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高中 > 高二 > 语文 > 浏览文章

高二下学期语文期中模拟试题(带答案)

作者:小梦 来源: 网络 时间: 2024-07-11 阅读:

高中语文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科,本站小编准备了高二下学期语文期中模拟试题,希望你喜欢。

注 意事项:

1. 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2. 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注意把握好答题时间,分秒必争。3. 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题上无效。

第Ⅰ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宋画好在哪里?

一场学术会议,让流传千年的宋画又“火”了。

不久前,浙江大学在杭州举办了一场“宋画国际学术会议”,邀请了12位全球范围宋画知名专家与会发表各自最新学术成果。原本只是一场小型学术会议,但因报名“旁听”的人数接近千人,主办方不得不临时更换了一个大报告厅,不难看出宋画的受追捧程度。

“一页宋纸,一两黄金”。宋画难得:一方面,为“纸寿千年”所限,唐及以前画作,流传至今不足百件,宋画是存世相对成规模的最早古画;另一方面,历经千年变迁,宋画所余者十不存一,“稀少”是它的天然标签,近20年亮相国内拍场的宋画也就十多件;再有一点,它已经成为传奇式的典范,鲜少有人称明清绘画为明画、清画,“宋画”已然成为一块金字招牌。

宋画在哪里?保存至今的上千件宋画,散布在中国、美国和日本等地的200多个地方,即便是终身研究宋画的80岁耶鲁学者班宗华,或前任台北故宫博物院院长石守谦,都不曾见过现存宋画的全部。

宋画好在哪里?不同的专家有不同看法,有的叫人如坠五里迷雾,有的让人有所意会。国家文物局2001年主持编纂的教材《中国书画》中写道:“宋代的遗存远胜以往任何朝代……因而在感觉上,宋人离我们就不像唐代那样的遥远。”画家黄宾虹自题山水道:“北宋画多浓墨,如行夜山,以沉着浑厚为宗,不事纤巧,自成大家。”艺术史学家高居翰在《图说中国绘画史》一书中赞叹宋画之美:“在他们的作品中,自然与艺术取得了完美的平衡。他们使用奇异的技巧,以达到恰当的绘画效果,但是他们从不只以奇技感人;一种古典的自制力掌握了整个表现,不流于滥情。艺术家好像生平第一次接触到了自然,以惊叹而敬畏的心情来回应自然。他们视角之清新,了解之深厚,是后世无可比拟的。”

宋画之美,不是唐代“满城尽带黄金甲”的得意绚烂,而是简单、含蓄、谦卑、轻柔的文艺态度。画家认真对待一截枯木、一片残雪、一个船工、一段羁旅,在困顿中浪漫,在缺憾中赞美,于山川小景、人物花鸟中轻叩生命的价值。

从960年赵匡胤在陈桥发动兵变建立宋朝,到1279年陆秀夫负帝昺投海而死,两宋将近320年。在其全盛之时,GDP总量占世界一半还多。虽历经战乱,家国几度沉浮,文化艺术却获得了空前的繁荣。北宋初年,宫中即设翰林图画院,旧时西蜀和南唐的画家都是其中骨干。《图画见闻志》和《画继》记载的北宋画家有386人,《南宋院画录》记录的画院画家为96人。

法国汉学家谢和耐有言,宋代是“中国的第一次文艺复兴”。历史学家陈寅恪也说:“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天水一朝。”

2000年,美国《生活》杂志评选“第二千年百大人物”,宋代有两人入选:朱熹排第45位,范宽排第59位。

强调“存天理,灭人欲”的理学,影响了两宋艺术,使其呈现出理性克制之美。颜色、形状、质感的单纯朴素,是宋代的美学特征。白墙黑瓦、原木本色、单色釉瓷、水墨淡彩,极简、不炫技,却表现精湛,形成了影响至今的雅致风尚。

很难说宋代画家画的是亲眼所见还是脑中所想,他们不再像前朝画家那样费力描写一棵树或一块石,而是将笔墨用在表现一种统一又真实的境界上。关于这种画法,范宽的领悟是:“吾与其师于物者,未若师诸心。”

加州大学圣巴巴拉校区教授石慢说,李成的山水画带他进入了一个世界,“一方面是寂寞的,一方面又是壮观的。”

“纸寿千年”,今天就连宋画因为年代久远而纸绢发黄的样子,也成为一种美学样式。如果有谁把照片拍出昏黄的韵味,朋友们会说:这是马远。宋画作为一种美学基因,已植入中国人的文化传统。

1.下面关于宋画深受追捧,“一页宋纸,一两黄金”原因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不久前,浙江大学在杭州举办了一场“宋画国际学术会议”,这让流传千年的宋画又“火”了。

B.为“纸寿千年”所限,唐及以前画作,流传至今不足百件,宋画是存世相对成规模的最早古画。

C.历经千年变迁,“稀少”成了宋画的天然标签,近20年亮相国内拍场的宋画也就十多件。

D.“宋画”与明画、清画相比,已经成为传奇式的典范,已然有了类似现代知名品牌的商业效应。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各 项中,不能作为“宋画好在哪里”答案的一项是(  )

A.宋代画家使用奇异的技巧,但从不只以奇技感人;他们以惊叹而敬畏的心情来回应自然,而不流于滥情。在他们的作品中,自然与艺术取得了完美的平衡。

B.宋代画家认真对待一截枯木、一片残雪、一个船工、一段羁旅,在困顿中浪漫,在缺憾中赞美。宋画之美,美在简单、含蓄、谦卑、轻柔的文艺态度。

C.宋画呈现出理性克制之美。颜色、形状、质感单纯朴素,白墙黑瓦、原木本色、单色釉瓷、水墨淡彩,极简、不炫技,却表现精湛雅致。

D.宋代画家画的很难说是亲眼所见还是脑中所想,他们不再像前朝画家那样费力描写一棵树或一块石,而是将笔墨用在表现一种统一又真实的境界上。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宋画是存世相对成规模的最早古画,保存至今的上千件宋画由于太分散,导致即便是终身研究宋画的专家,都不曾见过现存宋画的全部。

B. 宋画好在哪里?不同的专家有不同看法,而国家文物局2001年主持编纂的教材《中国书画》中的评价只能让人有所意会。

C.宋代是“中国的第一次文艺复兴”,两宋虽历经战乱,家国几度沉浮,文化艺术却获得了空前的繁荣,这与当时经济的繁荣密切相关。

D.宋画之美是多方面的,甚至宋画因为年代久远而纸绢发黄的样子,也成为一种美学样式。宋画作为一种美学基因,已植入中国人的文化传统。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陶侃,字士行,本鄱阳人也。吴平,徙家庐江之寻阳。侃早孤贫,为县吏。鄱阳孝廉范逵尝过侃,时仓卒无以待宾,其母乃截发得双髲①,以易酒肴,乐饮极欢,虽仆从亦过所望。及逵去,侃追送百余里。逵曰:“卿欲仕郡乎?”侃曰:“欲之,困于无津耳。”逵过庐江太守张夔,称美之。夔召为督邮,领枞阳令。夔妻有疾,将迎医于数百里。时正寒雪,诸纲纪皆难之,侃独曰:“资于事父以事君。小君,犹母也,安有父母之疾而不尽心乎!”乃请行。众咸服其义。

迁龙骧将军、武昌太守。时天下饥荒,山夷多断江劫掠。侃令诸将诈作商船以诱之。劫果至,生获数人,是西阳王羕之左右。侃即遣兵逼羕,令出向贼,侃整阵于钓台为后继。羕缚送帐下二十人,侃斩之。自是水陆肃清,流亡者归之盈路,侃竭资振给焉。又立夷市于郡东,大收其利。时周顗②为荆州刺史,先镇浔水城,贼掠其良口。侃使部将朱伺救之,贼退保泠口。侃谓诸将曰:“此贼必更步向武昌,吾宜还城,昼夜三日行可至。卿等认能忍饥斗邪?”部将吴寄曰:“要欲十日忍饥,昼当击贼,夜分捕鱼,足以相济。”侃曰:“卿健将也。”贼果增兵来攻,侃使朱伺等逆击,大破之,获其辎重,杀伤甚众。

侃在州无事辄朝运百甓④于斋外暮运于斋内人问其故答曰吾方致力中原过尔优逸恐不堪事。其励志勤力,皆此类也。

侃性聪敏,勤于吏职,恭而近礼,爱好人伦。终日敛膝危坐,阃④外多事,千绪万端,罔有遗漏。远近书疏,莫不手答,笔翰如流,未尝壅滞。引接疏远,门无停客。常语人曰:“大禹圣者,乃惜寸阴,至于众人,当惜分阴,岂可逸游荒醉,生无益于时,死无闻于后,是自弃也。”诸参佐或以谈戏废事者,乃命取其酒器、蒱博之具,悉投之于江,吏将则加鞭扑,曰:“樗蒱者,牧猪奴戏耳!《老》《庄》浮华,非先王之法言,不可行也。君子当正其衣冠,摄其威仪,何有乱头养望自谓宏达邪!”有奉馈者,皆问其所由。若力作所致,虽微必喜,慰赐参倍;若非理得之,则切厉诃辱,还其所馈。尝出游,见人持一把未熟稻,侃问:“用此何为?”人云:“行道所见,聊取之耳。”侃大怒曰:“汝既不田,而戏贼人稻!”执而鞭之。是以百姓勤于农殖,家给人足。时造船,木屑及竹头悉令举掌之,咸不解所以。后正会,积雪始晴,听事前余雪犹湿,于是以屑布地。及桓温伐蜀,又以侃所贮竹头作丁装船。其综理微密,皆此类也。

注解:①髲(bì):假发卷。②顗(yǐ)③甓(pì):砖。④阃(kǔn)外:郭门之外。引申为在外的军职人员。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资于事父以事君         事:供奉,侍奉

B. 夜分捕鱼,足以相济     济:救济,救助

C. 其励志勤力,皆此类也   励:同“厉”,磨砺

D. 是以百姓勤于农殖       殖:孳生,生育

5.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侃在州无事辄朝╱运百甓于斋外╱暮运于斋内╱人问其故╱答曰╱吾方致力中原╱过尔优逸╱恐不堪事

B. 侃在州无事辄朝╱运百甓于斋外╱暮运于斋内╱人问其故╱答曰╱吾方致力中╱原过尔优逸╱恐不堪事

C. 侃在州无事╱辄朝运百甓于斋外╱暮运于斋内╱人问其故╱答曰╱吾方致力中原╱过尔优逸╱恐不堪事

D. 侃在州无事╱辄朝运百甓于斋外╱暮运于斋内╱人问其故╱答曰╱吾方致力中╱原过尔优逸╱恐不堪事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张夔先征召陶侃为督邮,后又升任枞阳县令。陶侃也倾心报答张夔的知遇之恩。张夔的妻子有病,需要到几百里外的地方接医生。当时正值寒冬大雪,众属官对这事都感到为难,陶侃独自请行。

B. 陶侃升任龙骧将军、武昌太守。当时天下饥荒,山中蛮贼常拦截抢劫长江上船只。陶侃令部下诸将假扮商船引诱山贼,山贼果然前来,被活捉了数人。审问得知他们原来是西阳王司马羕的部下。

C. 陶侃对自己要求十分严格,要求部下也这样。部下有时聊天游戏荒废公事,陶侃不但让人拿走酒器和赌博的器具,全都投到江里,还对吏将严加训斥或鞭打。这种作风在东晋官吏中实属少见。

D. 陶侃行事,考虑颇为缜密细致。他曾主持造船,命人将木屑和竹头全部收集起来。后逢大雪,官府听事前余雪泥泞,木屑正好用来布地。后来,桓温伐蜀造船,又以陶侃所贮竹头作钉装船。

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每句5分)

(1)时仓卒无以待宾,其母乃截发得双髲,以易酒肴,乐饮极欢,虽仆从亦过所望。

(2)君子当正其衣冠,摄其威仪,何有乱头养望自谓宏达邪!有奉馈者,皆问其所由。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

鹧鸪天

李之仪(宋)

收尽微风不见江。分明天水共澄光。由来好 处输闲地,堪叹人生有底忙。

心既远,味偏长。须知粗布胜无裳。从今认得归田乐,何必桃源是故乡。

注:底,何,什么

8.词的上阕最后两句是什么意思,它与前两句写景有什么关系?请结合内容分析。(6分)

9.词的下阕表达了作者哪些情感?主要是通过什么手法表达的?请简要阐述。(5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陶渊明在《归去来兮辞》中表现自己回归田园游山玩水、搜奇览胜的名句是“或命巾车,               。                ,亦崎岖而经丘。”

(2)王勃在《滕王阁序》中 的“                 ,                。”两句上句设色淡雅,下句设色浓重,在色彩的浓淡对比中,突出秋日景物的特征,被前人誉为“写尽九月之景”。

(3)李密在《陈情表》用“              ,              ”写自己与祖母既无亲戚帮助,又无仆人服侍的孤苦。

乙 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11)、四(12)两题中选定其中一题作答。注意:作答时请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题号的方框涂黑。只能做所选定题目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题目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个题目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4)题。(25分)

江汉往事  (节选)

一九三八年,江汉平原广袤的大地。刚进五月,春色收尽。

富贵娘收拾细软,砍一截硬实的柳枝,一头系着草席和夏天的换洗衣物,一头系着自制的咸菜及一竿子早熟的桃子。唤了富贵:

“走,富贵,这个夏天咱娘俩去四百亩赵老爷家里帮短工。”

听见娘呼唤,富贵转身屋里寻了那根自制的竹笛,撩开衣襟,别在裤带上,肩起挑子迈开步子上了路。

不一会儿富贵娘气喘吁吁:

“慢些,贵,娘跟不上呢。”

富贵收了步子,待娘跟上了,弱弱问道:

“娘,赵老爷是好人么?”

“赵老爷是好人。”富贵娘应道,“你爹前些年在赵老爷家打长工,盖的是新棉新絮,吃的是白花花的米饭。年底赵老爷送来一年的佣金,还捎带许多年关物资。他看你愚劣,又叫刘管家送来赵小姐读过的书,说是到得今年咱们去赵家,还要叫赵小姐教你识字呢,难道这样的人还不好么?”

“娘,你见过赵小姐么?”

“见过,赵小姐和你同庚,水灵灵的。她最喜欢吃娘腌制的咸菜、酱瓜、萝卜干了,每次到汉口女子学校读书,娘都要装上一小坛,她才肯上路。”

富贵想起村子里的侯家小姐,对人没个好眼色,动不动唤出大黄狗咬人,疑虑道:

“怕是和侯老爷家的小姐一样,恼了就翻着白眼骂人。”

“才不是。赵小姐晨起练字,饭后在后花园的秋千上读书,晚习女红,比侯老爷家的小姐文静。”

挑子在肩上咯吱、咯吱响着,富贵无话。没进赵老爷的家,心里揣摸着赵小姐的模样。

“到了赵老爷家里,首先得给老爷磕头。”

“知道。”

“若是老爷叫你平身,你咋说?”

“谢老爷。”

“这就对了。咱们虽然贫苦,娘给你取这富贵的名字,倒不怎么看重这富字,却是这贵字切不可丢。这贵字呢,是教养、是道德、是品性,是咱们贫苦人家世世代代不可丧失的尊严。所以啊,你在赵老爷家里,手要灵、脚要勤。不要使性子,免得赵老爷看轻了咱娘俩。”

“知道。”

这几天赵心朴心里乱。自从东北落入日本人的指掌,相继北平失守、华北沦陷。紧接着南京、上海落入日本手掌。武汉保得住、保不住还是两个字。眼看四百亩早稻已吐穂,方圆的男丁派到沔阳修筑工事,一拔接一拔。第三批民工出发已半月,第一拔却还不见回来。刘管家去打听消息已四五日不见回,再迟个把月,金灿灿稻子便要糟蹋在地里。

“你心里惦记四百亩稻子,不知咱丫儿怎么样了?”赵太太这几日也惶惶的,一心惦记着汉口就学的女儿。

“这事安排妥了,国军一百二十八师就要开进来,古营长在汉口开战区预备会,小丫我已托付他。只等刘管家回来,到香河码头接她回来就是了。”

“难道是前些日子来征粮拉差的古营长?我看他贼眉贼眼,不见得靠得住。”赵太太又疑惑道。

“行武之人粗野,我和他是拜把的兄弟,这点小事你放心。”

傍晚,隆鑫河边黄橙橙一大片,绵延数里,国军一百二十八师驻进四百亩。赵心朴心里才稍稍踏实。燃灯时分,刘管家带来消息,修筑工事的青壮年部分已就地编入一百二十八师,一百二十八师扩至十五个团,师部于昨天抵达峰口,看来武汉有得保。武汉保住了,江汉平原更是固若金汤。老爷尽管放心。

赵心朴微微点着头:

“那剩余民工呢?”

“剩余民工明早全部返家,四百亩稻子还有的救。”

赵心朴一句“你幸苦了,早些休息”打发了刘管家,心里滋润。他已是知天命的年纪,恰逢战乱,一把老骨头不想东躲x藏,四百亩能够安然无恙最好。一百二十八师他倒听说过,前身系湖南第一警备军,后为新编陆军三十四师,卢沟桥事变后改番号一百二十八师,去年淞沪会战,在嘉善的那一场阻击打的鬼子落花流水。还算是一支有骨气的队伍,保住江汉平原问题不大。这样一想,“噗”地灭了灯,正解衣,又见打门响,原来是古营长的快报:

朴兄亲启,我已率部进驻沔阳。战事吃紧,不能将令爱亲送府中,已派人安然护送至汉水轮船上。明天中午可抵香河码头,望派家丁去接。愚弟古振甫奉上。

第二天,赵心朴和太太商量接他们的女儿,无奈家中已无男丁。刘管家天未亮出了门,十里八里地去吆喝那些返家的民工,割稻插秧,双抢了。再说,青黄不接的季节,得早早收了稻子,犒劳抗日的部队。哪里有闲人去接女儿?赵老爷兀自在客厅里踱来踱去,心里犯愁。

“不如叫富贵去,这小子虽是愣头青,伶牙利嘴,劈柴挑水井井有条。闲时摆弄一只竹笛,是个好后生。”赵太太说道。

“这小子行吗?才十几岁,何曾出过远门?”

赵太太道:

“来回不过四十多里地,你给他交代清楚,我看这小子能行!”

“兵荒马乱的,还有谁信得过?看来也就只有这样了。”赵老爷不情愿的应道。

“那好,我去给富贵娘说。”赵太太丢下话,就去找富贵娘。

富贵将东家所有大缸小缸注满水,歇了挑子琢磨他的竹笛,见赵太太和他娘一边说话,一边望着他笑。富贵也张了口,傻傻地笑。随即赵太太招他过去:

“北口知道吗?香河码头接小姐,你怕不怕?”

富贵听了高兴:

“刘管家说过,一溜直的官路通香河码头,没什么可怕。只是,赵小姐长什么样呢?”

赵太太依然慈眉善目地笑道:

“去了不就知道了。”

富贵一声“好呢”便要上路。太阳红彤彤,还不是很刺眼,富贵娘催促富贵吃了早饭再去。草草吃过早饭,富贵娘将一切打理好,拿一双新织的草鞋:

“快穿上,光着脚板,要起泡咧。”

穿上草鞋,富贵喜滋滋的牵出一匹温驯的枣红马。他娘又叮嘱道:

“小姐是贵人,平常吃腻了鱼肉,你捎去的午饭里娘也埋了些咸菜、酱瓜、萝卜干,你可要督促小姐吃过了再上路。”

富贵等不及,点着头匆匆上了路。

(1)下列对小说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作品以抗日战争为背景,描绘了江汉平原上普通百姓的生活片段,表现了作者对和平生活的赞美,对侵华战争的揭露。

B.富贵娘路上交代富贵“到了赵老爷家里,首先得给老爷磕头”,富贵答“知道”,表现了当时农民身上根深蒂固的奴性。

C.在日军侵华,武汉朝不保夕的背景下,赵老爷一心惦记他的四百亩稻子,赵太太一心惦记女儿,反映了他们的狭隘自私。

D.刘管家、古营长虽是次要人物,但并非可有可无,他们推动了小说情节的发展,衬托了主要人物形象,使故事显得更真实。

E.富贵没到赵老爷家前就“在心里揣摸着赵小姐的模样”,后来又问赵太太“赵小姐长什么样呢”,写出了少年富贵对赵小姐朦胧的爱慕之情。

(2)作品中的赵太爷这一形象有哪些特点?请简要回答。(6分)

(3)作品是怎样推动情节发展的?请举例说明。(6分)

(4)作品虽以抗日战争为背景,但回避了残酷血腥的战争场景,重点描写了江汉平原上普通百姓恬静美好的田园生活。对小说的这种安排,你是如何理解的?请谈谈你的看法。(8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李肇星:外交与人生

1964年7月,李肇星毕业于北大西语系英语专业,被分配到外交部。

肯尼亚是李肇星外交生涯的起点。1970年,他和妻子秦小梅一起成为中国驻肯尼亚大使馆的职员。每天早晨,他要把当地英文报纸上的消息和评论翻译成汉语,读给代办(后来给大使)听。他还负责回复肯尼亚群众的来 信,当签证官、礼宾官,给打扫卫生的肯尼亚雇员发工资,给三秘以上领导做翻译……从种种琐碎工作中,李肇星积累了基本的外交常识和技能。

1985年,李肇星作为外交部发言人登场。此后,他先后出任常驻联合国代表、外交部副部长、驻美国大使、驻联合国大使、外交部部长、全国人大外事委员会主任委员等职,亲历了不少关键的历史事件,也见证了中国外交一步步走向强大。

谈策略

在不少外媒报道中,李肇星被称为“强硬派”,中国网民则赞他“在外交场合让我们看到了中国男人的阳刚之美”。

“我记得当外长的时候,‘训’过两个国家的驻华大使, 一个是美国的,另一个是日本的,而且对日本大使‘训’过两回。”李肇星说,外交上的“训”是把对方召到外交部,提出严正交涉和强烈抗议。“训”的目的不是为了解气、泄愤,而是让对方认识错误,改正错误。

2006年8月15日,因为日本首相小泉再次参拜靖国神社,李肇星第一时间把日本大使宫本雄二叫到 外交部,提出交涉。宫本刚一落座,他连客套话都省了,开口就代表中国政府和人民提出了强烈的抗议。“靖国神社供奉的‘二战’甲级战犯,是日本军国主义发动和实施对外侵略的策划者和指挥者,是近代史上给亚洲乃至世界造成巨大劫难的祸首……小泉首相参拜了6次,辩解了5年,但国际社会和日本国内反对参拜的声音日益高涨,这说明他的行径不得人心……”李肇星态度强硬,不容争辩,一口气把想说的话说完,并严肃地要求对方将自己的话完完整整地报告给东京。宫本雄二恭恭敬敬地听着李肇星说,中间想解释几句,都被驳了回去。

不过,李肇星并不赞成在外交场合一味追求强硬:“真正的‘强’应该摆事实,讲道理,讲平等,千万不要情绪化地看待‘强’。”比如中英间曾在香港回归的谈判桌上激烈交锋,这当中既有国家实力的较量,也有外交策略的博弈。

在外交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每一次危机处理,对李肇星而言都是一次严峻的考验。在担任驻美大使的3年里,最难的莫过于处理1999年5月7日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轰炸我驻南联盟使馆这一事件。

“炸馆事件”发生后,美方轻描淡写地将事件说成“意外事故”,且没有说一句公开道歉的话,这让李肇星十分愤怒。5月8日晚,美国国务卿奥尔布赖特紧急赶往使馆,希望与中国大使见面。“这很罕见,因为平时都是大使去国务院见国务卿。”李肇星决定,先由另一位公使与其周旋,自己等中国驻华盛顿的记者赶到后再见她。

二人碰面后,李肇星严肃地要求美方道歉,奥尔布赖特则在与助手们简单商量后答复说,克林顿总统和她本人愿分别同江泽民主席和唐家璇外长通话,向中方道歉。这时,记者们已纷纷赶到,围在会客室外。奥尔布赖特得知这一情况后问李肇星:“使馆有没有后门?”李肇星心想:“哼,这回你还想溜掉,没门儿!”然后故意认真地回答道:“在中国使馆,你的安全是有保障的,我们没有后门。”

会见一结束,李肇星立刻跑回办公室向国内汇报,奥尔布赖特则在一群中国记者的围堵下,被迫退回会客室,并发表简短声明:“我今天来这里,是要重申美国政府早些时候对中国人员在贝尔格莱德的死难所表达的深深歉意……”美国政府 主要官员在“炸馆事件”后的第一次公开道歉,就是这样被“逼”出来的。

5月13日,克林顿在白宫会见了李肇星等人。李肇星再次强调,“总统先生应该向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道歉”,并拿出随身携带的吊唁簿,一字一句地说:“中国人特别重视白纸黑字,所以请总统先生将道歉写下来。”克林顿沉默了一会儿,拿起笔在吊唁簿上写下“对死难者表示深切的哀悼,对其家属和中国人民表示真诚的歉意”,并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当然,外交绝不仅仅是人们通常认为的主权、安全、战争等大概念。李肇星称:“在全球化背景下,非传统安全领域的问题日益突显,气候变化、产品质量、跨境河流水资源利用等都可能演变为国家间的外交议题,渔民出海捕鱼、地区冲突引起油价上涨等问题也可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老百姓的生活。‘外交为民’不再是空话,它已经越来越贴近大众百姓。”担任外长期间,李肇星解决了哈萨克斯坦的“蝗灾”越境飞到中国境内、韩国传出“中国泡菜铅含量超标”、禽流感肆虐亚洲并向欧洲蔓延等一系列公共危机。他开玩笑地说:“外交部都管小虫、小鸟了,还有什么是外交不管的?如今,干外交得干大事、小事、天下事,事事操心。”

谈趣闻

外交带给李肇星的,除了一些重大的历史时刻与经典记忆,还有不少生动的趣闻。

1964年7月李肇星刚进外交部时,入部教育的第一课是学吃饭。一开始,他还有些纳闷:“吃饭还要学?”上了课才知道,吃饭是有大学问的:“一、在外交场合,吃饭不能出声。二、参加外交宴请,主人给你的东西要吃完,否则会显得很没教养,对主人不礼貌,对粮食不爱惜,对厨师的劳动不尊重。三、喝酒不能超过平时的1/3,也不要强劝别人多喝;自己不会喝就别喝,可以象征性地举举杯。”

餐桌礼仪并不呆板,更多的是根据实际情况活学活用。法国常驻联合国代表梅里美曾给李肇星讲过一个法国礼宾的故事。一次,法国总统宴请中非帝国皇帝博卡萨,服务员上了 一道名菜——法国蜗牛,博卡萨拿起蜗牛就放进嘴里嚼,差点儿把牙崩掉。总统一看客人吃法不对,为了不让客人难堪,也像客人一样把蜗牛咬了咬吐出来,其他人也像什么都没发生一样,跟着总统这么吃起来。谈兴正浓时,博卡萨说着说着将身子偏向总统一边,不留神把总统的菜当作自己的吃了。总统便使了个眼色,其他人都跟着他把身子往左偏一偏,吃旁边一个人的菜。结果,宴会顺利进行,皇帝大悦。

李肇星还为联合国的会议秩序做出过贡献。刚到联合国没多久,他就发现,在安理会,各国大使开会经常迟到。有时开会时间到了,一些大使还在走廊聊天,安理会主席就用木槌敲桌子,提醒大家开会。一次,李肇星举手抱怨道:“主席先生这么敲槌子,等于惩罚已经到会的人,没到会场的人却听不见,这不公平。”英国大使听后,对李肇星的建议表示了支持,并提议安装一个电铃,主席一按,走廊上的人也能听到。李肇星紧接着又提了项“补充条款”:把电铃的线连接到附近大使们常去的咖啡厅。于是,那次安理会经过表决,批准了一项不超过400美元的专门预算,设立一个提醒开会的电铃,大家管它叫“李氏铃”。如今,“李氏铃”在联合国安理会一直沿用。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5分)

A.李肇星大学毕业就被分配到外交部,因此他亲历了不少关键的历史事件,也见证了中国外交一步步走向强大。

B.李肇星作为外交部长,被部分外媒称为“强硬派”,但他并不赞成在外交场合一味追求强硬,而十分重视外交策略。

C.在处理北约轰炸我驻南联盟使馆这一事件中,李肇星“逼”奥尔布赖特公开道歉,展现出一名外交官卓越的智慧。

D. 李肇星解决了哈萨克斯坦的“蝗灾”越境飞到中国境内、韩国传出“中国泡菜铅含量超标”等公共危机,维护了国家主权和安全。

E.李肇星在联合国安理会期间提议安装一个电铃,主席一按,走廊上、咖啡厅的人都能听到,提醒大家开会时间到了。

(2)根据文章内容,简要概括李肇星在外交上的贡献。(6分)

(3)“谈趣闻”一部分,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阐述。(6分)

(4)文章标题为“李肇星:外交与人生”,结合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你认为这个标题恰当吗?为什么?谈谈你的理由。(8分)

第Ⅱ卷  表达题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3.下列各句中,加点 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任天堂总裁岩田聪解释说,这一次进军移动游戏界绝非逼上梁山,而是找到了一种让独占式的电子游戏与智能设备业务双赢的方式。

B.突尼斯恐怖袭击事件亲历者回忆说:“我当时躲在柱子后面,旁边有些不幸的人被他们打死了,我躺在地上,最终得以逃生。直到现在还心有余悸。”

C.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没有什么可以永恒,宋都的繁华似锦,御街的红花绿树,矾楼的歌舞琴音,无一例外地风流云散了。

D.新生代邓紫棋通过《我是歌手》人气扶摇直上,但她更为流行的歌曲《泡沫》等都是国语歌,在内地观众看来,她身上并无太多香港元素。

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 好的文艺应该准确表达一个时代的经验,让读者看到世界和人的本来面目,也应该为读者提供一个沙盘,让他们看到世界和人可能的样子。

B. 读书时,左边是书,右边是笔记本,遇到好词佳句则顺势写下,心有所感便随手摘抄,既能加深印象,积累知识,也方便日后检索。

C. 随着3月31日亚投行接收新意向创始成员国申请的截止日期的临近,越来越多的国家加快了奔向亚投行这个大家庭。

D. 据最新的统计数据,目前全国每周进行户外自行车运动的人群在400万以上,以户外自行车运动为主要健身方式的人群在900万左右。

1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在中国传统戏剧表演中,演员结合剧情的发展,灵活地运用表演程式和手法,使得“真境逼而神境生”。      ,     ,      ,      ,     ,     ,剧中人和观众精神交流,深入艺术创作的最深意趣,这就是“真境逼而神境生”。

①就会使人忘掉对于剧中环境布景的要求

②演员集中精神用程式手法、舞蹈行动

③“逼真地”表达出人物的内心情感和行动

④留出空虚来让人物充分地表现剧情

⑤不需要环境布景阻碍表演的集中和灵活

⑥“实景清而空景现”

A. ③①⑤②④⑥            B. ②③①⑤⑥④

C. ②④⑥③①⑤           D. ⑤⑥④②③①

16.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句子,是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5分)

造成荒漠化主要是自然原因,如全球变暖、北半球日益严重的干旱半干旱化趋势等。但是           ,如对大自然的过度开发、破坏森林植被等,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原因:(1)土地滥垦与不适宜的种植业发展,导致         ,土壤入渗性降低、蒸发加强;(2)过度放牧与不当的草场管理,使草场得不到休养生息、植物种类减少、草质变劣;(3)            ,导致区域小气候变化、蒸发量增大、相对湿度降低、风速加大,加速土壤风蚀、水蚀等土地荒漠化过程。

17.下面是2015年3月我国楼市政策变化一览表,请根据图表概括楼市政策变化情况,分析政策变化的原因和意义。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120字。(6分)

六、写作(60分)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在一次吃饭时,有个 人说:“我对于老师的问题是,如果一个人认为他在一生中充其量只能是成为一名老师,那么孩子们能从这人那里学到什么?”

在场的一位教师说,你想知道我创造出了什么?

我让孩子们懂得了努力学习,比他们以前所认为的所谓‘极限’更努力。

我能让一个只得了60分的孩子感觉如同是获得了金牌一样自豪,能让一个得了90分的孩子如同挨了一记耳光一样觉得耻辱:“你没发挥出最佳水平,就是在浪费我的时间,你怎么敢这样?”

我能让全教室的孩子坐下来学习40分钟,保持绝对安静:“不,现在不讨论;不,现在不许提问;你问我为什么不许你去洗手间?因为你讨厌这节课,你不是真想去洗手间,对吗?”

给孩子的家长打电话时,我的几句话可以让他们颤抖:“你好,希望我的电话没有打扰您。我只是想告诉您,您的儿子今天在学校里说的话。今天,他的一个同学被大同学欺负了,您的儿子对笑话他的同学们说:‘让他单独呆一会儿。我有时候也会哭,你们不会吗?不是什么大事。’这是我看到的最勇敢的高尚行为。”

我要告诉你一个真理:老师创造出的是不一样的人生、不一样的世界。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要抄袭。

襄州一中  枣阳一中宜城一中  曾都一中 2014—2015学年下学期高二期中考试

语文试题答案

1答案A答非所问。宋画受追捧,宋画难得的原因在第三段,文中有明显的语言标志“一方面,另一方面,再有一点”。

2答案C该选项谈的是两宋艺术,范围比宋画宽。

3答案B让人有所意会的是黄宾虹、高居翰的看法,而不是《中国书画》中的评价。注意观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

4答案D殖:种植,养殖。

5答案C侃在州无事,辄朝运百甓于斋外,暮运于斋内。人问其故,答曰:“吾方致力中原,过尔优逸,恐不堪事。”

6答案A张夔征召陶侃作督邮.兼任枞阳县令。

7. (1)时间仓促没有东西待客,陶侃的母亲竟截断头发做成两个假发卷,陶侃用母亲的头发换得酒肴,和朋友饮酒饮得非常高兴,就连范逢的仆人也觉得超过期望。(无以1分,乃1分,虽1分,意思完备1分,句子通顺1分。)

(2)君子应当端正衣冠,保持自己庄严的容貌举止,怎么能有披头散发故意做作以培养虚名而自认为广博通达的做法呢! 有人送来礼品,他都要询问物品的来处。(摄1分,何……邪1分,所由1分,意思完备1分,句子通顺1分。)

参考译文:

陶侃,字士行,原是鄱阳郡人,吴国被西晋平定后,陶侃家迁居庐江郡寻阳县。陶侃很小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家境也比较贫寒,年轻时当过寻阳县的官员。一次鄱阳郡孝廉范逵探访陶侃,仓促间没有东西待客,陶侃的母亲竟截断头发做成两个假发卷,陶侃用母亲的头发换得酒肴,饮酒饮得非常高兴,就连范逵的仆人也觉得超过期望。等到范逵上路,陶侃又追送百余里。范逵问道。“你想在郡里面做官吗?”陶侃说:“想啊,只是被没有门路困扰罢了。”范逵拜访庐江太守张夔,在太守面前夸赞陶侃。张夔就召陶侃作了督邮,兼任枞阳县令。一次张夔的妻子有病,需要到几百里外的地方接医生。当时正值寒冬大雪,众属官对这事都感到为难,只有陶侃说道:“我们应把侍奉郡守当成侍奉父亲,郡守的妻子如同是母亲,哪有父母有病而子女不尽心的呢?”于是自己请求前去。众人都佩服他的义气。

升职做龙骧将军、武昌太守。当时天下闹饥荒,山夷县发生许多行船被强盗拦江打劫的事。陶侃命令众将领假称商船来引诱强盗。强盗果然上当前来,被活捉几个人,(经过审问)这些人都是西阳王司马羕的随从。陶侃就调遣军队进逼司马羕,命令其交出以往打劫的那些人,陶侃在钓台整顿军队作为后继支援。司马羕将属下二十人捆起来送交陶侃,陶侃斩杀了他们。从此以后,水路陆路打劫的全被清除,流亡在外的人纷纷返回家乡,把道路都塞满了,陶侃尽力组织财物赈济他们。他又在郡东部设立山夷县的集市,县上也因此收获许多好处。当时,周顗担任荆州刺史,起初镇守浔水城,强盗掠走他许多百姓。陶侃使部将朱伺救他,强盗退到保泠口。陶侃对众将领说:“这些强盗一定会改道奔向武昌,我们应该回武昌城,昼夜兼程三天可以到达。你们谁能忍受饥饿进行战斗?”部将吴寄应道:“打算忍受十日饥饿,白天杀敌,夜间捕鱼,完全能够救济自已。”侃日:“你是一位健将啊。”敌人果然增兵来攻打,陶侃派朱伺等迎头反击,把敌人打得大败,缴获他们的武器装备,杀伤了很多敌人。

陶侃在州府无政事时,总是早上将百块砖搬到书房外,晚上再运到书房内。别人问他原因,他回答说:“我正在致力收复中原,过分的优游安逸,恐怕不能承受大事。”他磨励志向勤勉努力,都像这样。

陶侃生性聪慧敏捷,为官勤恳,恭敬有礼,敬老爱幼。他整天严肃端坐,军中府中众多

的事情,千头万绪,没有一点疏漏。远近的人来信,他都亲自答复 ,文笔流畅,不曾有一点晦涩。招待或送行及时有序,门前没有停留或等待的人。他常对人说:“大禹是圣人,还十分珍惜时间;至于普通人则更应该珍惜分分秒秒的时间,怎么能够游乐纵酒?活着的时候对人没有益处,死了也不被后人记起,这是自己毁灭自己啊!”部下有时聊天游戏荒废公事,他就让人拿走酒器和赌博的器具,全都投到江里;对小吏、军将就惩罚鞭打,他说:“赌博只是放猪人的游戏罢了。老庄浮华不切实际,反对先王符合礼法的议论,是行不通的。君子应当端正衣冠,保持自己庄严的容貌举止,怎么能有披头散发故意做作以博取声名而自认为广博通达的作法呢!”有人送来礼品,他全部询问物品来处。如果是自己出力劳作而得到的,即使微小也一定很高兴,安慰赏赐多倍;如果不是合理得到的,就非常严厉地呵斥羞辱,退还他的礼品。他曾出游,见到一个人拿着一把还没有成熟的稻谷;陶侃问:“你用这个作什么?”那人说:“我走路见到稻谷,随便拔了一把。”陶侃大怒说:“你既不种田,却又毁害别人的稻谷来戏玩!”让人捉住他打了鞭子。因此百姓勤于农耕养殖,达到家给人足。当时造船,木屑和竹头他全让人收起来管好,人们全不理解这原因。后来元旦皇帝朝会群臣,长久下雪才晴,大厅前雪化了还很湿.于是用木屑洒在地上。等到桓温攻伐蜀时,又用陶侃贮存的竹头做竹钉组装船只。他总揽事务细微缜密,都是这样。

8答案①上阕最后两句意思是,历来所谓的好地方都会输给闲散之地,足以让人感叹的是人生有什么可忙的呢?(2分)②前两句写江面没有一点风,看不到江水的波翻浪涌;天空和水面都是那么清静,共同呈现着澄澈的光色。(2分)③诗人正是因为被眼前静美的风光所陶醉,所以才有后面对闲居生活的向往,和对人生感叹,(2分)

9答案①词的下阕作者首先表达了已无心官场,对名利也已看淡,宁愿过这种清贫但无须劳心费神的生活的情感。(2分)②其次表达了只要能享受田园生活带来的宁静、闲适的乐趣,不一定非要寻到“桃花源”那样的地方,人生到 处都有“桃花源”,到处都是“故乡”的感受。(2分) ③主要是运用典故来表达的。(1分)(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即可酌情给分。)

鉴赏:

李之仪一生身处北宋新旧党争时期,官场失意。崇宁元年(1102年),因之前曾为老师范纯仁拟遗表、作行状,被蔡京拿住了把柄,认为他整理的遗表中有反对新法之语,而将其下狱。幸得妻子胡文柔极力申诉,李之仪才免除死罪,除名编管太平州(今安徽当涂)。后虽遇赦复官,授朝议大夫,但未赴任,仍居太平州南姑溪之地,以太平州城南姑溪河为缘,自名“姑溪居士”。这首《鹧鸪天》词就作于这一时期。词中表达了诗人安身守命,无心官场,把当涂当作故乡,乐得安闲的志趣和心态。下面就逐句解释一下诗的意思。

收尽微风不见江,分明天水共澄光。——这两句词是描写诗人眼前姑溪河风光的。当下没有一点风,看不到江水的波翻浪涌;天空和水面都是那么清静,共同呈现着澄澈的光色。

由来好处输闲地,堪叹人生有底忙。——诗人被眼前的风光所陶醉,不由发出了感叹。历来所谓的好地方都会输给闲散之地,这眼前的风物足以让人感叹人生有什么可忙的呢?由来:历来。堪:足以。底:何,什么。

心既远,味偏长,须知粗布胜无裳。——心和名利远了,个中的趣味反倒会让人咀嚼不尽,要知道有粗布麻衣也比没有衣裳强啊。这几句词是诗人自述心志的,他已无心官场,对名利也已看淡,宁愿过这种清贫但无须劳心费神的生活。其中“心既远”是用典,语出陶渊明《饮酒》:“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暗含了诗人眼下的生活就是对陶渊明归隐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实践。

从今认得归田乐,何必桃源是故乡。——从现在开始知道了归隐田园的乐趣,又何必要把“桃花源”当作是故乡呢?“桃源”是“桃花源”的省称,是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虚构的一个与世隔绝、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人们自给自足,人人自得其乐的理想之地。后来,“桃花源”便成为了人们公认的“精神故乡”。李之仪的词句“从今认得归田乐,何必桃源是故乡”,意思是要说明,“归田乐”才是关键,只要认识远离了官场、远离了争名逐利,享受田园生活带来的宁静、闲适的乐趣,不一定非要寻到“桃花源”那样的地方,人生到处都有“桃花源”,到处都是“故乡”。李之仪本是沧州无棣(今山东省庆云县)人,却没有再回到故乡,最终老死于太平州。

引用“从今认得归田乐,何必桃源是故乡”这两句诗时,须照顾到“归田”的旨趣,它象征着由热衷转淡泊,由奔忙转闲散、由约束转自由,只要符合这些条件就可以,并不一定真的“归田”了才能用。

10答案(1)或棹孤舟  既窈窕以寻壑 (2) 潦水尽而寒潭清  烟光凝而暮山紫(3)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11答案(1)A3分,E2分,D1分。B“表现了当时农民身上根深蒂固的奴性”错,应是表现下层百姓重教养贵品性。C“反映了他们的狭隘自私”错,赵太爷想早早收了稻子,犒劳抗日的部队。D“衬托了主要人物形象”文中没有明确的表现。(多选不得分,错选不扣分。)

(2)①对待雇农不苛刻,赢得了雇农的尊重。②了解时事,收稻子犒劳军队,支持抗日,讲民族大义。③派管家打探消息,与营长结拜,表现出他的精明能干。(每点2分)

(3)①人物对话推动情节发展,例如赵太爷和赵太太间的对话。②社会环境、自然环境描写推动情节发展,例如文章开头一句。③细节描写前文伏笔,后文照应,推动情节发展,例如前文中写到小姐在汉口读书,照应后文富贵去接这一情节。(每点2分)

(4)①从结构安排上来看,这样明写 百姓生活的恬静美好,暗写战争前的紧张局势,使文章详略得当,重点突出。(2分)

②从写作技巧上来看,这样可以形成艺术的张力,如此美好的生活即将被战争打破,战争的罪恶虽没有正面写出,但更能激发人们对战争的痛恨。(3分)

③从主题表现来看,作品重在表现人与人之间和谐自然的关系,赞美普通百姓人性的美好,战争的残酷在这里起到反衬的作用。(3分)

12答案(1)B(3分)C(2分)D(1分)AE不得分,A“亲历了不少关键的历史事件”是1985作为外交部发言人之后。D“维护了国家主权和安全”不恰当,应是体现了“外交为民”。E是英国大使提议。

(2)①李肇星在外交场合让我们看到了中国男人的阳刚之美,使我们感受到国家实力的增强。②李肇星在外交场合摆事实,讲道理,讲平等,维护了国家的尊严,赢得了世界的尊重。

③李肇星解决了一系列公共危机,“外交为民”不再是空话,它已经越来越贴近大众百姓。(每点2分)

(3)①“谈趣闻”部分可激发读者兴趣,增强文章的趣闻性、可读性。②该部分是对前一部分的补充,使人物更加丰满,使读者更全面的认识理解人物。③从侧面揭示李肇星在外交上取得成功的原因,善于学习、责任心强。(每点2分)

(4)恰当(1分)①标题“李肇星:外交与人生”首先点出传记主人公,然后提示传记主要内容,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2分)②“外交与人生”,并列关系,重在揭示二者关系,强调李肇星的人生与外交密不可分。(2分)③文章重点写李肇星的外交经历,这也就是他的人生经历,“外交与人生”是统一的,这样深化主题,揭示李肇星的人生就是服务国家的外交事业。(3分)

回答“不恰当”,只要言之成理,正常给分。

13答案C“风流云散”像风和云那样流动散开。比喻在一起的人分散到四面八方,一般不指物。也比喻作品的散轶。A“逼上梁山” 比喻被迫起来反抗。现也比喻被迫采取某种行动。B“心有余悸” 危险的事情虽然过去了,回想起来心里还害怕。D“扶摇直上” 形容地位、名声、价值等迅速往上升;比喻仕途得意。

14答案A   B语序不当,应是“遇到好词佳句则随手摘抄,心有所感便顺势写下”。C成分残缺,最后应加“的步伐”。D不合逻辑,“人群”是集合概念,不能说人群400万,应是“人数”。

15答案B②紧承前句主语“演员”叙述,必须放第一位;③是②的结果;①⑤都是谈“环境布景”应在一起,由此可得出答案。

16答案  人类活动(1分),天然植被破坏(2分),森林滥伐与地表植被破坏(2分)。

17答案  变化情况,下调二套房个贷首付比例。放宽转卖二套房营业税免征期限。(2分)原因,随着我国城镇化快速发展和居民收入水平提高,很多居民对住房有刚性需求和改善性需求。(2分)意义,有利于释放改善性住房需求,也有利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2分)(“变化情况”回答要准确,“原因和意义”只要答案合情合理即可给分)

18立意参考

从老师角度立意:每种职业都可创造不平凡的人生;教育具有改变学生人生的力量。

从学生角度立意:做什么都要全力以赴;要遵守规则;做人要有爱心。

(立意必须与材料有关。以上角度只是参考,学生如有恰当立意也可。)

高二下学期语文期中模拟试题就为大家介绍到这里,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热点阅读

网友最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