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高中 > 高一 > 历史 > 浏览文章

2014年成都七中高一下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题

作者:小梦 来源: 网络 时间: 2024-02-19 阅读:

本文导航

1、首页2、高一下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题-23、高一下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题-34、高一下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题-45、高一下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题-56、高一下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题-67、高一下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题-78、高一下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题-89、高一下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题-9

2014年成都七中高一下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题

高中生各科考试,各位考生都在厉兵秣马,枕戈待旦,把自己调整到最佳“作战状态”。在这里常梦网为各位考生整理了2014年成都七中高一下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题,希望能够助各位考生一臂之力,祝各位考生金榜题名,前程似锦!!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5分,36小题,共54分)

1、明朝嘉靖、万历年间广东南海霍韬的《霍氏家训》(田圃)说:“人家养生,农圃为重,末俗尚浮,不力田,不治圃,坐与衰期。”力言“非力耕不得食”,“子侄不可不力农作”。从中我们可以看出

A.“以农为本”观念根深蒂固 B.排斥商品经济

C.霍氏家训严格 D.强调劳动获得财富

2、据考古发现,在战国中晚期的墓葬中,河北兴隆县一次出土铁范(铁模子)87件,大多为农具范。河南新郑韩国铸铁作坊遗址出土陶范300余件,其中农具范占60%以上,出土铁农具200多件,占全部铁器的63.5%。这些考古资料证明战国中晚期

A.铁器已开始用于农业生产 B.铁器仅用于农耕

C.铁农具的使用已很普遍 D.铁农具主要用于殉葬

3、“今棉之为用,可以御寒,可以生暖,盖老少贵贱无不赖之,其衣被天下后世,为功殆过于桑蚕也。”推动棉纺织业技术重大革新的是

A. 战国郑国 B.东汉王景

C. 南北朝贾思勰 D.元代黄道婆

4、在一次讨论课上,王阳和李涛两位同学对现存于国家博物馆的中国古代最精美的手工业产品的来源争论不休。你认为中国古代最精美的手工业产品主要来源于

A、官营手工业 B、工场手工业 C、私营手工业 D、家庭手工业

5、重农抑商是中国封建王朝的基本政策。中国古代王朝一直奉行此政策,但商业经济仍不断发展,其根本原因是

A.农业、手工业的不断发展 B.经商容易致富

C.政府没有具体执行此政策 D.商人政治地位高

6、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实质是

A.自然经济在外交上的反映

B.是清朝在遭到外来威胁时采取的自我保护政策

C.造成了中国日益落后于世界

D.促进了国内手工业规模的扩大和商业的发展

本文导航

1、首页2、高一下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题-23、高一下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题-34、高一下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题-45、高一下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题-56、高一下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题-67、高一下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题-78、高一下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题-89、高一下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题-9

7、明中后期出现的资本主义萌芽与传统手工业的区别有

①是否为满足市场需要而生产 ②劳动者是否被集中在一起从事生产 ③是否存在雇佣关系 ④是否出现出卖劳动力的现象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8、1872年从海外归来,回到其家乡广东南海创办使用机器、雇佣工人的继昌隆缫丝厂的是

A、陈启源 B、张謇 C、荣宗敬 D、李鸿章

9、1948年,在老百姓中流传着这样一首顺口溜:“粒米一百元,寸布十五万,呜呼蒋介石,哪得不完蛋!”对这则材料分析错误的是

A.当时的国民政府实行了恶性通货膨胀政策

B.严重的通货膨胀是导致蒋介石倒台的重要原因

C.顺口溜中提到的现象对民族工业影响非常微弱

D.表明当时民众对南京国民政府的强烈不满

10、一五计划(1953-1957)的基本任务是集中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启动时要“集中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原因有

①重工业基础薄弱 ②面临帝国主义的军事威胁和经济封锁

③借鉴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经验 ④遵循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11、1958年的一首诗中写道:“一个谷穗不算长,黄河上面架桥梁。十辆汽车并排走,火车驰过不晃荡。”这首诗

A.展示新中国经济发展的美好愿望

B.是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想在民众中存在的表现

C.反映出这一时期中国经济发展出现严重的“左”倾错误

D.是属于社会主义改造中的常见现象

本文导航

1、首页2、高一下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题-23、高一下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题-34、高一下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题-45、高一下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题-56、高一下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题-67、高一下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题-78、高一下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题-89、高一下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题-9

12、“……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这首歌歌颂的是新时期取得的伟大成就。“改革开放”的决策出现于

A.中共八大 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C.中共十二大 D.中共十四大

13、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开始于

A、安徽、江苏 B、江苏、四川

C、安徽、河南 D、安徽、四川

14、1979年,邓小平对广东省委主要负责人说,中央没有钱,要你们自己搞,杀出一条“血路”。其中的“血路”是指

A.率先建立经济特区 B.率先实行经济体制改革

C.率先打破计划经济体制 D.率先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5、中共十四大后,“下海创市场”成为人们日常话题的重要内容,与此直接相关的是

A.开始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B.推广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决定在深圳、珠海、厦门设立经济特区

D.明确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6、1909年初,《大公报》上的一篇文章称“第一是开眼界,可以当作游历,看看欧美各国的风土人情……真如同身历其境,亲眼得见一样……时常看看,岂不比听戏强得多?”使人民“开眼界”的是

A.电视 B.电影 C.报纸 D.广播

本文导航

1、首页2、高一下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题-23、高一下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题-34、高一下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题-45、高一下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题-56、高一下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题-67、高一下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题-78、高一下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题-89、高一下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题-9

17、“即使哥伦布没有发现美洲大陆,达•伽马没有绕好望角航行,在以后的几十年中其他人也会这么做。总之,西方社会已经达到起飞点,即将起飞。”最能说明上述观点的依据是

A.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B.传播基督教思想的需要

C.转口贸易利润的刺激 D.造船和航海技术的进步

18、16~18世纪,美洲大陆出现了许多构词方式为“新×××”的地名,如新西班牙、新法兰西、新奥尔良、新尼德兰、新英格兰等。这一现象出现的根源是

A.新兴城市的大量出现 B.大量独立国家的建立

C.西欧早期的殖民扩张 D.美洲人口的集中居住

19、“1750年到1850年的100年间,英国人口从770万猛增到2750万。在人口增加的同时,英国的人口中心发生移动。总的流向是:由东南部流向西北部,由农村转向城市。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商业中心的转移 B.三角贸易的发展

C.殖民霸权的确立 D.工业革命的推动

20、 1851年5月1日,万国博览会在伦敦开幕,英国女王维多利亚怀着从未有过的骄傲和自信前往水晶宫为博览会剪彩,女王当时反复使用一个词语来表达自己的兴奋之情:荣光、荣光、无尽的荣光。女王的骄傲和自信主要来自

A、“光荣革命”成功 B、君主立宪制完善

C、英西战争的胜利 D、蒸汽力量的推动

21、上世纪30年代的经济大萧条从美国兴起,迅速蔓延,唯独一个国家独善其身。这个国家是

A、中国 B、英国 C、苏联 D、德国

22、1933年美国前总统胡佛在《国家工业复兴法》通过之后说“这简直是法西斯”,对这句话最准确的理解是

A.剥夺了美国公民的自由民主的权利

B.规定民主党是美国唯一合法政党

C.采取政府干预经济手段调整工业

D.将资本主义企业纳入计划经济体制

本文导航

1、首页2、高一下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题-23、高一下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题-34、高一下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题-45、高一下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题-56、高一下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题-67、高一下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题-78、高一下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题-89、高一下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题-9

23、“美国国内经济的不平衡与国际经济的不平衡一样严重,其原因在于工资落后于不断上升的生产率,从1920年到1929年,工人每小时的工资只上升了2%,而其生产率却猛增了55%。”这表明造成1929年经济大危机的直接原因是

A.资本主义社会固有的基本矛盾 B.中东石油危机

C.美国国内的生产相对过剩严重 D.胡佛政府实行自由放任政策

24、1933年罗斯福政府以印第安人崇拜的神鸟蓝鹰为标记,发动了“人尽其职”的“蓝鹰运动”。下列有关“蓝鹰运动”表述正确的是

A.有利于农业的恢复 B.有利于企业的规范经营

C.有利于整顿金融 D.强化社会保障

25、20世纪90年代克林顿时期,美国经济能够走向繁荣的“新经济时代”,主要是因为

A、奉行凯恩斯主义 B、受供给学派和货币学派的影响

C、扶持高新技术产业 D、实行自由主义

26、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某国采用“社会市场经济”发展模式,经济奇迹般地迅速恢复和发展,成为西欧经济的“火车头”。该国是

A.英国 B.联邦德国 C.法国 D.苏联

27、小玉米见证大历史,“玉米种子大约随着第一次航行的探险者们来到了欧洲……”,苏联的某位领导人在改革过程中也“大规模开垦荒地和种植玉米”,题中所提及的航海家和领导人分别是指谁?

A、达伽马、勃列日涅夫 B、哥伦布、赫鲁晓夫

C、迪亚士、戈尔巴乔夫 D、哥伦布、斯大林

28、在历史上的某一时期,苏联流传着一段笑话:美国外交代表团到苏联访问,接待官员陪他们参观“建设的伟大成就”,并且得意地说: “到了下一个五年计划,每个苏联家庭都可以拥有一架私人飞机!”美国人惊讶的问:“他们要飞机干什么呢?”苏联官员说:“当然有用啊……譬如你在莫斯科听说列宁格勒开始供应面包了,你可以马上开着飞机赶去排上队。”这一笑话主要反映了

A.苏联人民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满

B.赫鲁晓夫执政时期的浮夸风

C.当时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D.苏联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本文导航

1、首页2、高一下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题-23、高一下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题-34、高一下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题-45、高一下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题-56、高一下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题-67、高一下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题-78、高一下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题-89、高一下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题-9

29、《大国崛起》中说到:“在战争结束的时候,俄国就像是一个被打得半死的人……而现在,谢天谢地,他居然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了!……这个结果是什么呢?结果就是,把市场,实际就等于把商品、货币、市场机制引进到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里面去。”俄国“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了”主要得益于

A.建立战时经济体制 B.实施新经济政策

C.优先发展重工业 D.实行农业集体化

30、下图是一幅反映苏联经济发展严重失衡的漫画,

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实行新经济政策

C.斯大林模式

D.勃列日涅夫改革

31、有学者提出:“从一定意义上说,赫鲁晓夫既是斯大林模式的掘墓人,但最终还是扮演了守墓人的角色。”主要是指赫鲁晓夫

A、揭露了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但不够实事求是

B、改革缺乏正确的指导思想

C、改革冲击了斯大林模式,但仍未从根本上摆脱斯大林模式的束缚

D、改革从农业突破,取得重大进展

32、有学者这样描写前苏联一位领导人“他摆弄这个国家,就像家庭主妇摆弄卷心菜一样。他以为只要把外面的烂叶子剥掉,就会有里边的好心子,他不停地剥下去,一直到剥光为止。”材料描写的应是

A.斯大林 B.赫鲁晓夫 C.勃列日涅夫 D.戈尔巴乔夫

本文导航

1、首页2、高一下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题-23、高一下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题-34、高一下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题-45、高一下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题-56、高一下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题-67、高一下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题-78、高一下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题-89、高一下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题-9

33、

上图反映的是

A、美国确立世界经济霸权 B、世界金融秩序走向混乱

C、两极格局开始形成 D、战后资本主义走入“滞胀”

34、 2011年4月8日上午10时26分,上海迪士尼乐园项目正式开工,它是中国第二个、亚洲第三个、世界第六个迪士尼主题公园。这反映了

A. 中美分歧已经基本消除 B. 经济全球化正加速发展

C. 中国成为亚洲经济中心 D. 美国文化开始影响中国

35、北京时间2011年3月11日13时46分日本发生9.0级地震,20日某机构发表阶段性报告称日本东部大地震造成的经济损失将达1220亿~2350亿美金(约9兆8600亿~18兆9900亿日元。如果日本需向国际社会求助,它可能会向下列哪一组织求援

A B C D

36、欧盟的普通老百姓从每天都看得见、摸得着的“口袋里的欧洲”中找到一种休戚与共的感觉,体验到做真正欧洲人的感觉。下列各项中与这种感觉的出现直接相关的是

A.欧洲联盟的成立 B.世界货币体系的建立

C.欧元的问世和流通 D.经济全球化加速

二、非选择题(36分)

37、读图分析:(20分)

材料一

(1)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指出这一工程

修筑的特点,并谈谈它的作用。(6分)

本文导航

1、首页2、高一下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题-23、高一下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题-34、高一下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题-45、高一下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题-56、高一下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题-67、高一下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题-78、高一下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题-89、高一下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题-9

都江堰

材料二

(2)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指出这一工程修筑

的背景,并分析其作用。(8分)

田纳西水利工程

材料三

(3)根据材料三,分析古代世界几大文明

区域分布的特点。请指出促成文明链接的

是哪一历史事件?(4分)

材料四

(4)观察材料四中的图片,说出它们共同反映了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什么趋势?(2分)

38、阅读下列材料,请回答:

材料一

(1)观察左图,反映了英国的什么现象?分析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6分)

材料二 德国、美国、中国的制造业产量分别占世界制造业总产量的份额

德国 美国 中国

1750年 2.9 0.1 32.8

1860年 4.9 7.2 19.7

1900年 13.2 23.6 6.2

——资料来源:【美】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

本文导航

1、首页2、高一下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题-23、高一下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题-34、高一下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题-45、高一下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题-56、高一下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题-67、高一下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题-78、高一下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题-89、高一下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题-9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指出上表反映了什么现象?分析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10分)

39、探究题:(10分)

张謇(1853—1926) 富兰克林• 德拉诺•罗斯福 约瑟夫•维萨里奥诺维奇•斯大林

字季直,号啬庵,汉族 美国第32任总统 苏联共产党中央总书记

江苏南通人 在位时间1933—1945 执政时间1924-1953年

请任意选择上面三个历史人物中的一个进行评述。(10分)

要求:①要有史实有评价。

②史实准确,评价合理,语言清晰,逻辑又条理。

③字数不超过200字。

常梦网高中频道为大家整理了2014年成都七中高一下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题

热点阅读

网友最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