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秋季高二年政治期中考试卷及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文科)
教育是一个国家的基础工程,也是一个民族兴亡的关键。本站小编准备了高二年政治期中考试卷,希望你喜欢。
第 I 卷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每小题2分,25小题,共计50分。)
1.我们的国家之所以伟大,我们的民族之所以伟大,一个重要原因是我们创造了灿烂的文化。下列属于文化活动的是( )
A.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五中全会于2010年10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召开
B.2010年10月26日,沪杭高铁通车
C.第16届亚运会于2010年11月12日至27日在中国广州进行
D.2010年4月8日,第十四届台交会在厦门会展中心隆重开幕
2.有种说法是“十个福建人,一人念‘茶经’”。这其中,安溪乌龙茶功不可没,“中国茶都”就是对它们最好的赞赏。实践表明,利用茶都优势,发展茶文化旅游,把茶文化与经济建设有机结合,促进了社会和谐与进步。这体现的文化生活道理是( )
①茶文化是社会文化的一部分
②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③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④茶文化提升了文化品味,决定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3. 美国总统奥巴马在竞选获胜后感言:“我们国家真正的力量并非来自我们武器的威力或者财富的规模,而是来自我们理想的持久力量:民主、自由、机会和不屈的希望。”奥巴马的言论表明( )
A. 美国民主文化对世界的影响深远
B. 文化已成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C.美国的文化引领世界文化发展
D.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
4.金融危机对美国华人社区影响不大,这要归功于华人的文化传统和消费方式。华人在美国仍保持着勤劳节俭的优良传统,而且习惯于不借钱、不欠债。这表明( )
A.文化影响到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
B.文化根源于经济,也根源于政治
C.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无形的,不自觉的
D.文化决定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5.校训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部分,体现着一个学校的理想追求与办学特色,对于促进学生成才有着重要意义。我校“诚、毅、博、勇”的校训,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一中人”在社会历史大潮中百舸争流,奋发进取,屡创辉煌。这说明( )
①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 ②文化对个人成长产生深刻影响
③文化对社会发展具有推动作用 ④文化教育是社会进步的前提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②④
6.每年秋季,我校都会举行“红九月”高一年歌唱比赛。举办“红歌会”,学校歌,唱红歌,南安一中校园文化又增添一道美味菜肴,进一步丰富了同学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开展校园文化活动是因为( )
A.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 B.文化具有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
C.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唯一途径 D.优秀文化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7.2009年11月7日,10000册崭新的书籍从湖南省110家新华书店中心门市开始了它们的“漂流之旅”。图书漂流起源于上世纪60年代的欧洲,读书人将自己读完的书,随意放在公共场所,如公园的长凳上,捡获这本书的人可取走阅读,读完后再将其放回公共场所,任其漂流,让下一位读者阅读,继续一段漂流书香。图书漂流( )
A. 是大众传媒的一种重要形式
B. 是文化交流与传播的过程
C. 是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之一
D. 能够最大程度地跨越时空的局限传播文化
城 市 纽约 东京 北京 上海
图书馆 204座 194座 25座 28座
博物馆 150座 160座 34座 25座
8.上表是截至2009年纽约、东京、北京、上海四地图书馆和博物馆的数量,对比表中数据,我们应该感悟到( )
①文化的发展水平完全由经济发展程度决定
②要进一步发展我国公益性文化事业
③我国文化产业在经济格局中的作用还不突出
④公共文化设施相对落后影响人们享用文化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中国饮食文化源远流长,内涵丰富。中国菜肴在烹饪中有许多流派,而一个菜系的形成和它的悠久历史与独到的烹饪特色是分不开的,同时也受到这个地区的自然地理、气候、资源特产、饮食习惯等因素影响。有人把“八大菜系”用拟人化的手法描绘成苏、浙菜好比清秀素丽的江南美女;鲁、皖菜犹如古拙朴实的北方健汉;粤、闽菜宛如风流典雅的公子;川、湘菜就像内涵丰富充实、才艺出众的名士。回答9—10题。
9.上述材料主要体现了中华文化的( )
A.源远流长 B.博大精深
C.鲜明民族性 D.相对稳定性
10.一个菜系的形成和它的悠久历史与独到的烹饪特色是分不开的,同时也受到这个地区的自然地理、气候、资源特产、饮食习惯等因素影响。这体现了( )
A.文化的民族性 B.文化的地域性
C.文化的包容性 D.文化的多样性
11.大陆与台湾文化交流活动不断,两岸文化同宗同源,薪火相传,正在走向纵深发展。下列属于文化传播的有( )
①“分居”海峡两岸的《富春山居图》明年6月将在台湾合璧展出
②台湾承认大陆41所大学学历,每年招收2000名大陆学生赴台求学
③一批批大陆游客在台北、花莲等地旅游
④厦门大学著名学者易中天准备文化讲座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12.2010年3月1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与澳大利亚外交贸易部关于2010年至2012年互办文化年谅解备忘录》在北京签订。中澳互办“国家年”是两国( )
①文化上互相学习、借鉴,实现共同繁荣的重大举措
②文化上互相尊重、加深理解、密切合作的具体体现
③文化传播的根本途径,能增强各自的文化软实力
④文化融合的重要表现,是两国文化渐趋一致的良好开端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13.《新华每日电讯》载文报道,在生活节奏加快的今天,人们不妨再拿起纸、笔,让爱和思念不是通过转瞬即逝的电波,而是跃然纸上,也许这更能触动人们的内心,体验“家书抵万金”的感觉。这表明( )
A.科技进步是人们逐渐抛弃传统文化的原因之一
B.传统文化必须得以继承和发展
C.传统文化对维系人间情感起着重要作用
D.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存在矛盾
14.2009年岁末,胡锦涛同志来到福建省上杭县,与闽西的乡亲们一道跳起欢快的客家舞,共同祈愿生活年年好、节节高。客家舞蹈的题材来源于客家地区的自然、历史、生产生活方式和各种民情风俗,从演唱、舞蹈、服装到布景等都具有浓郁的客家地区特色。客家舞蹈( )
A.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体现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
B.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必须加以保护
C.是闽西人民在长期革命斗争中创作而成的,必须发扬光大
D.是人民群众社会实践的产物,具有区域性特点
15. 至今中国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景观地已达38处。有人说:文化遗产积淀着久远的岁月印痕,记录着民族的文化基因。这主要表明文化遗产( )
A.是在历史、艺术或科学方面有着世界意义的纪念文物
B.可以充分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C.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D.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应给予保护
16.2009年11月,以“根与魂: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展”等内容构成的“守望精神家园:第一届两岸非物质文化遗产月”系列活动在台北举行,来自大陆的古琴演奏《流水》、贵州侗族大歌《蝉之歌》、蒙古族长调民歌《褐色的鹰》等12项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让台湾民众领略了中华文化瑰宝的艺术魅力,引起强烈的共鸣。下列观点与材料体现的道理不一致的是( )
A.我国各民族共同熔铸了中华文化 B.文化交流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C.海峡两岸有着共同的文化根基 D.中华文化具有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17.2010年2月27日,首届海峡两岸闽南文化节在侨乡泉州盛大开幕。闽南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由闽南民系创造,经过一千多年逐步形成的,广泛分布于中国东南沿海和台港澳地区,以及东南亚等许多国家和地区,是连结海峡两岸人民和海内外闽南儿女的重要精神纽带。这表明( )
①各兄弟民族共同熔铸了灿烂的中华文化
②文化常以某一民族为载体而存在
③两岸文化交流增进了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的强烈认同感和归属感
④文化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
A.①②③ B.①④ C.②③④ D.③
18.木卡姆艺术是新疆维吾尔族人民创作的,集说、唱、乐、舞为一体的音乐经典套曲,已有600多年的历史,最具代表性的是十二木卡姆,它融合了中国、印度、希腊和伊斯兰古典音乐精华,有着“东方音乐明珠”之誉称。这一艺术形式之所以具有旺盛的生命力,是因为它( )
①薪火相传,博大精深 ②尊重差异,兼收并蓄
③博采众长,海纳百川 ④沿袭传统,古为今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9.中国的神话与传说中,龙是一种神异动物。“龙”字字形多变。结合下列图片可见中国文化发展的主要特点是( )
20.面对色彩斑斓的网络文化世界,近年来我国深入开展整治互联网和手机媒体淫秽色情及低俗信息等行动。开展这一行动可以帮助青少年( )
①提高辨识能力,抵制腐朽文化 ②崇尚流行文化,培养健全人格
③维护文化安全,坚持多元指导 ④陶冶道德情感,升华思想境界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④ D.②③
1998年 葡萄牙 里斯本 海洋—未来的财富
1999年 中国 云南 人与自然—迈向21世纪
2000年 德国 汉诺威 人类—自然—科技—发展
2005年 日本 爱知县 超越发展:大自然智慧的再发现
2008年 西班牙 萨拉戈萨 水与可持续发展
2010年 中国 上海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21.上表是几届世博会的主题,我们从中可以看出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既继承了关注自然这个主题,又鲜明表现了生活更美好这一新的创意。这体现了( )
①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②世博会是文化创新的途径之一
③文化创新是“推陈出新、革故鼎新”的过程 ④不同民族文化有共性和普遍规律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2.在科技日益发达的今天,用电脑打字方便、快捷,有人提出可以放弃汉字的书写。但学者指出,在电脑时代,我们还是要多写字,写好字。当汉字逐渐地在我们的手下变得生疏的时候,也许就是我们这个民族文化遗失的时候。这是因为( )
①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②汉字是中华各族人民所通用的文字
③汉字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 ④汉字的书法艺术是中华文化的瑰宝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3.春节是我国十几个民族共同的盛大节日,但各民族过春节的形式各有不同,如汉族在除夕夜要合家吃年夜饭,长辈给未成年的孩童“压岁钱”;布依族的除夕夜,全家人围坐在火塘旁,整夜守岁;藏族则在除夕之夜,举行盛大的“跳神会”,人们戴上假面具载歌载舞,以示除旧迎新,祛邪降福等等。这表明( )
①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②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③我国民族文化的多样性 ④文化的丰富多彩反映了经济的繁荣
A、①② B、①③④ C、①③ D、②③④
24.“千家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传说春联是由“桃符”演变而来。桃符是古代画门神的桃木板,到了南北朝及唐朝,桃符的内容逐渐被两句对偶的吉祥诗句所替代,形成了对联这一新形式,挂桃符也演变成了贴春联的习俗。这表明( )
①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 ②人们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和享用文化
③文化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 ④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25.2010年10月31日是人民科学就钱学森同志逝世一周年。钱学森用他的一生告诉我们,一个科学家,只有为国家和民族贡献自己的智慧,只有把自己的命运和国家民族的命运连在一起,才能赢得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最高尊重,才能把自己的人生价值最大化。这告诉我们( )
①中华民族精神的爱国主义这一主题 ②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
③爱国就是爱社会主义 ④知识分子是弘扬民族精神的主体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第 II 卷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3小题,共计50分。)
26.截至2009年,我国网民规模已跃居世界第一位。网络在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许多问题,一些格调不高甚至低俗的内容在网上传播,对人们特别是青少年造成不良影响。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围绕网络文化建设问题展开探究调查,并搜集到以下资料。
材料一:
某市青少年上网情况调查表
患网络成瘾症的中学生占中学生的比例 54%
受网络暴力影响诱发的犯罪占青少年犯罪的比例 14.8%
受色情文化影响诱发的犯罪占青少年犯罪的比例 57%
材料二:胡锦涛同志强调指出,要以积极的态度,创新的精神,大力发展和传播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切实把互联网建设好,利用好,管理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为进一步净化网络环境,国家开展了整治互联网低俗之风专项行动,并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得到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1)结合材料,请用“文化与生活”的有关知识谈谈对“大力发展和传播健康向上网络文化”重要性的认识。(12分)
(2)有人认为,只要国家净化了网络文化环境,青少年一代就能健康成长。请用“文化对人的影响”的有关知识,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认识。(8分)
27. 2009年10月8日至10日,世界媒体峰会在北京召开,来自世界各地的通讯社、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各种媒体形态的170多家传媒机构参加了峰会。会议发表了《世界媒体峰会共同宣言》,宣言希望世界各地媒体向全世界传播真实、客观、公正、公平的新闻信息,促进世界不同国家和地区人民间的相互理解和交流;各种形态媒体,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功能互补,不断创新,共同发展。
(1)简要说明大众传媒在文化传播方面的功能和作用。(4分)
(2)各国媒体应该如何对待其他国家和民族的不同文化?(10分)
28.材料一:2004年以来,全国文化产业年均增长速度在15%以上,比同期GDP增速高6个百分点。2008年至2009年,面对金融危机的冲击,文化产业逆势而上,成为经济寒冬中的一股暖流。据国家统计局初步估算,2009年文化产业增加值为8400亿元左右。文化产业已成为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新引擎”。目前北京、上海、广东、湖南、云南等省市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已超过5%。
材料二:
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各国GDP比重
主要国家 美国 日本 英国 韩国 中国
比重(估算) 11% 10% 7.3% 6% 2.6%
材料三:刚刚闭幕的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二五”规划提出:“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支柱性产业”目标的提出,是我国优化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需要,也是拉动居民消费结构升级,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需要,还是扩大就业和创业,解决目前就业难的需要。
(1)材料一、二分别说明了什么?结合三个材料,从中我们有何启示?(7分)
(2)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十二五”期间我国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应如何发挥文化产业的独特作用?(9分)
秋季高二年政治期中考试卷(文科)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5:C D B A A 6~10:D B C A B 11~15:B A C D C
16~20:B D A A C 21~25:D D C D A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3小题,共50分。)
27.(1)大众传媒能够最大限度地超越时空的局限,汇集世界各地的信息,显示出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功能,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4分)
(2)①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3分)
②必须遵循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在文化交流中,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睦共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3分)
③要推动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借鉴与融合,面向世界,博采众长,促进文化的创新与发展。要坚持实事求是,秉持客观公正的立场,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理解和交流。(4分)
28.(1)①“十一五”期间我国文化产业蓬勃发展,发展速度同比高于GDP增速,产值占GDP的比重逐渐提高。但文化产业发展地区之间差距较大。(2分)②与美、日等国文化产业相比,我国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仍较低,发展空间和潜力巨大。(2分)③面对金融危机的冲击,文化产业能逆势而上,凸显其对国民经济发展贡献的优势。文化产业具有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能促进经济结构调整,扩大就业,丰富人民精神生活等优点,我国必须把文化产业作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加快发展。(3分)
(2)①一定的文化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给予经济以重大影响,先进健康的文化能够促进经济发展。我国必须通过打造有特色优势的文化产业,激发文化消费,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②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必须通过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等措施,使文化产业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战略支点。
③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我国必须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要战略任务,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方向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④发展文化要在实践基础上推动文化传承与创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我国必须充分挖掘传统文化资源,打造文化品牌,在发展特色文化产业中推动文化传承与创新,促进劳动者素质提高,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高素质的人力资源。(答对其中的三点即给满分,每点3分。)
高二年政治期中考试卷就为大家介绍到这里,希望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