在7.35~7.45之间,变化不大的原因是(  )

①H2CO3/NaHCO3、NaH2PO4/Na2HPO4等多对缓冲物质对血液酸碱度起缓冲作用 ②通过呼吸系统可不断排出CO2 ③血浆中过多的碳酸氢盐可以由肾脏随尿排出体外

④神经系统对呼吸运动强度的调节有利于维持血液pH的相对稳定 ⑤食物中的碱性物质与新陈代谢产生的酸性物质所构成的缓冲对调节了血液pH

A.只有①②  B.只有①②③

C.只有①②③④  D.只有①②③⑤

解析:血液中含有许多对对酸碱度起缓冲作用的物质,每一对缓冲物质都是由一种弱酸和相应的一种强碱盐组成的。血液中的二氧化碳会刺激控制呼吸活动的神经中枢,促进呼吸运动增强,从而将二氧化碳排出体外,使血液pH变化不大。当碳酸钠过多时,就与血液中 的碳酸发生作用,形成碳酸氢盐,而过多的碳酸氢盐可以由肾脏排出,使血液酸碱度不会发生很大的变化。

答案:C

14.下表表示人体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的物质组成和含量的测定数据,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成分

(mmol/L) Na+ K+ Ca2+ Mg2+ Cl- 有机

酸 蛋白

② 142 5. 0 2.5 1.5 103.3 6.0 16.0

③ 147 4.0 1.25 1.0 114.0 7.5 1.0

④ 10 140 2.5 10.35 25 — 47

A.④属于细胞内液,因为其含有较多的蛋白质、K+等

B.②属于血浆,③属于组织液,②的蛋白质含量减少将导致③增多

C.肝细胞中的CO2从产生场所扩散到②至少需穿过6层磷脂分子层

D.③与④的成分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解析:由于细胞内蛋白质较多,④是细胞内液,则①是细胞外液。细胞外液中血浆含蛋白质较多,②属于血浆,③属于组织液。肝细胞中的CO2产生于线粒体,扩散到②依次经过线粒体的内外膜、细胞膜、穿过毛细血管壁上皮细胞膜(进出细胞经过两层细胞膜),共5层膜,10层磷脂分子层。

答案:C

二、非选择题

15.在正常情况下,动物和人体内环境是能够相对稳定的,这种稳态是细胞进行正常生命活动所不可缺少的。回答下列问题。

(1)血浆的pH之所以能保持相对稳定是因为其中含有________。肺气肿患者由于呼吸不畅,血液的pH将略有________,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某人长期营养不良,血浆中蛋白质降低,会引起内环境中哪一部分的液体增多?________,其结果将会引起组织________。

(3)对人体来说,体温恒定也是内环境稳态的一项重要内容,这对于细胞的生 命活动来说必不可少,这是因 为________________。体温调节是一个反射过程,体温调节中枢位于________中。

解析:(1)血浆中有缓冲物质,使血浆的pH保持相对稳定。肺气肿患者由于呼吸不畅,血液的pH将略有降低,原因是氧气不足,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乳酸,同时CO2排出不畅。(2)若长期营养不良,血浆中蛋白质降低,组织液增多,引起组织水肿。(3)体温恒定有利于酶的催化。体温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

答案:(1)缓冲物质(缓冲对) 降低 氧气不足,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乳酸,同时CO2排出不畅

(2)组织液 水肿

(3)各种酶的催化反应需要适宜的温度 下丘脑

16.血液中的红细胞源源不断地为人体组织细胞输送氧气。血浆中无机盐含量的相对稳定对于维持红细胞正常的结构与功能至关重要,为患者输液治疗时必须考虑生理盐水的浓度。请完善下列相关实验。

(1)探究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材料:略

(3)方法步骤:

①取7支洁净试管,分别编号为1~7号,并分别加入2 mL浓度依次为0.5%、0.7%、0.9%、1.1%、1.3%、1.5%的________及蒸馏水,并各加入2滴抗凝剂(或柠檬酸钠)。

②将左手无名指消毒,用消毒的采血针刺破皮肤,用小滴管吸血。

③向1~7号试管中分别滴入1滴血,摇匀,放置5 min。

④分别取7支试管中混合液各一滴,置于7个洁净的已做相应编号的载玻片上做成临时装片,在显微镜下镜检,观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预期结果及分析:

①如果红细胞在0.9%的NaCl溶液中________,则生理盐水的浓度应该大于0.9%。

②如果红细胞在0.9%的NaCl溶液中________,则生理盐水的浓度应该等于0.9%。

③如果红细胞在0.9%的NaCl溶液中________,则生理盐水的浓度应该小于0.9%。

(5)讨论 :

①某学生配制生理盐水时,由于操作不规范致使溶液浓度偏低,他的探究结果会________。

②为了使实验结果更精确,可采取怎样的实验措施?

③生理盐水与体液为等渗溶液,过 多注射是否会影响细胞的正常功能?为什么?

解析:(1)据题意血浆中的无机盐含量的相对稳定是至关重 要的,为患者输液必须考虑生理盐水的浓度。由此推出该探究是为了确定适合于人体的生理盐水的浓度。(3)(4)要知道哪一浓度最适合人体,关键是找到等渗溶液,可通过观察红细胞在溶液中的形态来确定哪一浓度值的溶液为等渗溶液。(5)配制生理盐水时,由于操作不规范致使溶液浓度偏低,这样探究结果就会偏高。要使实验结果更准确,可使NaCl溶液的浓度梯度再小一些,使分组更精细一些。生理盐水的过多注入会打破无机盐离子的稳态,进而影响细胞的正常功能。

答案:(1)确定适合于人体的生理盐水的浓度

(3)①NaCl溶液 ④红细胞形态有何变化

(4)①吸水涨破 ②形态没有明显变化 ③失水皱缩

(5)①偏高 ②梯度设置再小一些,分组更精细一些。③会影响。过多注射生理盐水会打破无机 盐离子的稳态,进而影响细胞的正常功能。

为大家提供的高二必修三生物第1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单元习题,大家仔细阅读了吗?最后祝同学们学习进步。

生物学是21世纪的主导科目。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高二必修三生物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章检测题,希望可以解决您所遇到的相关问题,加油,一直陪伴您。

一、选择题

1.在下列物质或过程中,不会在人体内环境中出现的是(  )

①血红蛋白 ②葡萄糖 ③葡萄糖脱氢分解产生丙酮酸④二氧化碳 ⑤蛋白质分解成氨基酸 ⑥甲状腺激素的运输 ⑦乙酰胆碱 ⑧尿素 ⑨维生素

A.②③④⑥   B.①③⑤

C.①③⑦   D.③⑤⑥⑧⑨

2.某患者一只眼球受伤导致晶状体破裂,若不立即摘除,则另一只健康眼睛也将失明。其主要原因是流出的晶状体蛋白进入血液后成为抗原,免疫系统产生的抗体会攻击另一只眼球组织。这一过程与下列哪一现象的免疫学原理相同(  )

A.少数患者注射青霉素后产生休克反应

B.感染HIV病毒导致人体免疫机能缺失

C.注射流感疫苗后人体产生相应抗体

D.产生红斑狼疮的病理过程

3.下列关于内环境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B.内环境稳态需要由机体内各种调节机制所维持

C.内环境稳态有利于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

D.当血液的成分相对稳定时,内环境的各种理化性质均保持不变

4.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及其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葡萄糖以自由扩散方式从消化道腔中进入内环境

B.H2CO3/NaHCO3对血浆pH相对稳定有重要作用

C.内环境的温度随气温变化而变化

D.人体的内环境即指体液

5.细胞与细胞之间可以通过信号物质进行信息传递(如右图所

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若信号物质是神经递质,当作用于突触后膜后一定使其

兴奋

B.T细胞产生的淋巴因子作为信号物质可作用于B细胞,既可以促使其增殖也可促使其分化

C.信号物质的受体分布于细胞膜上,体现了细胞膜参与细胞间信息交流的作用

D.若信号物质是甲状腺激素,则靶细胞是肌肉细胞、垂体和下丘脑的细胞等

6.下图表示人体免疫反应的某些过程,对a、b、c、d四种细胞的判断,正确的是(  )

A.a细胞具有识别特定抗原的能力

B.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能增殖分化

C.c细胞的裂解死亡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D.d细胞通过产生抗体消灭抗原

7.人体血浆中不可能出现的物质是()

A.纤维素B.激素

C.尿素D.维生素

8.下列各项中,能看作是进入人体内环境的是()

A.血液中的氧进入组织细胞

B.精子进入输卵管和卵细胞完成受精作用

C.牛奶喝进胃里

D.注射胰岛素

9.用某种药物饲喂动物,一段时间后测得实验组比对照组动物血浆中血红蛋白含量明显增高。该药物的作用可能是(  )

A.增强血红蛋白的合成能力

B.提高血浆蛋白的含量

C.增加红细胞的生成数量

D.对红细胞有破坏作用

热点阅读

网友最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