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高中 > 高一 > 语文 > 浏览文章

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高一语文试题

作者:小梦 来源: 网络 时间: 2024-01-22 阅读:

常梦网高中频道编辑整理了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高一语文试题,希望为大家提供服务。

第Ⅰ卷(选择题 共36分)

一、(每小题2分,共28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犬豕(shǐ)     邂逅(hòu)   汤镬(huò)    泾渭分明(jīng)

B.瞋目(chēn)    觇视(chēn)  鲰生(zōu)    载舟覆舟(zài)

C.睥睨(nì)      遗赠(wèi)   列观(guàn)  宏兹九德(cī)

D.溷藩(hùn)     谥号(shì)    谄媚(chǎn)   草行露宿(lòu)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疏浚   湮没   户牖     毁家纾难   吻颈之交

B.杀戮    逡巡   弩笨     号呼靡及   意气洋洋

C.矫诏   诛连   马厩     戒奢以俭   睚眦必报

D.鞠躬   荟萃   须臾     鸣琴垂拱   墨守成规

3.下列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敢以烦执事 执事:执行事务的人,此处为敬称,您

B.焉用亡郑以陪邻 陪:增加

C.许君焦、瑕 许:允许

D.惟君图之 图:考虑

4.下列各组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

A.相去四十里            去京口,挟匕首以备不测

B.沛公不胜杯杓          刑人如恐不胜

C.沛公安在              安能屈豪杰之流

D.道芷阳间行            间至赵矣

5.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从:跟从

B.素善留侯张良   善:好

C.若入前为寿               若:如果

D.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   意:料想

6.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呼中丞之名而詈之        詈:斥骂

B.买五人之头而函之   函:用棺材收殓

C.非常之谋难于猝发   猝:最终

D.蓼洲周公忠义暴于朝廷   暴:显露

7.下列各项加点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众谓予一行为可以纾祸             解除

B.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               被罢免

C.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         比较

D.即除逆阉废祠之址以葬之           整理

8.下列句子中加点虚词含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以乱易整                         敢以烦执事

B.即患秦兵之来                     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

C.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         若属皆且为所虏

D.将有作,则思知止有安人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于是赵王乃斋戒五日            臣乃敢上壁

B.其疾病而死                    其可忽乎

C.项王按剑而跽曰                缇骑按剑而前

D.激于义而死焉者也              吴之民方痛心焉

10.下列句子与“以其无礼于晋”的句式特点相同的一项是(  )

A.何以知之

B.何厌之有

C.虽董之以严刑,震之以威怒

D.死生,昼夜事也

11.下列选项中,句式不全是被动句的一项是(  )

A.吾属今为之虏矣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B.为巡船所物色              而君幸于赵王

C.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予羁縻不得还

D.公为我献之                妇女无所幸

12.  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吾得兄事之 ②范增数目项王 ③籍吏民,封府库 ④宁许以负秦曲 ⑤道芷阳间行⑥吾羞,不忍为之下⑦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A.①②⑤/④/⑦⑥/③       B.①⑤/②③/④⑦/⑥

C.①⑥/②③⑤/④/⑦        D.②⑤/①③/④⑦/⑥

13.下列文言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天下之君子皆知/而非之谓之不义

B.赵王畏秦欲/毋行

C.凡四方之士无不有/过而拜且泣者

D.众谓予一行为/可以纾祸

1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古今意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B.傲物则骨肉为行路

C.吴之民方痛心焉         D.颜色不少变

二、(每小题2分,共8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18题。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北海若曰:“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尔出于崖涘,观于大海,乃知尔丑,尔将可与语大理矣。天下之水,莫大于海:万川归之,不知何时止而不盈;尾闾泄之,不知何时已而不虚;春秋不变,水旱不知。此其过江河之流,不可为量数。而吾未尝以此自多者,自以比形于天地,而受气于阴阳,吾在于天地之间,犹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方存乎见少,又奚以自多!计四海之在天地之间也,不似礨空之在大泽乎?计中国之在海内不似稊米之在太仓乎?号物之数谓之万,人处一焉;人卒九州,谷食之所生,舟车之所通,人处一焉。此其比万物也,不似豪末之在于马体乎?五帝之所连,三王之所争,仁人之所忧,任士之所劳,尽此矣!伯夷辞之以为名,仲尼语之以为博。此其自多也,不似尔向之自多于水乎?”

1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       辩:通“辨”,辨别

B.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         少:小看,认为……少

C.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       殆:接近

D.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           语:告诉或谈论

1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     不似尔向之自多于水乎

B.吾非至于子之门                   万川归之,不知何时止而不盈

C.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而吾未尝以此自多者

D.东面而视,不见水端               顺流而东行

17.下列各句中,句式不相同的一项是(     )

A.以为莫己若者

B.何厌之有

C.求人可使报秦者

D.我之谓也

18.下列对原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中有两个“于是焉”,第一个“于是焉”的“是”指代“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埃渚崖之间,不辩牛马”,第二个“于是焉”的“是”指代“东面而视,不见水端”,第二个“于是焉”与第一个呼应,使文章结构缜密。

B.庄子以寓言的形式,塑造了河伯和海神若两个形象,通过两个人的对话,流露出作者“凡事无涯”的思想。

C.作者引用“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的目的是让河伯自我批评“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的狂妄自大。

D.作者塑造的河伯和海神若两个形象,是对立面,作者对海神若持肯定态度,对河伯持完全否定态度。

第Ⅱ卷(共84分)

三、(18分)

19、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及课本教材中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2分,每小题3分)

(1)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

(2)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

(3)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4)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2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每小题1分)

(1)                   ,大礼不辞小让。                   ,我为鱼肉,何辞为?(《鸿门宴》)

(2)                   ,                   。今君与廉颇同列,廉君宣恶言,而君畏匿之,恐惧殊甚。(《廉颇蔺相如列传》)

(3)怨不在大,                 ;载舟覆舟,               。(《谏太宗十思疏》)

(4)           ,则思虚心以纳下;想谗邪,                   。(《谏太宗十思疏》)

(5)                  ,不仁;                   ,不知。(《烛之武退秦师》)

(6)故余与同社诸君子,                   ,而为之记,亦以明死生之大,                   。(《五人墓碑记》)

四、(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4题。

又见边关芦花翩翩飞

闭剑东

①伴着习习江风,迎着冉冉秋阳,伫立于巍峨的中越红河大桥,静观,桥之下,红河畔,融融芦花正飞舞。飘逸又洒脱,甚是壮阔。

②芦花是秋天的精灵,这话不假。历经风雨和酷暑、洪涝或干旱的考验,平日里貌不惊人的芦苇们也迎来了生命中最为期待的时光,一团团的芦絮争相抽出,一枚枚细腻的芦花随风摇曳,誓要将丰收的秋天变成芦苇的盛大节日。芦苇不是农作物,断然不可能带来五谷丰登的丰收美景。但却能给人清爽怡人的美妙感受;芦苇不是人类种植的花草树木,注定不会轻易屈服于人类的招呼使唤,哪怕刀砍火焚乃至挖根,芦苇依旧是以倔强到了极点的姿态来回敬人类。

③又是一年深秋时,边关芦花漫天飞。飘飘的芦絮,摇弋着动感的舞姿,放飞憋了一年的心事,在飒飒秋风中,去追逐那注定要让它们亢奋一生的梦想,去寻觅另外的生命芳草地。也许,待到明年开春时,一棵棵柔弱的芦草就顽强地生长开来了,慢慢地,经受大自然的残酷考验;迅速地,汲取大地精华,不出几年,它们也会成长为独霸一方的野草。从宽敞的中越红河大桥沿着红河东流的方向一路远眺,眼帘中,总是会跳跃着红河芦花的英姿,总是荡漾着芦苇的轻浪。

④又是一年深秋时,芦花正开得如痴如醉。开得如痴如醉的芦花集结了很多羡慕的目光和亮丽的闪光灯。在蜗居的边关小城,得益于国家改革开放的大政方针,小小的边城河口也变成了闻名全国的旅游城市,再加上直达昆明的高速公路的通车,每年来河口或经河口前往越南观光旅游的旅客不下八十万人次,这对于一个常住人口不足十万的边关小城来说是个很了不起的成就。尤其是深秋时,正是河口一年当中最凉爽怡人的时候,当北方已经寒风嗖嗖白雪皑皑时,深秋的河口正是养人的时候,太阳暖烘烘地照着,照着游人的心也暖烘烘的。于是,沿着红河及南溪河两岸依次开放的芦花也就成了河口的一大美景,虽然没有那么波澜壮阔,却也是气势逼人的,决不轻易服输。河口的芦苇因为是沿着界河一线生长,所以就成了事实上的边关芦苇,边关自古以来就从不缺乏流血和牺牲,更不会缺乏刚强和傲骨,所以这里的芦苇也就多了军人般的刚强和傲骨,每每看到芦苇骄傲无比地开花了,我总会给予它们最热烈的歌颂。为心中那汩汩而萌的感动。

⑤我心中关于芦苇的感动是源远流长的。很小很小的时候,太调皮的我总是难免挨上父亲的芦鞭抽打,那鞭子就是一根光滑的芦苇,打在身上那是揪心的疼啊。稍大,就喜欢折腾芦苇了,有一种报复的意味,喜欢折断它们、腰斩它们乃至是焚烧它们。只是后来听说芦苇对农民来说是有大用处的,我才慢慢停止了对芦苇的“暴行”,慢慢地我也在萌发对芦苇的爱好之情。不用说,芦苇丛中的鸟窝就够自己乐的了,更何况是春天时那鲜嫩的芦笋呢。再后来,读懂了《诗经·蒹葭》篇,于是独自一人的时候,经常会那么吟诵着: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久而久之,一种盎然的美、一样曼妙的情思便悠然而萌了,穗絮飘曳,景色迷朦,心里则浮起一缕缕情思,柔美而又凄楚,令人无法抗拒。

⑥是啊!芦苇真的是一种让人着迷的植物,据十七世纪法国最卓越的数理科学家布莱兹·帕斯卡尔的说法:人只不过是一根芦苇.是自然间最脆弱的东西,但他是一根能思想的芦苇。大自然数十万种植物,为什么这位伟大的科学家偏偏要把人比喻成一根会思想的芦苇呢,为什么不是其它的一种植物,而偏偏是大自然中极为平凡普通的芦苇,这不得不令人深思。也许以我之拙见,是难以真正悟透其中的涵义的,但是如果能从这句话中悟出一些独特的人生见解,我想这样的思想之旅应该是值得称道的。

⑦是的,芦苇的确是一样令人费解并敬佩的植物。它们自尊、自爱、正直不阿、一尘不染、锲而不舍,它们给人展示的是众志成城、坚忍不拔、所向披靡。面对着这大自然中伟大的生命斗士,我不得不陷入了持久的感动……(有删减)

21.在文章第②段中,作者为什么说“芦花是秋天的精灵”?(4分)

22.赏析文章第④段中的画线的句子。(4分)

23.文章第⑤段写了什么内容?这样写有什么作用?(4分)

24.文章第⑥段中作者引述了布莱兹·帕斯卡尔的说法:人只不过是一根芦苇,是自然间最脆弱的东西,但他是一根能思想的芦苇。请结合全文,谈谈你对这种说法的理解。(4分)

五、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50分)

随着各种自拍神器的横空出世,借助美颜相机、美图秀秀等自拍软件的神效,矮穷矬、黑穷丑能瞬间变为高富帅、白富美,这满足了不少男女的爱美之心,但也有人认为这是对真实的掩盖,是自欺也是欺人。

近日有一款“反美颜”应用软件问世。该软件号称能消除美图效果,将“美丽”瞬间“打回原形”。不少人坦言,上社交网站再也不用担心被欺骗了,但也有人认为将真实的生活美化一下又有何妨?

要求:①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②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高一语文试题就分享到这里了,更多相关信息请继续关注高一语文试题栏目!

热点阅读

网友最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