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时代不能失去教育初心(云中漫笔)
三尺讲台,一支粉笔,这曾是许多人学生时代的深刻记忆。现如今,黑板早已换成投影,完成作业也变成了在线答题,来不及抄的笔记可以用手机拍下来,记不清的知识点可以上网查找,还可以登录校园“云课堂”等在线平台进行拓展学习……
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智能设备在提供便捷学习途径的同时,也引发了社会焦虑:把知识储存在手机、电脑里能消化吸收好吗?长时间使用智能设备会不会产生依赖,误入歧途?其实,从历史发展看,智人之所以取得成功就在于能够正确使用工具。所以,正确使用智能设备,而不被机器“异化”,正是智能时代,教育必须面对的新命题。
当前一些家长所诟病的重要一点是:学生更多依赖智能设备记录而不去消化理解。缺少学后“反刍”,容易消化不良,确实存在这种情况,但却不应该将此归咎为智能设备的使用,相反,智能设备在辅助记忆、丰富知识细节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事实上,问题症结在于一些家长混淆了“记忆”与“理解”的区别。中国传统教育极为重视知识的传授,强调记忆背诵,认为这是创造的前提。“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在以前或许是正确的,但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文化交流的深入,却未必同样适用。比如,经历高考的学生的知识量远超亚里士多德或孔子,却未必都拥有先贤们的智慧。如果学生仅仅将知识作为信息储存在大脑里,没有批判精神,缺少深刻理解,那么,无论是用手机储存还是凭大脑记忆,都无法真正达到学习的目的。可见,智能设备能够取代的仅仅是信息储存工作,而将“知识”转变为“智慧”的复杂过程,智能时代不能失去教育初心(云中漫笔),比如归纳类比、分析理解,依旧需要学生自己来完成。
因此,现代教育应当更加注重教授知识管理能力,而不是仅仅传授知识。如果说,在信息匮乏的年代,拥有更多的信息意味着掌握更多知识,那么,在信息泛滥的时代,知识获取变得极其容易,对知识的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一方面,这要求培养学生积极观察各类现象,形成问题思维导向,熟练掌握检索路径,以顺利获得解决问题所必需的知识的技能;另一方面,还要塑造学生的一系列现代信息社会所必须具备的能力,比如时间规划能力、信息甄别能力和逻辑构建能力。
无论何时,教育都应当抓住“人”这个最根本、最活跃的要素。与其探讨技术原罪,不如培养更多适应现代社会要求的“新人”。在科技发展的大潮中,坚守教育本位,关注教育主体,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规划性、自觉性,既是教育的初心,也是教育的根本立足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