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教案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教案
【考点清单】
1、了解俄国国内战争后苏维埃政权面临的形势,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
2、列举"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认识其在实践中的经验教训。
3、概述丛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基本历程,认识社会主义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
解析: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和斯大林模式是高考考查的热点,苏联的改革相对是高考的冷点。掌握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实施的背景、内容和影响;掌握斯大林模式的特征和评价;对"苏联的改革"认识其背景、了解过程及结果,正确看待社会主义事业的挫折。
【知识梳理】
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1、背景
(1)俄国十月革命后,帝国主义对苏俄进行武装干涉,支持俄国境内的叛军,妄图扼杀新生的苏维埃共和国。
(2)国内战争爆发,苏俄面临着严峻的政治、经济形势。
2、目的:为了集中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战胜敌人。
3、内容:
(1)农业;实行余粮收集制
(2)工业:将大中企业收归国有,监督小企业;
(3)商贸:禁止商贸;配给必需品
(4)分配:强制劳动,实行普遍义务劳动制。
4、评价:
(1)它是在战争环境和经济被破坏的条件下被迫采取的非常措施,最大限度地集中了全国的人力、财力、物力,为战胜国内外敌人,为扞卫苏维埃政权起了重要作用。
(2)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中的许多措施超出了战时需要的限度,超过了社会政治经济的限度,给经济带来严重负面影响。
二、新经济政策
1、实行原因
(1)连年战争破坏,苏俄经济濒临破产,人民生活困苦不堪。
(2)战争结束后,共产主义政策不但不能调动工农的生产积极性,发展生产力,还使他们产生了强烈的不满情绪,农民暴动频繁发生,国家也没有能力直接领导和组织所有企业的生产。
2、主要内容
(1)农业方面:以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纳税后剩下的粮食归农民自己支配。
(2)工业方面:涉及国家经济命脉的重要厂矿企业仍归国有,由国家经营,中小企业和国家暂时无力兴办的企业,允许本国和外国的资本家经营;恢复私人小企业。
(3)流通方面:允许自由贸易。
3、意义
新经济政策的实施表明列宁找到了一条小农占优势的落后俄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
径。
4、成效:生产逐步恢复,巩固了工农联盟,使苏维埃政权日益巩固。
三、"斯大林模式"
【单元特征】
总体特征:两极格局结束后,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不可逆转;新科技革命方兴未艾。
政治特征:两极格局解体,从短期看是"一超多强"格局,长远看多极化趋势不可逆转。
经济特征: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区域化成为世界经济的两个主要趋势。
科技特征:第三次科技革命以空前的广度和深度进行,对人类社会各方面具有深刻影响。
【考点清单】
1.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
【解析】本节考点在高考中相对较冷。从2008、2009年考纲提法较简略分析,本考点应主要分析"剧变"和"解体"的共同原因与教训。对"东欧剧变"应了解其剧变过程、剧变方式并分析剧变原因;对"苏联解体"应按照局面失控--解体加速--解体完成的线索理清主要知识点并分析解体原因。
2.世界政治的发展和地区冲突:(1)冷战后的国际形势;(2)霸权主义和地区冲突。
【解析】本节考点是20世纪第三次世界格局变化,与时事政治结合紧密,故高考对其十分重视,历年都有考查,且题型多样,本节已成为高考的重点和长效热点。对"冷战后的国际形势"应突出世界形势的总趋势并分析"一超多强"局面和多极化趋势不可逆转;对"霸权主义和地区冲突"应重点分析地区冲突的原因(美国坚持霸权主义、长期形成的深层矛盾等)。
3.世界经济的发展(提法变得更简略)。
【解析】2008、2009年考纲与往年相比,提法变得较简略,这不是说本考点不重要,而是要从整体上把握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的两个主要趋势并注意全球化、知识经济与可持续发展观念三个概念的联系。本节考点是历年高考的重点和长效热点,复习时要力争准确、全面。对"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区域化"应重点分析全球化的原因、实质、评价和运行机制,了解三大区域经济集团,分析全球化和区域化的联系与区别;对"知识经济的兴起"应了解其兴起时间、地点、特点并分析全球化、知识经济与可持续发展观念三个概念的联系;对"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应主要了解生态平衡破坏与应对方案、恐怖主义的危害。
4.现代科学技术(提法变得更细致):(1)新科学技术革命的兴起与发展;(2)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与影响。
【解析】本节考点是三大科技革命体系中与现实生活联系最紧密的一次,它也是历年高考的重点和长效热点。2008、2009年考纲对本节的提法更细致,说明本节考点的重要地位与日俱增。对"新科学技术革命的兴起与发展"应全面掌握其标志、原因、主要科技成就;对"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与影响"应准确掌握其特点并分层次把握其影响。
【知识梳理】
本单元主要叙述1989--1991年苏东剧变至今的世界历史。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政治方面: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标志着两极格局结束,多极化趋势不可逆转;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流,但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和矛盾。
一.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
(一)东欧剧变
1.过程:
(1)严重经济困境导致政局动荡。
(2)执政党实行政治多元化(多党执政),使反对派势力大增。
(3)反对派通过大选等方式取得政权,东欧各国共产党和工人党纷纷丧失政权。
2.性质:
东欧各国短时间内(迅速)社会制度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彻底)。(社会主义→资本主义)
3.方式:
(1)和平方式:除罗马尼亚外;
(2)暴力方式:突发性事件和流血冲突,如罗马尼亚;
(3)统一方式:两德统一(两次统一);
(4)分裂方式:南斯拉夫一分为五、捷克斯洛伐克一分为二。
4.原因:
(1)历史原因:东欧各国长期受制于苏联(受苏联控制),无独立自主地位;照搬苏联模式(一重三高)产生了许多问题和错误。
(2)内部原因:经济改革成效不大,党和政府脱离了群众。
(3)外部原因: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影响("同甘共苦");西方国家"和平演变"战略的影响("没有硝烟";"潜滋暗长")。
5.教训:
(1)坚持独立自主; (2)密切联系实际;
(3)维护人民利益; (4)警惕外来干扰。
(二)苏联解体
1.戈尔巴乔夫改革走错方向(养马蜂)
(1)改革历程:
①经济改革无法打开局面;
②政治改革背离社会主义方向。("民主社会主义"实质是改良的资本主义)
(2)改革后果:
①对苏联历史全盘否定,引起人们思想混乱;
②苏联局势更加动荡,发展到了失控地步。(放弃领导多党制,国民经济大滑坡,民族分离更强烈,党内斗争公开化)
2."八一九"事件未能力挽狂澜(捅马蜂窝)
(1)原因:
①根本:戈尔巴乔夫改革导致局势混乱。(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是否保留要全民公决,大部分公民表示赞同保留)
②直接:《苏维埃主权共和国联盟条约》把联盟变成邦联,把中央为核心变为以地方为核心,激起党内一些高级干部的强烈不满。
(2)实质:苏联一些党和国家高级干部企图控制局势,避免苏联解体的努力。
(3)影响:
①它大大改变了苏联国内政治力量对比,苏共处于分崩离析状态,叶利钦掌握了中央机构权力;②各共和国分离势力急剧增长,纷纷宣布独立。(没能制止反而加快分裂)
3.解体过程:
(1)"明斯克协定"标志苏联初步解体("独联体"是国家的联合组织);
(2)《阿拉木图宣言》标志完全解体(苏联解体意味着两极格局结束、冷战格局结束)。
4.解体原因:
(1)历史原因: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弊端和政策上的错误长期得不到纠正,积累了许多社会问题和民族矛盾。(参P234)
(2)直接、主要原因:戈尔巴乔夫的改革背离社会主义原则和方向。(自作孽不可活)
(3)外部原因: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和平演变"战略影响。
归纳:苏东剧变的相同原因:
历史原因是体制弊端长期未改;外部原因是"和平演变"战略影响。
二.世界政治的发展
1、斯大林体制确立的过程
(1)工业化
(2)农业集体化,取消新经济政策
(3)实施国民经济发展五年计划
2、斯大林体制在经济方面表现
(1)实行单一的公有制,包括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
(2)实行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
(3)实行排斥市场的指令性计划经济。
(4)主要以行政手段管理经济。
3、评价
(1)积极:在斯大林体制下,国家能够按照计划调配和使用全部人力、物力、财力资源。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形成了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基本上实现了工业化。1940年,苏联的工业生产总值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仅次于美国。
(2)局限:斯大林体制超越了苏联生产力发展的水平:在经济建设中,由于片面发展重工业,使农业和轻工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由于忽视消费品生产,人民生活水平长期得不到提高;国家为了积累资金,从农民身上拿走的东西太多,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不高;长期僵化地执行计划指令,压抑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越来越阻碍苏联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严重妨碍了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发挥,为日后苏联和东欧各国经济的发展埋下了隐患,成为后来苏东剧变的历史根源。
四、苏联的改革
1、赫鲁晓夫改革
(1)背景:二战后,斯大林体制弊端日益暴露
(2)措施:
①农业
a允许集体农庄拥有一定数量的自留地和饲养牲畜;
b开垦荒地,扩大谷物生产;
c开展大规模种植玉米运动;
d将拖拉机卖卖给集体农庄
②工业
a企业管理权下放到加盟共和国
b给予企业调整工资权力
c推动物质利益原则
③影响:一定程度冲破了传统观念只在原有体制进行局部改革;"建成共产主义的目标"不切实际
2、勃列日涅夫改革
(1)措施
工业--推行新体制,运用价值律,扩大企业自主权
农业--扩大农庄自主权,降低收购指标,提高农产品价格,放松副业限制
(2)结果:军备竞赛加剧,消耗人力物力,经济全面滑坡
3、戈尔巴乔夫改革
(1)背景:苏联陷入危机边缘
(2)方针:加速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方针
(3)内容:进行根本性变革,承认企业是独立生产者;用经济方法管理经济;打破单一公
有制,允许个体经济存在
(4)结果:1991年苏联解体
【要点透析】
1、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的认识
(1)目的不同:前者是集中财力、物力和人力取得军事上的胜利;后者则是解决国内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
(2)实质不同:前者是在社会生活中排斥商品货币关系,用军事手段和行政手段控制社会的运转,进而直接进入共产主义;而后者则是在国家掌握经济命脉的前提下,通过利用市场、商品货币关系,在一定限度内发展资本主义,发展商品经济,恢复国民经济,进而使社会主义成分战胜资本主义成分,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基础。
(3)经济效果不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新经济政策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它使国民经济迅速恢复,并建立起了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
(4)两种政策的实行,除了当时形势的需要外,还与布尔什维克党建设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关系密切。
(5)两种政策的交替说明:苏维埃政权能够根据国情,找到一条适合自己的道路。
【单元特征】
总体特征:隋唐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繁荣和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重要发展时期,始于581年隋朝建立,止于907年唐朝灭亡,历时320余年。
政治特征:全国统一,政局稳定,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更加完善。隋朝的统一结束了长期分裂割据的局面,开创了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唐朝时,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是中国封建社会少有的繁荣昌盛时期,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确立完善,完成了从府兵制向募兵制的转变。
经济特征:封建经济继续发展。农业、手工业和商业进一步发展,特别是城市经济功能的增强,封建经济呈现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赋税政策实现了从租调制、租庸调制到两税法的转变。
民族特征:隋唐时期加强了与边疆各族的联系,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管辖和开发,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
外交特征:隋唐统治者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加上海陆交通发达,与亚、非、 欧各国的往来增多,中外经济文化交流出现前所未有的盛况。
文化特征:隋唐文化处在中国封建社会的高峰。科学技术处在世界前列,诗歌创作进入黄金时代。唐文化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文化,不仅影响到亚洲文明的发展,而且促进了西方乃至世界文明的进步。
【考点清单】
1.隋朝的兴衰与唐朝前期的政局:(1)隋朝的建立与统一;(2)两都的兴建和大运河的开凿;(3)隋炀帝的暴政和隋朝的灭亡;(4)唐朝的建立与"贞观之治";(5)武则天的统治;(6)"开元之治"。
【解析】两都的兴建和大运河的开凿、唐朝的建立与"贞观之治"、武则天的统治,是高考的相对热点;隋朝的建立与统一、隋炀帝的暴政和隋朝的灭亡、"开元之治",是高考的相对冷点。对"隋朝的建立与统一"重点分析统一的原因;对"两都的兴建和大运河的开凿"重点掌握大运河的河段、评价及对后世的影响;对"隋炀帝的暴政和隋朝的灭亡"主要归纳隋朝灭亡的原因及对比秦、隋灭亡的共同点;对"唐朝的建立与贞观之治"主要掌握唐太宗的统治思想与统治措施;对"武则天的统治"要以是否有利于社会生产力发展标准进行评价;
对"开元之治"主要归纳唐玄宗统治前期的统治措施。
2.隋唐时期的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1)三省六部制;(2)科举制;(3)府兵制与募兵制(2008、2009年新增考点);(4)租庸调制;(5)两税法。
【解析】三省六部制、科举制、租庸调制,是历年高考的重点;两税法,是历年高考的相对冷点;府兵制与募兵制,是08、09年高考的新增考点。对"三省六部制"(中央官制),应掌握其机构设置与意义;对"科举制"(选官制度),应掌握隋唐两代五位相关皇帝时科举制的产生与完善情况,并分析科举制的影响;对"租庸调制"( 隋和唐朝前期的赋税制度)应注意其内容和作用;对"两税法" ( 唐朝中后期的赋税制度)应注意背景、目的、内容、作用和局限;对"府兵制与募兵制"(兵制)应注意其经济基础和辩证评价。
3.隋唐时期的社会经济:(1)农业;(2)手工业;(3)商业和城市与社会生活(2008、2009年新增考点)。
【解析】农业、商业和城市,是历年高考的重点;手工业,是历年高考的相对冷点;社会生活,是08、09年全国文综历史考纲的新增考点。对"农业"应着重掌握农业特点及其具体事例;对"手工业"应突出手工业的特点;对"商业和城市"应注意商业繁荣的表现、城市兴旺的原因;对"社会生活"应分类掌握隋唐人们衣、食、住、行的大致情况。
4.隋唐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1)突厥;(2)回纥;(3)靺鞨(2008、2009年新增考点);(4)南诏;(5)吐蕃。
【解析】突厥、吐蕃,是历年高考的重点;回纥、南诏,是历年高考的相对冷点;靺鞨,是08年全国文综历史考纲的新增考点。对"突厥"应突出唐中央政府的管辖;对"回纥"应掌握册封、和亲、瓦解等主要线索;对"靺鞨"应了解中央政府的管辖;对"南诏"应把握册封与交流;对"吐蕃"应突出唐蕃之间的友好并立、和亲、交流关系。
5.隋唐时期的对外关系:(1)和新罗的交往;(2)和日本的交往;(3)和东南亚、印度半岛各国的交往;(4)和中亚、西亚、欧、非各地的交往。
【解析】和日本的交往、和东南亚、印度半岛各国的交往,是历年高考的相对重点;和新罗的交往、和中亚、西亚欧非各地的交往,是历年高考的相对冷点。对"和新罗的交往"应注意代表人物、儒学、制度、技术、风俗等方面的交流;对"和日本的交往"不仅要注意制度、都城、儒学、商贸、代表人物等细节,还应纵向联系不同时期的中日关系;对"和东南亚、印度半岛各国的交往"应注意互派使节、佛教纽带、物种传入、技术互传、代表人物等细节;对"和中亚、西亚欧非各地的交往"应注意政治交往、造纸术西传、技术传入、商品运销等知识。
6.隋唐时期的文化:(1)科学技术;(2)文学和艺术。
【解析】科学技术、文学是历年高考的重点;艺术是历年高考的相对冷点。对"科学技术"应分四大发明、天文历法、医学、建筑这四类掌握,还应善于纵向联系同类知识;对"文学和艺术"应分时期掌握代表性诗人和代表作,对艺术应分雕塑、绘画、书法、乐舞四大类掌握。
【知识梳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