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宁乡县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试卷分析
2014年宁乡县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试卷分析
高中如何复习一直都是考生们关注的话题,下面是常梦网的编辑为大家准备的2014年宁乡县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试卷分析
2013年学期宁乡县高一历史教学期末调研试卷以现行教材、新课程标准、为命题依据,结合我县高一年级历史教学的实际进行命题。分值设置与去年调研考试卷相同,选择题25道共50分,非选择题4道共50分。试卷突出重点,知识分布合理。全县平均分是72.03。作为高一期末试题,试卷难度适中稍偏易,符合我县期末统考的命题要求。下面从命题思路、数据分析、学生存在的问题及教学建议方面加以具体分析。
一、命题思路
1.注重基础,贴近教材
本次试题在内容的选择上坚持基础性原则。即使是能力考查型试题,也是以基础知识为依托。因此,本卷命题选取基础知识和主干知识来考查。如选择题考查到的宗法制、推恩令、三省六部制、军机处、英国的君主立宪制、辛亥革命、遵义会议、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日内瓦会议、十月革命、欧洲共同体、冷战等,主观题考查到的罗马法、一国两制、巴黎公社等。主观题在设问及评分标准上也尽量做到依托教材、落实历史学科知识,让学生有话可写,不会让学生出现无从下手的感觉,试卷这样设计目的在于引导学生重视课本的阅读,以夯实基础。
2.运用新情境,突出学科特色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当前命题趋势是既要求题目新颖活泼,形式多样,力求避免呆板机械;同时,又不是为形式而形式,要能够体现历史学科特点。所以本卷命题充分考虑到这一点,通过提供多种不同形式的历史材料,如历史文献摘录、名人回忆录语录等,构建新的历史情境,并在新情境中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历史学科能力,培养历史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历史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着力突出历史学科特色。
第3小题:得分率只有30%,大部分同学对汉武帝实行“推恩令”就是把王国越分越小,实力下降,本质就是加强中央集权不理解。第4小题:主要是学生对唐朝尚书省的职能不了解。第14小题:纯属书本基础知识,但得分率只有50%,说明学生的书本基础知识掌握不够。第19小题:纯属书本基础知识,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大的召开颁布宪法确立了人大制度。说明学生的书本基础知识掌握不够。第20小题:纯属书本基础知识,说明学生的书本基础知识掌握不够。第22小题:欧共体是一个西欧主权国家的联合体这一概念不理解。
2.非选择题部分(见表二)
非选择题的整体得分不高。第26小题第一问答的较好,但第二问大部分同学不能答出用《香港基本法》保证香港实行资本主义制度。这也可能老师在讲述“一国两制”的时候没有涉及此方面。所以大部分同学的得分在6分左右。
第27小题:考查罗马法。第1问主要概括材料内容,但学生很多把课文的内容答上,没有依据材料,所以得分不高。第2小问主要考查罗马法的影响,但学生对“条条大路通罗马”有理解错误。第28小题:考查二战后期的《开罗宣言》命题有点超纲了,但对中国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主战场,中国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巨大的贡献和牺牲应知道。总之学生此题的得分不高。第29小题:第一小问相当一部分同学没有读懂题目的要求,从抽样的试卷来看40%的同学此问没有得分。巴黎公社革命史符合材料中《共产党宣言》所阐述的观点的,因为巴黎公社战士用暴力的手段推翻了资产阶级政权,建立了无产阶级政权的。第2小问考查书本基础知识,得分较高。
三、学生存在的普遍问题
1.审题不清。时间、概念混淆,对同性质或相近似的历史事件的异同比较训练不足。审题中抓不住关键性字词,阅读材料,理解、归纳能力欠缺,不能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导致理解偏差,答非所问或漏答,失去不该失去的分数,上文已述,这里不再赘述。
2.基础知识落实不到位。历史考查万变不离其宗,主要还是以考查基础知识为主,但从本卷中可以看出,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的还不到位,对许多基本的历史概念理解模糊,因此而失分。
3.历史学科能力比较薄弱。从学生答题情况看,本卷考试暴露出的学生历史学科能力比较薄弱,突出表现在解读、获取历史材料有效信息的能力薄弱。如非选择题部分,不少学生只会照抄材料,缺乏从材料中概括提炼信息的能力。
4.答题规范问题。尽管本卷为了便于阅卷,已经在答卷设计作了规范,但是学生答题规范还是较差,没有养成良好的答题习惯。表现为文字表达不够严谨、书写不规范、不准确,说大白话,表述口语化或编故事,逻辑混乱,不会使用历史专业语言或术语答题,关键字词写成错别字。
四、教学策略和建议
1.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高一学生最重要的是培养兴趣,只有把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培养好了,以后的学习就不成问题了。
2.基础知识应夯实。教师上课对主干知识有意识地进行系统的剖析,加强历史概念内涵和外延的分析,对易混、易错知识点时常进行点拨,反复提醒学生注意,平时测验可进行专项训练。学生听课过程中除了要做好笔记外,复习时还要举一反三,对主干知识的复习做到“点透、线通、面全”。微观上要把准每一个考点,宏观上要把好某一方面历史的发展趋势。教师应对教材内容的合理整合与取舍,教育学生学会构建历史知识网络,以提高学生的历史学习效率。
3.审题解题能力需提高。除加强对答题格式的规范外,更应该加强对解题方式的引导。首先要学会读题审题,注意问题的细节,把握问题的时空界限、方向和侧重点。其次,答题时,字迹清楚,字体大小适当,要点明确、抓住核心词、言简意赅、答后及时修正错别字、用历史语言表述、根据分值判断答题要点等;最后,学会查漏补缺,对于审题不清,理解模糊的问题应重新加以审视,尽力做到不遗漏每一个问题,不留下任何一个空白,将能做到的力争做到最好。
4.历史学科能力培养要加强。试卷所暴露出的历史学科能力的薄弱,需要今后教学中加强历史学科能力培养。尽管学生在高一会考结束后将文理分科,大多数学生将选择理科,但对于将选择文科的部分学生,高一阶段的历史学习也将为他们以后的历史学习打下基础,即便选择理科的同学,也将面临高一的会考,如果适当加强历史学科能力培养,于历史会考复习也会事倍功半,两者并不是对立的。当然,在高一学生中进行能力的培养要把握合理的“度”,要防止几种错误的倾向与认识:一种是否认在高一年级尤其是在基础差的学生中进行能力培养的可能性。培养能力并不一定就是增加难度,正因为学生基础差才需要学习方法的训练、学习能力的培养。另一种是片面强调能力培养,忽视基础知识。如对于学生及其薄弱的解读、获取材料信息能力,教师可用历史阅读法和语文阅读法结合起来指导学生阅读,历史阅读法即四要素法:时间、空间、人物、史料特点(一手/二手史料、史料价值、史实/解释/评论等);语文阅读法即三要素法:定中心、划层次、找关键词。
5.历史教师要致力于自身的专业成长。尽管试卷中暴露出的是学生学习问题,但与教师的教学紧密相连。从当前的历史学和历史教学发展的实际来看,一方面是课程观、教材观、师生观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另一方面是史学研究新成果迭出,这两方面给我们教师的本体性知识更新提出了新的要求。历史教师必须与时俱进,更新知识。要致力于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只有自身的专业成长,才能在教学中更好地引领学生,达到历史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考生们只要加油努力,就一定会有一片蓝天在等着大家。以上就是常梦网的编辑为大家准备的2014年宁乡县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试卷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