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块屏幕的价值,不能高估也不能低估
《这块屏幕可能改变命运》的报道引发了舆论的强烈关注和热议。热议的原因在于,在城乡、区域教育资源存在较大差距的背景下,这块屏幕让人们仍然相信通过高考改变命运的可能性。
人们为这种可能性的存在而欣喜、感动。正是在这种强烈情绪的支配下,报道迅速在社交媒体刷屏。然而,一个社会议题刷屏,往往意味着争议乃至反转即将到来。果不其然,很快这篇报道就被指出存在许多“硬伤”。甚至,不乏声音冷冷地指出:这块屏幕什么也改变不了。
一如质疑者指出的,报道中所指的贫困地区孩子上清华北大,跟2013年以来教育部针对贫困区县采用定向招生的政策直接相关。有的学生上清华,是因为降了60分,有的孩子上北大,仅仅是过了一本线,而报道并没有交代这个基本背景。这也导致我们无法区分“直播课堂”与降分政策各自起了什么样的作用。
这种质疑是非常必要的,因为它令我们从单纯的感动走进更高阶的思考领域:到底如何来衡量这块屏幕的分量,以及如何对这种模式进行完善和提升。
其次,在很多学校的“直播课堂”,只有尖子生才能参加,学习较差的学生根本进入不了直播班,这令很多人感到不可理解。然而,这块屏幕的价值,不能高估也不能低估,对于贫困地区的中学来说,分层教育可能是实际操作中的必然之举。选拔尖子生上优质课,一方面是他们更能适应课程的难度,另一方面也能塑造出更强的竞争氛围。针对成绩一般和较差的孩子,是否有必要定做降低难度的视频乃至直播课程,应该做进一步的讨论。
再者,伴随报道的广泛传播,有信息指成都七中的直播课程实际上是通过商业方式在运作。贫困地区的中学需要缴纳几万到十几万元不等的课程费,才能拥有这块屏幕。而外围看客普遍抱着“慈善之态度”来看待这块屏幕,一听说要收钱就开始怀疑项目的意义。
如果跳出单纯的同情立场来看待此争议,课堂视频由企业运营,政府买单,贫困地区中学学生使用,实际上构成了一种高效的教育扶贫模式。要知道,公益行为的弱点就是“一阵风”,难以持久。一个公益项目的产品设计、运营如果能够实现商业化,就可以相对确保产品的可持续性。
甚至,其他一流中学也可以加入视频课堂的竞争,在竞争的背景下,贫困地区的教育部门能有更多挑选空间,而使用视频的中学也可以在对比中提出相应要求。所以,商业化可以让远程教育提高质量、保障稳定性,这是好事。
当然,正如很多人所看到的,改变贫困地区的教育现状不能仅仅靠这块屏幕,或者说这块屏幕带来的改变是远远不够的。一块屏幕背后是两个不同维度的世界——但也正是因为彼此不在同一维度,也才能诞生这样的知识共享产品,否则竞争会导致这种共享状态的消失。
教育问题千头万绪,公平问题各执一词,想要达到不同区域教育资源的绝对公平,恐怕找不到一劳永逸的解决办法。这块屏幕的局限是明显的,但对不少孩子的改变也是存在的。我们要做的应该是做进一步的调研、观察和分析,总结较为成功学校的经验。比如,当地教育部门和校长到底起了什么作用,原来老师的角色应该做怎样的调整,学生的学习时间、方法该如何更新等等,这些技术性的问题可能更加值得深入研究。
总的来说,不能过分高估这块屏幕的作用,也不能简单低估这块屏幕的作用。我们要做的,是沿着这条脆弱而狭窄的小径,探索改变现状、弥补资源差距的更多实际措施和可行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