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命题统一命题 单独报道2014高考志愿填报三步走:选适合你的大学和专业
一场轰轰烈烈的高考刚刚结束,如何挑大学、选专业,就成了考生和家长最大的心事。自高校扩招之后,对大部分中国家庭尤其是城市家庭而言,孩子能否上大学不再是难题,考生及家长更为关注的是能上什么样的大学,或者说在学业成绩水平既定的情况下,尽可能地上各类排名中人们口口相传中的“好大学”、“热门专业”,而不去考虑这所大学、这个专业是否真的适合自己。那么,在个人平时学业成绩、高考成绩允许的情况下,如何从为数众多的高校中选择适合自己的大学、专业来学习?破解这一难题的关键在于树立“人校匹配”的思想,走出“有什么分数上什么大学(专业)”的盲信、盲选误区。
如何实现“人校匹配”?参照职业指导中著名的“人职匹配”理论及其“三步法”,考生在选适合你的大学和专业时,也可以尝试“三步法”——
第一步,全面分析考生个人及家庭的特征和需求。对考生而言,中学阶段的学习基础、兴趣及活动经历,个人对未来求学的地域偏好、职业兴趣、毕业期望等都会影响到其对大学及专业的选择。就考生家庭而言,是否是第一代大学生家庭、父母的文化程度和职业类型、家庭的经济与社会资本、父母对子女未来的学历期望、父母对子女未来的就业期望都会左右考生及家庭对大学以及专业的判断和选择。
第二步,深入了解目标高校及目标专业。对大多数考生及其家庭来说,中国的大学不仅“千校一面”而且貌似“黑箱”,人们仅能从网络及新闻报道中获得关于大学的片段信息。
那么,考生及其家庭还可以通过什么办法来增进对目标高校、目标专业的了解?
1.进入高中就应展开对目标高校、目标专业的寻找。严格来讲,选择适合自己的大学、专业,不是高考前后这一两个月就能完成的事情,它是一个经过长期思考、探索的过程;高中3年的学习,不仅为求得一个好分数,更重要的是学校和家庭从一开始就要引导学生思考“我喜欢学什么?我将来适合做什么?我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过一种什么样的生活?”从促进学生毕生发展的角度来讲,对职业认知与兴趣的培养,应该提前到小学和初中阶段,遗憾的是,我国中小学校普遍缺乏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等课程设置,这也是考生在高考志愿填报时常感到茫然不知所措的重要原因。
考生及家长应小心两个误区。误区一是盲信排名。国内掀起一股大学排行热,各类高校综合排名以及专业排名层出不穷,比较有影响的官方排名有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公布的2012年全国高校学科评估结果,民间排名有武书连中国大学排行榜、中国校友会网排行榜等。不过,目前的各类高校及专业排名,因为评价方的目的不同、指标各异、方法有别,排名结果不尽相同甚至相互矛盾,社会各界对此也表示质疑和批评,所以各类排名仅可作为志愿填报中的信息参考,考生及家庭对此切不可盲信,更不可据此进行盲选,替代自我分析。误区二是对口就业。在年年都是“史上最难就业年” 的当下,大学生很难在毕业之际就找到一份称心如意的专业对口工作,毕业生们愈来愈感到学什么不等于就能做什么,想做什么不等于就能做什么,人才市场需求的波动、个人社会资本网络的多寡有时更能决定毕业生的最终去向。
2.在大致确定目标高校、目标专业范围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开展实际调研。例如,利用高校开放日、高考咨询日等机会,提前到目标高校实地考察,了解目标专业的招生标准、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师资力量、毕业去向等信息,同时身临其境地感受一下校园氛围。还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联系到目标高校的在校生、毕业生,了解他们对自己所学专业的感受和评价,分享他们对母校的印象。
第三步,实现考生与大学、专业的匹配,选择一所适合自己特点又有可能被录取的大学及专业。
心理学家认为兴趣是描述一个人人格的另一种方法,当学生的自我兴趣类型与所在大学、所学专业相匹配时,学生在就读期间可以最大化地发挥自己的潜能,而不像其他学生一样,仅仅挣得一个说得过去的学分绩点。但在高考志愿填报中,是一个不断妥协的过程,在考生与学校及专业难以达到完全匹配的情况下,尝试寻找相邻、相近的学校和专业,这样的“人校匹配”结果往往是一个匹配组合,按照匹配程度由高到低,形成考生在志愿填报过程中的最优选择以及若干次优选择。
在我国高等教育入学率逐年攀升、高等教育的投资收益率逐年递减的大环境下,无论是考生及其家庭,还是从事高考志愿填报指导的各类机构和人员,思考的重点应该从“能不能上大学?能上什么样的大学?”逐步转变到“为什么要上大学?如何度过大学4年?”从长远来讲,真正改变一个人命运的是知识与能力的不断积累,而非学历文凭的简单累加。所以,选择适合自己的大学和专业,并准备好以一种积极、严肃的姿态走完未来的关键4年,才是一个考生在高中生涯即将结束时的“成人礼”。
选适合你的大学和专业就分享到这里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高考志愿填报栏目全面指导考生根据各省高考政策填报志愿,有效指导考生理性填报志愿,确保您报考理想院校的同时及时掌握高考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