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高考500多万考生无缘本科? 背后的真相很惊人!
原标题:每年高考500多万考生无缘本科? 背后的真相很惊人!
“我每天那么努力,为什么还是考不好?这不公平!”
——闭嘴吧!摸摸自己的良心,你真的努力了吗?
根据最近一项调查显示:全国本科录取率平均为44.3%,其中一本录取率约为14.1%。如果以2018年高考报名人数计算的话,将有500多万考生无缘本科!
面对那么多莘莘学子,冷冰冰的数字未免显得有些残酷,虽然努力的孩子终有收获,但更多的孩子需要反思。
我们常常会看到这样一种人,觉得他们每一天很拼命,学习,上各种各样的课程,除了每天不断的背书,还要一遍遍不停地刷题,似乎没有一点自己的放松时间。
每天晚上在走廊或者被窝里挑灯夜读,好像12:00之前睡觉的孩子都不够努力。中午从来不午休,似乎那些天天回宿舍午休的孩子,都是虚度光阴。
但是,每次考试,成绩都是平平无奇,好像自己很可怜,努力付出了却没有得到回报。
我们身边应该还有这样一类人,上课从不迟到,每天安静的听讲,作业完成的也很好,从没听见他们抱怨考试有多难,学习有不会的。
晚上熬夜学习,连回宿舍甚至吃饭都会带上单词本、公式速记手册。每天背课本、做试卷,该做的步骤一样不少,但考试成绩却稳如泰山,好像怎么努力都没有进步。
这样的同学始终存在,这样的情况比比皆是。
但这或许一点也不用可怜,一点也不值得同情,甚至一点也不用惊讶。因为所有结果的产生都是有原因的。就像喝水是因为口渴、吹空调是因为天热、吃饭是因为饿了的道理一样。
如果你看到:中午不休息,内心像打了鸡血一样,下午昏昏欲睡,在老师精彩飞扬的课堂和睡觉的恍惚之间挣扎着度过了一个下午;或者安静的盯着黑板,但眼神已放空,晚上一个人默默学习,进而循环往复。可能你的想法你也会像我一样!
分享亲身经历:
当年考研究生的时候,和同学一起上自习,但同学几乎都是在来回翻书、看电脑、看手机、吃零食、出去接水,以及发呆中度过的。
每天晚上准备回寝室的时候,同学都会让我先走,说他要再多看一会。但是十分钟后,不出意料的就看到了他的朋友圈。图书馆照片+一轮明月的照片,并配文“天道酬勤”。是的,天道酬勤是真理,但我明白了他的努力只是活在别人的眼中而已。
考研结果可想而知,但我忍受不了的是他的朋友圈赫赫写着“我们无法左右结果,努力了就好”,这句话又没错,但是因为我看到了过程,所以觉得既悲哀又可笑。请拍拍自己的良心说,你努力了么?
有很多人的学习是努力地秀秀样子,书包里装着满满的书,一列列书齐刷刷地叠着,但手机上的屏幕一直闪着,键盘上的字不断在输出。每天的朋友圈却晒着各种努力、看上去满满的都是正能量。
对于前者的努力走秀,总是努力活成家长和老师喜欢的样子而已,时间长了,假的也成了真的,可笑的是自己感动了自己,却不知道也害了自己。
然后每次考试结束都是一副无辜的模样,各种理由自艾自怜,可笑又可悲,所以请闭嘴吧!虚伪的学渣!
所谓虚伪学渣,与人品无关,而是一种病态的学习行为,相信每个人身边总有一些这样的同学,类似花式表演选手。
请扪心自问你是不是或多或少的也有着虚伪学渣的某种特质,如果被说中了,请自觉对号入座!
“虚伪学渣”的典型特质
1
口号大于行动
?思想的巨人,行动的矮子。每次看到励志故事、励志的话都会很感动,告诉自己要加油;每次老师说时间紧迫的时候都会很着急,发誓要努力学习;每次看到考试成绩,会恨自己不争气、会难过,甚至哭泣、撕卷子......,但事后雷声大雨点小,迟迟不见付出行动!
?低质量勤奋者。总是这边学习一点,那边学习一点,到了最后都不知道自己在学什么,不知道自己进展到了什么状况,根本没有进行系统的学习。
?三分钟热度学习。学10分钟就开始飘,英语还没弄明白,就想去看数学,突然想起语文的一个知识点,又赶紧去翻语文书。一上午过去,什么都学了,但什么都没学好,这样的人太缺乏自制力。
2
假装很努力
?每天起床很早,但看会书就瞌睡,要嘛就始终惦记着距离下课的时间,听到下课铃响内心就很兴奋;一边看书,一边好奇窗外的的风吹草动。殊不知三心二意往往是通往成功的路上最忌讳的。
?每天因为一些琐事花费大量时间,看起来好像很忙碌的样子,看似努力却没有任何收获,其中一个很致命的问题就是没有一个清晰具体的目标,总是定一些不切合实际的方法来做事。
?白天沉不下心去学,回头又感觉很懊恼,晚上熬夜学,以为自己很努力、很感动,其实只是能让自己心安而已。总是吹嘘自己昨天熬到几点几点等等之类的话,或许只是想让别人夸一句“真用功”,其实内心没有一点底。
?还有一种看起来很努力的行为是学给别人看,总是希望别人看到自己多努力、多上进,在老师和家长“真用功”“真努力”的夸赞中沾沾自喜,人前人后两种学习状态。
3
习惯于自欺欺人
?不懂装懂的这类学生是最可怜!老师讲课时,频频点头假装听的很懂,其实什么也没听进去。下课缠着老师问问题,就是为了让老师和同学们觉得自己很用功。
?上课听不懂,下课也不会,但坚决不问老师和同学,自己闷着头苦学,拒绝学习交流,生怕别人知道自己不懂会很丢脸的样子。这或许是性格问题或者可怜的虚荣心作怪吧。
?人云亦云,随波逐流。看别人玩自己也玩;看别人学习自己就学习;看别人买什么资料,自己也买什么资料,从不考虑适不适合自己,买了一大堆,真正用心看过的没有几本。
?学习不过脑子,用身体的勤奋掩饰思维上的懒惰。比如有一类同学,上课认真的记笔记、书上记得密密麻麻,下课之后总是拼命的寻求老师问问题,总感觉已经对得起自己了,然后在老师眼里总是感觉这个同学很刻苦,课后书本一合再也没管过。
?做题的时候,每做一道题就立刻核对答案,写对的直接略过,不对的直接看答案,看完解析认为看懂了自己也就会了......,结果次次不会,次次对答案,然后考试一次死一次。
?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以为自己会了,一到考试就不行。老师讲到自己不会的也不认真听,听了也不思考,总觉得会了,真正考试的时候才发现知道但就是写不出来。
4
常常自我麻痹
?遇到难题总是习惯性的选择的跳过,只做自己会做的题来安慰自己,看起来也在学,实际上原地打转,没有一点长进。
?遇见不会的题就急躁,动不动就想放弃,却不愿意查资料和翻课本,因为觉得太麻烦了。
?为了学习而学习,随着大部队往前走,没有任何规划,离开了老师的规划,自己完全不知道该干什么。
?每天学习,背公式、记单词、背课文,背来背去永远是自己已经会的那些;每天做题,但那些题绝大多数都是重复的,在自我感觉良好里找存在感。
?控制不了自己想玩的心态是很多学生你的通病。学习的时候总忍不住想要看手机;看到别人在玩,就怎么也学不进去。
?给自己找各种逃避学习的理由,对自己说的最多的话就是“今天先好好玩,明天开始正式努力”,结果可想而知。
《伤仲永》的故事人尽皆知,道理谁都清楚,但人性的卑微就是永远不愿意赤裸裸的面对自己的缺陷,也不愿意相信自己会如此不堪,就算血淋淋的现实摆在面前,也会极力的找理由开脱。
有也好,无也罢,但在现实的枷锁面前,冷暖自知,谁都无处可逃.......
高考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也是一场持久战。千里之堤毁于蚁穴,这也是虚伪学渣状态的最大危害。
所以,当你出现上述任何一个时,不妨真真正正的冷静下来重新审视自己,看看周围那些比你优秀但比你还努力的人,给自己一个重新回归的机会。
做好八件事,摆脱“虚伪学渣”
在学生时代,最后能够取得优异成绩的人并不是一天到晚抱着书,一直学习的人,而是那些学习生活安排有序,过得多姿多彩的学生。
1
制定规律学习计划
长计划,短安排。在制定一个相对较长期目标的同时,一定要制定一个短期学习目标,这个目标要切合自己的实际,通过努力是完全可以实现的。达到了一个目标后,再制定下一个目标,确保一个目标一个目标的实现。
挤时间,讲效率。重要的是进行时间上的通盘计划,制定较为详细的课后时间安排计划表,课后时间要充分利用,合理安排,形成习惯。
计划表要按照时间和内容顺序进行。把放学回家后自己的吃饭、休息、学习时间安排一下,学习时间以45分钟为一节,中间休息10分钟。切记坚持严格执行,否则都是空谈,一个月必有成效。
2
高效率的听课
听课的时候一定不要走神,错失1节课,你可能需要3节课的时间找补,可能还补不回来。
必须做到跟老师,抓重点,当堂懂。听课时要跟着老师的思维走,不预习跟不上。跟老师的目的是抓重点,抓公共重点,如:定理、公式、单词、句型……更重要的是抓自己个性化的重点,抓自己预习中不懂之处。
事实证明:不预习当堂懂的同学在50%—60%左右,而预习后懂的则能在80%—90%左右。当堂没听懂的知识当堂问懂、问完不懂继续问,收起你那点可怜的自尊心,一定要做到吃透并且建立听课笔记本。
3
寻找重点、难点、疑点
预习中,—定要把新课内容的重点和疑点找出来,然后把重点和疑点带到课堂上去。课堂上,当老师讲到自己所找的重点和疑点时,一定认真的一边听、一边思考,听出老师讲解的思路。经老师讲解后,有些问题仍不明白,就要抓紧时间和机会向老师发问,直到把预习中找出的疑点弄明白为止。
4
切忌一味搞题海战术
做题练习是必不可少的,这是一个学与用的交互过程,但一定切忌一味的题海战术,把自己搞得一塌糊涂。
做题的时候坚决独立完成、杜绝抄袭、杜绝题海战术。试题你是永远也做不完的,但题型是有限的,要学会反思、归类、整理出对应的解题思路。学习中一定要学会总结,了解自己最近的学习情况,进行调节和完善。
5
多和同学交流
记住:独学而无友,则必孤陋而寡闻!和水平差不多的人一起学习、交流,就有了一个学习伙伴,更何况每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水平高于你的人一起学习,他就是你的老师,你自然可以学得许多东西。
同水平低于你的人一起学习,你是他的老师,我们常说“教学相长”,你同样可以学得许多东西。当然,合作学习并不是几个人的简单相加。
合作学习有利于增进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了解、温情与信任,学会处理人际关系的技能、技巧与策略,学会有效地表达自我。在学习交往中,可以培养、发展真正的责任意识和义务感。这对你的学习会有很大的帮助!
6
课堂积极发言
一个班级几十个学生,老师不可能每个学生都“因材施教”,即老师不可能针对每一个人的理解进行分析和解答。这对成绩不是很理想的学生来说是很不利的。程度差的同学往往还没有听明白,老师就往下讲了。
课堂上讲的内容,有很多时候又是环环相扣的,前面的没有完全理解,就有可能导致下面的更加难以理解,最终导致听课失败,如果课后又没有进行及时的补救(如:马上问老师),逐渐就会沦为“差生”的行列。
收起你那卑微的自尊心,你是在学习,所以不要怕问问题,不要怕回答错误,不要怕出丑,更不要计较别人并没有恶意笑声。只要你不是故意捣乱,没有人会责怪你。
在很多情况下,老师不一定知道学生哪里不懂?下面该着重讲解哪一部分?是否该“再讲一遍”?这时,老师会进行提问、设问,要求学生举手回答或集体回答。
在这种情况下,你一定要积极的表现自己,把自己的理解大声说出来,让老师听到,尽可能使老师下一步的讲解是针对你的理解而进行的。如果你时刻在准备着进行抢答,你的注意力,一定会很集中,听课的效率也一定会很高,学习就会逐渐变得轻松、有趣了。
7
不会的问题及时找老师
很多时候,你觉得自己已经会了,但是再做类似的题目的时候,还是不顺手。这说明你对这些问题所涉及的知识还没有完全理解。
这时,你可以不去找老师,因为经过努力你完全可以做出答案,有时只是差那么一点点,但是,我建议你去找老师,把你的理解详细的说出来,老师一听,就会发现你知识上的缺陷或解题方法上的不当之处。老师的三言两语,就会使你的能力发生质的飞跃。事实上,这也是教师职业价值的最大体现。
8
疑问点做好记录
每个学生都会出现“一错再错”现象,但是优秀学生“一错再错”的几率要远远小于“差生”。大量的调查结果显示:优秀学生之所以能在各种考试中保持较好的成绩,一个关键的原因是他把不会的知识真正问清楚了,真正内化为自己的知识了。
这里为什么要强调“真正”两个字呢?因为我们的“差生”遇到不会的题目有时也去问老师,也耐心地听老师讲,也听懂了。但是仅仅满足于听懂了,没有把听懂了的知识再写出来,内化为自己的知识,就急急忙忙地去做下一题或干其他事情去了。
几天后考试时又遇到了这样的题,下笔写的时候,才发现写不完整,有那么一点还没有理解,“卡壳了”,重蹈了“一错再错”的覆辙。若是当时问过之后,马上把它完整的写下来,在写的过程中,发现问题马上“打破沙锅问到底”,就不会出现后悔莫及的事情了。正所谓“行百步而半九十”。
学习如春起之苗,未见其增,日见其长。惰学如磨刀之石,不见其减,是有所亏!没试着拼尽全力去做,怎么知道一定会输?哪怕拼尽全力后输了,也是一次成长,也无愧于心。
本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