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考研择校,零基础怎么办?
其实刚开始决定考研,最困难的不是如何开始复习,最困难的是选一所什么样的目标院校,想去名校,看看可怕的报录比望而却步;但是又甘心止步不前为了读研而读研,2020考研择校,零基础怎么办?,那零基础的我们到底该如何择校呢?
?你也在纠结吗?
@貌似很有爱
毕业三年后辞职考研,刚看书不到一个月,所以也不清楚啥水平,选学校真是太纠结了,本身是二本,最可怕的是四级没过,听说好学校可能复试被刷,现在基本上211不想了,就在想冲不冲34所,还是老实的报一个2本,哎。
@等心晴
不知道为什么,选学校考虑最多的还是老师会不会歧视,毕竟专科(自考本),心理始终过不了那个坎儿…谁叫选择会计这个热门专业…
@WAIAISI
关于考研的的选择:本科是西安交通大学,纠结报考本校还是清华,不知道要选哪一个...感觉都有优点和缺点,而且清华好难,掉了怎么办...
在考研择校面前,似乎每个人都一样,无论起点高低,都在徘徊。考名校吧,担心竞争太激烈,考不上;考普通学校吧,又不甘心。如此,大好的时间白白地浪费。因此,及早定下学校,便多些时间安心复习。
一、知名院校求学优势多
我想,在选择学校前,首先得弄清以下几个问题与因素,那么择校的问题就变得迎刃而解了。
中国大学的等级与区划问题。从学校的管理体制来讲的,主要包括隶属关系、经费来源等,我国的大学分省属高校和部属高校。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为主管部门、并由其保障办学经费来源的高校为省属高校;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和国务院其他有关部门为主管部门、并由其保证办学经费来源的高校为部属高校。
根据现代化建设需要和培养创新型高层次人才的需要,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我国的高校又分为"211工程"大学和"985工程"大学。其中,"211工程"有100所左右,"985"高校一期工程和二期工程一共39所。可以说,"985工程"大学是"211工程"大学的再筛选。经过这样的人为的划分,中国大学的"优势兵团"就显露出来了。
其实大学本无重点与非重点之分,只有名 牌与普通之别,更不该有行政级别。在中国的研究生招生中,还有一个独特的现象就是分区划线问题。中国大陆分为东部一区(A类考生)、中西部二区(B类考生)。两个区的国家基本线略有不同,呈依次降低的趋势。
用人单位的招聘条件。虽然能力与学校并无直接关系,但一些用人单位在招聘时抱有名校情结与偏见。在招聘中,有的单位开出的首要条件便是毕业于"211"或"985"工程的大学。虽说外企500强看重能力,但是他们同样看好牌子。
本人就读的大学是国内的一所知名院校,每年的"五一"过后,学校内到处是国内外大企业暑期招聘实习生的海报。九月过后,更是热闹,校园内成了500强和国企招聘广告的海洋。各大企业你方唱罢我登场,纷纷来开宣讲会。
同学们则是不亦悦乎,投简历,参加面试。一般来说,从名企在全国开宣讲会的城市和大学就能看出来,他们还是比较倾向于发达城市的那几十所大学。
政府为了抢占人才高地,也开始了来学校招储备人才,他们打出的首要条件是毕业于"211工程"大学,更欢迎"985工程"大学毕业的学生。高校招聘教师和辅导员就更不用说了。这就是名 牌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