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高中 > 高一 > 语文 > 浏览文章

高一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含答案)

作者:小梦 来源: 网络 时间: 2024-08-31 阅读:

语文能力是人们相互交流思想等的工具。本站小编准备了高一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具体请看以下内容。

一、语言基础知识  (15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似(shì)的    重(zhòng)听    无声无臭(xiù)     同仇敌忾(kài)

B.怃(wǔ)然    舂(chōng)米    自怨自艾(yì)      锐不可当(dǎng)

C.埋(mán)怨   气氛(fèn)      胼手胝(zhī)足     敛声屏(bǐng)气

D.悲恸(tòng)   沮丧(sāng)     咄咄(duō)怪事     间(jiān)不容发

2、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鱼凫(fú)   猿猱(náo)  石栈(jiàn)   飞湍(tuān)

B、幽咽(yàn)  乍破(zhà)  商贾(jiǎ)     荻花(dí)

C、孝悌(dì)   悭吝(qiān) 谄媚(xiǎn)     膏腴(yú)

D、倏忽(shū)  浣女(huàn)  纶巾(guān)    雕栏玉砌(qì)

3、下面语段中划线的熟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武汉光谷足球俱乐部悍然宣布退出中国超级联赛,狠狠地掴了中国足协一记耳光,同时也将自己送上了不归之路。这样一个两败俱伤结局的出现,恰恰说明了中国职业足球的虚假和中国足球体制存在的种种弊端:足协叶公好龙,在搞政绩足球,一切都为了“出线”;俱乐部自我膨胀,在搞成绩足球,一切为了名次;球员上下其手,在搞金钱足球,一切都为了挣钱……中国足球发生的一切问题,中国足协或多或少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A.不归之路     B.两败俱伤     C.叶公好龙     D.上下其手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大型体育文献纪录片《与梦齐飞》日前已经在北京电视台体育频道播出,这部纪录片以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变化发展为背景,纪录了中国体育在这三十年里的辉煌历史。

B.目前,校园事故及因赔偿引起的纠纷已对正常教学秩序造成不小冲击,从国外的经验看,通过建立社会保险来转嫁赔偿责任,使校园侵权赔偿社会化,应是一条行之有效的方法。

C.就真正意义上的法律而言,不管在哪个国家,没有法律就没有真正的自由;因此可以说,一个国家制定法律的目的不是废除和限制人民的自由,而是为了保护和扩大人民的自由。

D.近年来,广州房价高涨,其中二手房成交价每平米最高已达8000—9000元。

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瓦莱里在《人与贝壳》一文中说:“无知是一种无价之宝,                。你随意翻阅一部字典或编撰一部辞书,便会发现每一个字都遮掩着一个无底洞。”

①有的人则由于不知如何利用它而任意荒废

② 然而绝大多数人却将它任意处置

③我们应该在那些自认为最了解的领域内探索自己的无知

④这真是天大的错误

⑤有的人通过学习破坏了它

⑥人们本应珍惜它的一点一滴

A.③②④①⑤⑥   B. ⑥②⑤①④③   C. ⑥⑤①②④③   D. ③②①⑤④⑥

二、古诗文阅读(45分)

(一)

噫吁戏,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勾连。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猿猱欲度愁攀援。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

6.对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尔来四万八千岁    岁: 年                B.可以横绝峨眉巅   绝 :绝顶

C.连天去天不盈尺   去:距离                D.危乎高哉         危:高

7.下列各组加点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     ) (3分)

A.①其险也如此                        ②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B.①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                ②黄鹤之飞尚不得过

C.①所守或匪亲                        ②杳不知其所之

D.①青泥何盘盘                        ②其间旦暮闻何物

8.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     ) (3分)

A.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B.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

C.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D.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二)左宗棠(节选)

左宗棠,字季高,湖南湘阴人。道光十二年举人,三试礼部不第,遂绝意仕进,究心舆地、兵法。喜为壮语惊众,名在公卿间。尝以诸葛亮自比,人目其狂也。胡林翼称之,谓横览九州,更无才出其右者。咸丰初,广西盗起,张亮基巡抚湖南,礼辟不就。林翼敦劝之,乃出。叙守长沙功,由知县擢同知直隶州。亮基移抚山东,宗棠归隐梓木洞。骆秉章至湖南,复以计劫之出佐军务,倚之如左右手。

宗棠用兵善审机,不常其方略。筹西事,尤以节兵裕饷为本谋。始西征,虑各行省协助饷不时至,请一借贷外国。沈葆桢尼其议,诏曰:“宗棠以西事自任,国家何惜千万金。为拨款五百万,敕自借外国债五百万。”出塞凡二十月,而x疆南北城尽复者,馈运饶给之力也。初议西事,主兴屯田,闻者迂之。及观宗棠奏论关内外旧屯之弊,以谓挂名兵籍,不得更事农,宜画兵农为二,简精壮为兵,散愿弱使屯垦,然后人服其老谋。既入觐,赐紫禁城骑马,使内侍二人扶掖上殿,授军机大臣,兼值译署。国家承平久,武备弛不振,而海外诸国争言富强,虽中国屡平大难,彼犹私议以为脆弱也。及宗棠平帕夏,外国乃稍稍传说之。

宗棠为人多智略,内行甚笃,刚峻自天性。穆宗尝戒其褊衷。始未出,与国籓、林翼交,气陵二人出其上。中兴诸将帅,大率国籓所荐起,虽贵,皆尊事国籓。宗棠独与抗行,不少屈,趣舍时合时不合。国籓以学问自敛抑,议外交常持和节;宗棠锋颖凛凛向敌矣,士论以此益附之。然好自矜伐,故出其门者,成德达材不及国籓之盛。

论曰:“宗棠事功著矣,其志行忠介,亦有过人。廉不言贫,勤不言劳。待将士以诚信相感。善于治民,每克一地,招徠抚绥,众至如归。论者谓宗棠有霸才,而治民则以王道行之,信哉。宗棠初出治军,胡林翼为书告湖南曰:“左公不顾家,请岁筹三百六十金以赡其私。”曾国籓见其所居幕小,为别制二幕贻之,其廉俭若此。初与国籓论事不洽,及闻其薨,乃曰:“谋国之忠,知人之明,自愧不如。”志益远矣。(《清史稿》)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三试礼部不第   第:科举考中

B.由知县擢同知直隶州   擢:提拔

C.宗棠锋颖凛凛向敌矣   颖:聪明

D.及闻其薨   薨:去世

10.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尝以诸葛亮自比       彼犹私议以为脆弱也

B.人目其狂也           然后人服其老谋

C.大率国籓所荐起       曾国籓见其所居幕小

D.宗棠独与抗行         初与国籓论事不洽

11.下列各句都能表现左宗棠善于谋划的一项是(    )(3分)

①亮基移抚山东,宗棠归隐梓木洞。

②虑各行省协助饷不时至,请一借贷外国。

③x疆南北城尽复者,馈运饶给之力也。

④宜画兵农为二,简精壮为兵,散愿弱使屯垦。

⑤廉不言贫,勤不言劳。

A.①③④     B.②③⑤   C.②③④    D.①③⑤

12.下列各句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左宗棠很有才能,但中举后多次考进士都未成功;后因胡林翼游说巡抚湖南的张亮基,才得以走上仕途。

B.左宗棠刚开始西征时,担心各行省协助军饷不能按时到达,请求向外国做些借贷,沈葆桢反对这样做,不过皇上下诏同意他向外国借钱五百万。

C.当时朝廷各将帅,大多数是曾国藩举荐的,他们也都对他很尊敬。左宗棠是唯一与曾国藩抗衡的,一点也不退让,两人的志趣也完全不同。

D.左宗棠功勋卓著,品行也有过人之处,清廉勤政,爱护百姓,每攻克一座城池,都要将俘虏放回家去。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7分)

(1) 张亮基巡抚湖南,礼辟不就。(3分)

(2) 然好自矜伐,故出其门者,成德达材不及国籓之盛。(4分)

14.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7分)

湖州歌(其六)

南宋•汪元量

北望燕云不尽头,大江东去水悠悠。

夕阳一片寒鸦外,目断东西四百州。

【注】此诗是元灭南宋时,作者被元军押解北上途中所作

(1)简析“望”字在诗中的作用。(3分)

(2)简析“大江东去水悠悠”与苏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表达的不同情感。(4分)

15.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10分)

(1)              ,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            。(《归园田居》陶渊明)

(2)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           ,           。(《琵琶行》白居易)

(3)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              。(《书愤》陆游)

(4)             , 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             。(《雨霖铃》柳永)

(5)            ,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            。(《锦瑟》李商隐)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7题。 (9分)

乐坛“神曲”频出,是创新还是雷人?

上官云

日前,一首名为《狐狸叫》的歌曲进入中国网友的视线,并迅速受到热捧。在这首歌曲的配套MV中,歌手用无厘头的唱腔演绎了狐狸叫声的多种版本。此前,如《忐忑》、《江南Style》也因其强烈的节奏感纷纷走红,并被网友统一称为“神曲”。这些歌曲在走红的同时引发不少争议,科幻作家郑重就曾表示,这样的歌毫无生命力可言。人们纷纷质疑,“神曲”到底是音乐形式的创新还是雷人?

“神曲”的风行,大致以歌曲《忐忑》的出现为标志。2010年,龚琳娜的《忐忑》引起了人们的注意。这曲《忐忑》并无歌词,全部为“啊啊啊啊哦,啊啊啊啊哦额……”的演唱方式,节奏变化多端,并配以歌手夸张的面部表情,从而被网络赋予娱乐色彩,广大网友称之为“神曲”。

在《忐忑》风靡乐坛之后,又出现了更多的“神曲”。2012年夏天,一首《江南Style》以极强的节奏感配合“骑马舞”,让来自韩国的“鸟叔”声名远扬。

而在2013年即将结束时,据《广州日报》报道,在YouTube上,一曲《狐狸叫》只用了30天的时间就突破了1亿点击量,打破鸟叔《江南Style》52天的纪录。在《狐狸叫》的MV中,一群舞者演绎狐狸叫声的多种版本,多为不断重复的拟声词汇,如“铃-叮-叮-叮-叮格铃格叮”、“哇-啪-啪-啪-啪-啪-泡”等。

就在不久前,龚琳娜又推出串烧戏曲名段的升级版《忐忑》,这首歌曲似乎很快得到认可,央视导演宋延在提到这首歌时表示,“龚琳娜的艺术造诣非一日之功,她游刃有余地驾驭各路戏种唱腔精髓,她亦将‘身眼手法步’戏曲功底表现得淋漓尽致。”

盘点诸多“神曲”,它们似乎并没有统一风格,走红原因也各不相同。据《长沙晚报》报道,知名音乐制作人吴娈将“神曲”分为三类。一种是《忐忑》、《狐狸叫》,有创意,是很好的艺术品;第二种类似于《最炫民族风》,本身契合人民的客观需求;第三种像《伤不起》,涉及了时事热点,但不那么深入。在吴娈看来,某些已经被定位为“俗”的神曲其实也有着独到之处,“无论是有意的,还是无意的,成功的神曲都是值得尊重的,这是一种智慧,这是民意的体现。改变艺术走向的审美,从来都诞生于江湖,而不是庙堂。”

其实,神曲的走红,关键或许并不在于音乐本身。有业内人士这样认为,《江南style》走红是因为骑马舞,没有MV就可能不会被注意;《忐忑》里龚琳娜那些夸张的面部表情,也是引起观众注意的“点”。

据《北京晨报》报道,陶喆在谈到神曲时曾说:“作品的好坏不是取决于点击率和榜单,而在于有没有让音乐变得更好,”陶喆认为,能够打动人的,无论什么类型都是好的音乐。”

虽然火爆程度非寻常歌曲可比,但“神曲”却并不因为传唱度高而成为一种高雅的歌曲,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神曲是“山寨机”的标配,代表着“雷人”与“庸俗”。

科幻作家郑重在谈及当下风行的“神曲”时曾说,社会文化环境对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判断、道德情操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事实表明,社会上许多道德失范行为都与不良文化的诱导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一些所谓的“欢乐”文艺作品,亵渎艺术、消解崇高、泯灭人类尊严。这股低俗浊流,虽然不是文化发展的主流,却破坏了国家的文化形象。

郑重表示,像《江南Style》、《狐狸叫》这样的歌,没有生命力可言。真正能让人记住的,是打动人类心灵的歌声,是蕴含深厚文化底蕴的艺术。

有专家称,“神曲”带给人们欢乐的同时,也使得身处共同文化背景和历经共同社会事件的人们产生心理感受共鸣,这是一种社会正能量的传播,是民族共同心理的反映,因为好的歌曲会和人的深切的生命体验和生命关怀形成共鸣。至于“神曲”是否具有音乐价值与审美意义,则有待时间验证。

(选自《中国新闻网》2013年11月7日,有删改)

16.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两项是(     )(     )(6分)

A.2013年即将结束时,《狐狸叫》打破了《江南Style》1亿点击量的时间记录,鸟叔时代宣告结束。

B.2010年,龚琳娜的《忐忑》引起了人们的注意。这首歌曲的出现大致标志着“神曲”开始风行。

C.央视导演宋延认为,龚琳娜掌握了全部戏种唱腔精髓,其“身眼手法步”戏曲功底十分深厚。

D.神曲作为一种文艺作品,它们会对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判断、道德情操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E.《最炫民族风》的流行在于它契合人民的客观需求,即国力日益强大的今天,人人渴望实现中国梦。

17.关于“神曲”的理解,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3分)

A.“神曲”中多会都包含着无厘头的演绎,这是它们迅速受到热捧的一个重要原因。

B.变化多端的节奏、夸张的表情、重复的拟声词汇都是“神曲”引起观众注意的“点”。

C.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神曲代表着“雷人”与“庸俗”,它们虽然流行但与高雅无缘。

D.盘点诸多“神曲”,它们没有统一风格,走红原因也各不相同,所以“神曲”无标准。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15分)

游客与渔夫

【德】海因里希•伯尔

在欧洲西海岸的某个港口,停泊着一艘渔船,一个衣着寒伧的人躺在他的渔船里,闭目养神。

一位穿得很时髦的游客迅速把一卷新的彩色胶卷装进照相机,准备拍下面前这美妙的景色:蔚蓝的天空、碧绿的大海、雪白的浪花、黑色的渔艇、红色的渔帽。咔嚓!再来一下,咔嚓!好事要成三,再来个第三下,咔嚓!这清脆但又扰人的声响,把闭目养神的渔夫吵醒了。他睡眼惺忪地坐了起来,迷迷糊糊地伸手去摸他的烟盒。但是,还没等他拿到手,热情的游客已经把一盒烟递到他鼻子底下,虽说没插到他嘴里,但已放到了他的手上。咔嚓!这第四下“咔嚓”是打火机的响声。于是,殷勤的客套也就结束了。这过分的客套带来了一种尴尬的局面。游客操着一口本地话,想与渔夫攀谈攀谈来缓和一下气氛。

“您今天准会捕到不少鱼吧?”

渔夫摇摇头。

“不过,听说今天的天气很利于捕鱼。”

渔夫点点头。

“您今天不出海吗?”

渔夫摇摇头。

游客激动起来了。显然,他很关注这个衣着寒伧的人的境况,对渔夫错失良机很是惋惜。

“哦,您身体不舒服?”

渔夫终于从只是点头和摇头到开腔说话了。“我的身体挺好,”他说,“我从来没感到这么好。”他站起来,伸展了一下四肢,似乎要炫耀一番他结实得像个角斗士。“我感到自己好极了!”

游客的表情显得愈加困惑了,他再也按捺不住心中的疑问,这疑问简直要使他的心都炸开了:“那么,为什么您不出海呢?”

回答是干脆的:

“早上我已经出过海了。”

“捕的鱼多吗?”

“不少,所以也就用不着再出海了。我的鱼篓里已经装了四只龙虾,还捕到差不多三十条鲭鱼……”渔夫总算彻底打消了睡意,气氛也随之变得融洽了些。他安慰似地拍拍游客的肩膀,在他看来,游客的担忧虽说多余,却也很感人。

“这些鱼,就是明天和后天也够我吃了。”为了使游客的心情轻松些,他又说:“抽一支我的烟吧?”

“好,谢谢!”

他们把烟放在嘴里,又响起了第五下“咔嚓”。游客摇着头,坐在船帮上。他放下手中的照相机,腾出两只手,因为他现在要借助手势来加强他的语言的分量了。

“当然,我并不想干涉您个人的事,”他说,“但是,试想一下,要是您今天第二次、第三次,甚至第四次出海,那您就会捕到四十条、五十条、六十条,甚至上百条的鲭鱼。您不妨想象一下这种场景吧!”

渔夫点点头。

“要是您,”游客接着说,“要是您不光今天,而且明天,后天,对了,每逢好天都两次、三次,甚至四次出海──您知道,那将会有什么结果呢?”

渔夫摇摇头。

“顶多一年,您就能买到一台发动机,两年内就可以再买一条船,用这两条船或者这条机动渔船您也就能捕到更多的鱼──有朝一日,您将会有两条机动渔船,您将会……”他兴奋得好一会儿说不出话来。“您将可以建一座小小的冷藏库,或者一座熏鱼厂,过一段时间再建一座海鱼腌制厂。您将驾驶着自己的直升飞机在空中盘旋,寻找更多的鱼群,并用无线电指挥您的机动渔船,到别人不能去的地方捕鱼。您还可以开一间鱼餐馆,用不着经过中间商就把龙虾出口到巴黎。然后……”兴奋又一次鲠住了这位游客的喉咙。他摇着头,满心的惋惜把假期的愉快一扫而光。他望着那徐徐而来的海潮和水中欢跳的小鱼。“然后──”他说,但是,激动再一次使他的话噎住了。

渔夫拍着游客的脊背,就像拍着一个卡住了嗓子的孩子。“然后又怎样呢?”他轻声问道。

“然后,”游客定了一下神,“然后,您就可以安然地坐这个港湾里,在阳光下闭目养神,——还可以眺望这美丽浩瀚的大海。”

“可是,现在我就已经这样做了,”渔夫说,“我本来就安然地在码头上闭目养神,只是您的‘咔嚓’声打扰了我。”(有删改)

【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德国最重要的作家之一,于1972年获诺贝尔文学奖。小说题目是编者加上去的。

18.小说开头划线部分的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说明。(4分)

19.小说中的渔夫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简要分析。(5分)

20.小说中的渔夫和游客的价值观念有何不同?你如何评价他们的价值观念。(6分)

五、语言运用(6分)

21.改写画线的句子,使之句式一致,本体、喻体搭配合理。(可调整语序、增删个别词语)

我常常趴在檐下听雨。雨声轻灵,是微风里孩子们温温的耳语;雨声像山沟里柳阴下激石的溪水般清脆;雨声舒缓得像黄昏里泉苔上栖着的蜻蜓的翅。那种特别的感觉一声一声圈占了我的心,滴进我的回忆……

六、作文(60分)

朗朗的父亲在《我和朗朗30年》这本书中,讲述了朗朗从一个普通的孩子迅速成长为超一流钢琴家的故事,介绍了培养朗朗成功的秘诀,其中一条是:让孩子成长得快一些、更快一些。这引起了家长们的热议。

家长甲说:我觉得非常有道理。培养孩子确实要尽早、赶快,要尽可能地早学、多学。

家长乙说:我不太同意这种观点。培养孩子不能求快,求快势必会伴随严苛的训练,会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再说,像朗朗这样成功的又有几个?

家长丙说:是啊,梁启超先生说过,学习不必求猛进,像装罐头塞得太多太急,不见得受益。他教育出的子女个个都很杰出。

家长甲说:可是时代不一样了啊!

……

要求:以上对话引发了你怎样的想象和思考?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参考答案:

1、A(B、“当”读“dāng”;C、“氛”读“fēn”;D、“丧”读“sàng”。)

2、D(A、石栈(zhàn)B、幽咽(yè)商贾(gǔ)C、孝悌(tì)谄媚(chǎn))

3、C(叶公好龙:爱好某事物,其实并不真爱好。此处应为“掩耳盗铃”:自己欺骗自己。

A不归之路:指生活或工作中无法后退的选择。B两败俱伤:指争斗的双方都收到损失。

D上下其手:比喻玩弄手法,串通作弊。)

4、A(B成分残缺,应在“保险”后加上“制度”作“建立”的宾语;

C“目的不是……,而是为了……”成分赘余,应把“为了”删去;

D“最高已达”后面只能紧跟确数。)

5、B(⑥句的“珍惜它”承原文“无价之宝”,“本应”引出下文②的转折,⑤①是上句“处置”的表现,④指出上述做法的错误,并提出建议③。)

6、B.绝:越、渡

7、C、(构成所字结构的助词   A、句中语气词,表停顿 \ 句末语气词,表判断

B、结构助词,的 \ 取消句子独立性    D、多么\什么)

8、C(“于”是动词“给”,一般陈述句  A、B、D都是以“于“字为标志的状语后置句。)

9.C(颖:物品末端的尖锐部分)

10.A(介词,拿/动词,认为;B.都是代词,代左宗棠;

C.都是附在动词前,构成所字结构,起指代作用;D.都是介词,跟、和。)

11.C(①是说左宗棠归隐之事;⑤是说左宗棠在廉洁、勤勉方面的事。)

12.B(A.胡林翼游说左宗棠,左宗棠才走上仕途。C.两人的志趣有时相同有时不同。

D.将俘虏放回家在文中无根据。)

13.(1)张亮基任湖南巡抚,以礼征召左宗棠为官,(左宗棠)不赴任。(“辟”1分,补出省略的“左宗棠”1分,大意1分;“巡抚”译为“巡视抚察”也可。)

(2)但(左宗棠)喜好自我夸耀,所以出自他门下有德行成大器的没有曾国藩门下的多。(“好”1分,“矜”1分,“盛”1分,大意1分)

译文:

左宗棠,字季高,湖南湘阴人。宗棠是道光十二年的举人,以后三次参加礼部的考试都没有考取,于是他断绝了在仕途上的打算,而专心研究舆地、兵法。他平时喜欢说豪言壮语而惊人,在公卿士大夫中间颇有名声。曾经自比为诸葛亮,大家都觉得他狂妄。胡林翼却非常欣赏他,认为看遍全国,没有一个人才能超过左宗棠的。咸丰初年,广西盗贼蜂起,张亮基任湖南巡抚,征召左宗棠为官,左不赴任。胡林翼多次相劝,左才出任。后评议守长沙的功劳等第,从知县提拔为直隶州的长官。张亮基转赴山东任,左宗棠就归隐于梓木洞。骆秉章到湖南,又想办法请左宗棠出来辅佐军务,依赖他如同自己的左右手。

左宗棠用兵善于审时度势,把握时机,不只用一种计谋策略。筹措西线战事,尤其注重以节制兵丁人数,保证粮饷充足为根本。刚开始西征,左宗棠担心各行省协助军饷不能按时到达,请求向外国作些借贷。沈葆祯反对他的建议,皇帝下诏说:“左宗棠以西线战事为己任,国家又何惜千万金?给拨款银两五百万,再准允他向外国借贷五百万。”左宗棠部队出塞共二十个月,x疆南北各城能全部收复,(实在是)军饷供给充足的功劳。当初议论西部边防事务时,左宗棠主张发展屯田,听到的人都认为左宗棠迂腐。等看到左宗棠上奏论述关内外过去屯兵的弊病,以及说既然挂名兵籍,就不能改为从事农业生产,因此应该将兵农划开为二,挑选精壮的人为兵丁,让老弱的人去屯田垦地,大家这才佩服左宗棠老谋深算。入朝觐见后,皇上赏赐左宗棠可以在紫禁城内骑马,可由内侍二人搀扶上金銮殿,授予军机大臣职,兼负责译署。国家太平久了,军事废弛不振作了,而海外各国争相声言富强,虽然中国屡次平息大难,他们还是私下议论认为中国非常脆弱。等到左宗棠平息帕夏,外国人才渐渐传说他的战功。

左宗棠为人极富智慧策略,自身修养也很诚笃,天性刚毅严厉。光绪帝曾经劝诫左宗棠不要心胸狭隘。当初,左宗棠还未出来做官的时候,就与曾国藩、胡林翼相结交,但气势却凌驾于曾胡二人之上。中兴各将帅,大多都是曾国藩举荐,尽管显贵,但都尊敬地对待曾国藩。左宗棠是唯一与曾国藩相抗衡的,一点也不退让,主意、志趣时而合,时而不相合。曾国藩以学识深厚而约束自己,讨论外交时常主张和局,而左宗棠对敌人常锋芒毕露,非常厉害,士人因此而更加附合他。但左宗棠好骄傲自夸,所以出自他门下,有德性成大器的没有曾国藩门下的多。

评论说:“左宗棠功勋卓著,品行忠贞方面,也有超出常人的地方。廉洁不说自己贫穷,勤劳不说自己劳累。以诚信对待将士。善于治理百姓事务,每攻克一处地方,都招安当地人民,让大家感觉到好像到了自己的家。”评论者说左宗棠有霸才,但治理百姓却以仁义安抚方法来实行,确实这样。左宗棠刚出来治军,胡林翼就写信告诉湖南人说:“左宗棠不顾念家庭,要求湖南省每年筹集三百六十两银子赡养他的家属。”曾国藩发现左宗棠居住的帐幕窄小,为他另外修造二间屋送给他,左宗棠廉洁节俭就是这样。起初左宗棠跟曾国藩商议事情并不融洽,但等到得知曾国藩死的消息,就说:“谋国之忠,知人之明,自愧不如。”志趣也是很远大的。

14.(1)“望”字起统领全诗景物描写的作用。举目北望,望见的是不尽的渺渺白云,永不停歇浩浩东流的悠悠江水;斜阳西沉,映照着归鸦飞过的寒空,望穿茫茫四极不见的故园神州。(3分)

(2)“大江东去水悠悠”抒发了作者身处国家衰亡不可挽救之时的悲痛心情,侧重现实。苏轼的诗句表达了对历史流转、英雄不在的感慨,侧重怀古。(4分)

15、(1)羁鸟恋旧林  守拙归园田          (2)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3)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4) 多情自古伤离别,杨柳岸晓风残月。

(5)庄生晓梦迷蝴蝶,蓝田日暖玉生烟。

16、BD.(A.“鸟叔时代宣告结束”,无中生有。C.“掌握了全部戏种唱腔精髓”,范围扩大。是掌握了“串烧”中所含戏曲种类的“唱腔精髓”,而非所有剧种。E.《最炫民族风》与中国梦无关)

17、D.(因果关系不成立。另外,“它们没有统一风格”漏掉了“似乎”改变了文意)

18、①交代了故事发生的具体的环境:美丽的港口,晴好的天气。②为下文游客与渔夫的对话内容作了铺垫:天气晴好,适合出海打渔;打渔赚钱后,享受美好生活。

(4分。“交代环境”“为下文作铺垫”各1分,作用说明各1分)

19.①从他的着装,可见他生活寒伧;②“……结实得像个角斗士……”,可见他身体健壮;③与游客的对话中,他只是“点点头”“摇摇头”,所说的话不多,可见他言语不多;④他自称早已享受着游客所描绘的美好生活,可见他易于满足,懂得享受生活。

(5分。前三点每点1分,最后一点2分)

20.渔夫知足常乐,善于发现自己身边的美好,而游客物欲较强,追求不断。渔夫的价值观念,固然有值得肯定之处,不追求太高的目标,不受物欲所制,安然闲适;但是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游客的价值观念也不必批评,假如没有游客这样的人不断追求,不断为社会创造财富,提供发展机会,这个社会也很难发展。渔夫和游客最终的目标看似一致,但是他们享受的质量是不一致的。游客经过一生的努力得到的会比渔夫轻易得到的更有体验,更加享受。

(6分。能够概括渔夫和游客的价值观念,各得1分。能够分别对两人的价值观念作出评价,且能够自圆其说,得4分。允许有不同的看法,只要言之成理,均可酌情给分。)

21.雨声轻灵,是黄昏里泉苔上栖着的蜻蜓的翅;雨声清脆,是山沟里柳阴下激石的溪水;雨声舒缓,是微风里孩子们温温的耳语。(散句改整句,注意句式结构一致)

六、作文分析

本次作文侧重学生思维的考查。材料提供的三个家长的观点和材料中朗朗父亲的观点,都是培养孩子成功的案例,但是背后的深刻含义却不尽相同,无论选取快还是慢的观点,都会发现,另一个相反的观点都将是无法逾越的障碍,也就是说你认可朗朗的快的教育方法,就需要解释清楚为什么梁启超的慢的方法不行。

预计有学生为了避免这种尴尬,会在作文中采取单一论证的方法,只说快或是慢的好,而不去面对另外一个方面为什么不好,偏题之嫌明显,这其实是一种考试思维的躲避,忽视对论题的辩驳,使文章整体看来不给力。这点望师生务必注意。

无论是快还是慢,都不可避免的一个方面,也是材料中重复出现的一个词汇:培养孩子!很多学生上去就抓住快或是慢,接着拟题亮剑:人生、世界需要慢生活等等之类,这就难免贯通性审题思维之下的跑题,偷梁换柱的跑题,因为忽视了对快或慢的界定,就是材料中的关键词:培养孩子!也就是说,无论是快还是慢,我们都必须要重视培养和成长的问题。

此次作文看着似乎没有审题难度,但是陷阱还是有的,平时还需要加强对审题的训练,毕竟在考试中,符合题意是第一要务。

范文:

人生乐章的变奏

——教育之早快与求学之长远

(开篇:分析材料,运用反例引入。)

一段段铿锵有力的节奏、行云流水的指法,背后有多少挥汗如雨、枯燥机械的练习。感人的乐曲、宏伟的作品、伟大的灵魂,往往都需要经历最为痛苦的历练。当我在聆听和阅读的时候,可否思考过背后伟大人物成长的历程,并在作品之外对人生产生更深刻的反思呢。

朗朗父亲的教育让我深受启发,父亲如山,严教如爱。朗朗成功的经历让人感叹勤奋的力量和家教的严格。然而,我们也不得不反思,80年代中国第一批钢琴热,为何只出现了朗朗一人,难道就没有第二人历经了如何巨大的磨练吗。我们也不得不反思,是否朗朗的成功可以被复制和值得被复制。教育的目的、意义,是否只能靠不断地提前、加快、从严来实现。

(分析:正例、反例,文史积累和现实眼光兼具。)

严父之形象、棍棒之下出孝子的形式,似乎在中国的传统教育里已经成为了家教的榜样。不断地加快和赶早,是否符合教育的规律和受教育者的现状呢。我想,一味求快求早不会是真正科学的做法,而只是一些家庭和家长的一厢情愿。而为孩子选择的理想,又是否真正符合社会未来的需要、孩子的兴趣志向,则完全是一种猜测。王安石笔下的仲永可算是中国启蒙教育成功的典范了,但没有后期持续的努力和真正治学的精神,早慧可能只是昙花一现。我们今天的英语教育已经不断地尽早、赶快了,从小学提前到初中,再到幼儿园甚至到胎教,但我们今天还没能产生梁实秋、林语堂这样英语语言大师。今天,我们有让美国都感叹的扎实的基础教育,我们的学生已经提前掌握了很多知识和技能,但为什么我们却没有对应地产生更多影响人类的成就呢?

这个问题的答案,我似乎在前几日的阅读中找到了灵感。美国不列颠百科全书公司出版的一套《西方名著入门》的序言中,有这样一段精神的论述:“教育的目标如果是传递现时的信息和灌输现时的做法,则这种教育必然会失败,因为现时的信息和做法正在逐渐过时”。长远的教育不是让孩子在填鸭式的教学中,一边忍受教学的痛苦,一边渴望着成功,而应该培训求知的能力和兴趣。“真正有效的教育是关于理解力的教育”,作者说,如果给年轻人一个建议,就是“随时准备好去做任何事”。所以,快学早学未必是真正的好事情,热爱知识、长久地发力,才能踏上真正的大师之路。

鲁迅先生在《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中曾经说过“自己背着因袭的重担,肩住了黑暗的闸门,放他们到宽阔光明的地方去;此后幸福的度日,合理的做人”,让孩子少承担一些未来的重负,并不是不负责任。但让他们体会到青春的快乐、健康的成长,也是不可牺牲的人生财富。鲁迅的儿子周海婴,在摄影界里做出了自己的一番事业,无愧于父辈的教导,也无愧于自己的一生。我看这也是一种成功。

(辩证:对立统一,结合时政,关注其现实意义。)

当然,成为一个钢琴家的确需要童子功,天份与努力同样重要。孩子需要父亲母亲的成熟的指导和督促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坚定前行。但是,并不是每一个孩子都必须成为朗朗。模仿别人的人生,永远只能亦步亦趋,难以成为大师。以米歇尔访华为标志,我们开始慢慢开始寻找中美教育的互补。特别是美国教育中,对个性的尊重、对兴趣的培养,尤其值得我们深思。在哈佛和耶鲁的招生中,分数并非唯一的标准,一个学生怎样认识自己和构建未来,才是他是否可以成为一个有建树的人更重要的标准。而想实现这一点,完全依靠家长严苛的训练和监管绝不可能实现,这也就是为何很多中国中学生在摆脱高中的学业重压进入大学后,很可能放松放纵的原因。所以,培养对于知识的热爱、学业的追求,给予其一生永不放弃求学精神的态度,更加重要且富有远见。

(尾段:结合自己,畅谈感想。)

18岁的我,可能已经错过了成为钢琴大师最好的练习期,但我并没有错过探究学问最美的青春。像一篇乐曲,也许我的前奏合缓,但每一个音符都铿然有力,我无愧于人生的抉择。我感谢父亲、师长对我严苛而智慧的教育,让我一直有着对于知识的热爱、求学向上的决心。大学的学业会让我找到治学的方向,未来我会在所爱的知识中勇猛精进,也会徜徉在博学的海洋享受智慧的快乐,在快与慢中演奏人生的乐章。

高中是人生中的关键阶段,大家一定要好好把握高中,编辑老师为大家整理的高一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希望大家喜欢。

热点阅读

网友最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