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论文 > 开题报告 > 研究生开题报告 > 浏览文章

华北电力大学硕士研究生开题报告精选范文

作者:小梦 来源: 网络 时间: 2024-06-27 阅读:

华北电力大学硕士研究生选题报告及论文工作计划

电力行业上市公司投资决策及相关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一、 选题背景及其意义

投资是指个人或组织为了在未来获取收益而进行的资金投入及相应的资本形成过程。投资决策则是指公司在给定资本约束情况下对可能的投资项目进行有效选择,以使其投资收益最大。作为公司成长的主要因素和未来现金流量增长的重要基础,它将直接影响公司的融资决策,由此影响公司的经营风险、盈利水平以及资本市场对其经营业绩和发展前景的评价。因此,与筹资和股利分配相比较,投资决策是公司三大财务决策中最重要的决策。

近年来,我国经济保持快速增长,投资起到了重要的拉动作用,这也与企业投资决策的合理性密不可分。就企业自身而言,如果做出投资于超出或偏离自身的能力和成长机会,且净现值为负的非盈利项目的“过度投资”的决策,不仅会损害企业的价值,使大量资本沉淀在生产能力过剩而盈利能力恶化的领域,也会使我国的经济“过热”,从而引发能源和原材料的紧缺、产能过剩、经济结构扭曲、重复建设等一系列问题。而做出“投资不足”的决策,也将制约企业的发展,影响企业价值的实现。总体看来,投资过度及投资不足均属于投资决策中的不经济行为,轻则削弱企业成长能力,重者可能把企业拖入财务危机的泥潭。因此,在我国市场经济尚处于不成熟的阶段,自由现金流、公司股权结构不合理,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等相关因素都会影响企业投资决策,并成为制约我国上市公司质量提升和长期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

就电力行业而言,电力工业是社会公共事业也是我国的基础性产业,具有自然垄断性。其发展速度受市场需求的制约,发展规模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电价受社会承受能力的制约。其项目投资具有占用资金巨大、影响期间长远的特点,所以投资决策恰当与否将对电力行业上市公司产生深远影响。由于电力行业的特殊性,使该行业上市公司的发展既具有机遇又面临挑战,因此,合理的投资决策有利于电力行业上市公司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开发新项目,来提高其盈利水平、增强企业活力及实力,实施集团化发展战略。但投资决策的合理性又与公司的自由现金流和公司治理结构等因素密不可分,管理者可能会受经理层较好控制的自由现金流、股权集中度及股权性质等因素的影响,或者是以寻求在企业内最大范围的控制力私人收益最大化为目标,营造王国与势力投资等管理机会主义氛围,难免会引发因投资决策不当而导致的投资效率和经营绩效不断下降的现象。信息不对称性的存在,公司治理结构中的诸多因素不仅会影响公司治理成本也会影响公司的绩效及公司价值的实现。因此,电力行业上市公司投资行为的动机、影响因素及应对策略值得我们思考和研究。

本文的研究意义:首先对电力行业上市公司投资决策进行实证分析和研究具有理论价值,为电力行业上市公司今后的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其次,对电力行业上市公司进行实证分析及研究具有实践意义。能够有效地找到电力行业上市公司在对外投资决策中存在的问题,促进电力行业上市公司发展,为我国其他上市公司提供借鉴,从而提高投资效率,促进经济的持续和谐发展。再次,我国电力行业的上市公司大都由国有电力企业股份制改造而来,其典型特征是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一些不利的相关因素都直接影响着电力行业上市公司投资决策的合理性。建立良好的公司治理机制不仅会促进电力行业上市公司做出合理的决策,也能对过度投资和投资不足的不经济行为有一定的制约作用。因此,基于此种原因, 研究我国电力行业上市公司在面对全球经济环境变迁、中国经济结构及相关政策调整以及电力行业经济管理体制改革等因素带来的外部环境的变化时,如何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合理决策、规范投资行为,就成为一个十分有实践意义的研究课题。

二、国内外研究动态

(一)国外研究动态简介:

早期的西方投资理论形成于 19 世纪 70 年代初到 20 世纪 50 年代末,这一时期的三种主要经济理论流派对投资理论的形成起到重要作用:一是以杰文斯(W.S.Jevons,1871)、庞巴维克(Eugen Bohm von Bawerk,1886)、维克塞尔(K.Wicksell,1896)、费雪(I.Fisher,1933)、奈特(F.Knight,1921)等人为代表的新古典主义的资本理论;二是以马歇尔(A.Marshall,1920)为代表的新古典主义的企业厂商理论;三是以克拉克(M.T.Clarke,1917)为代表的朴素加速器理论,之后经过Chenery(1952)和 Koyck(1954)等人的发展而成为西方最早的投资决策理论。20 世纪 60 年代初期乔根森(Jorgensen,1963,1966,1967,1971)将新古典生产函数引入企业投资函数中,承认资本和劳动投入之间替代的可能性,运用连续时间的动态最优模型来描述企业的投资行为,产生了新古典投资理论,标志着现代企业投资理论的形成。然而这一理论忽视了资本存量的调整成本。此后,Tobin(1969)提出了著名的 Q 理论,Q 常常被定义为:企业在金融市场上的市场价值与该企业现有资本存量重置成本之比。

另一方面,自 20 世纪 70 年代开始,委托代理理论、非对称信息理论、公司治理结构理论逐步运用于现代企业投资领域的研究,为投资理论的发展掀开了新的篇章。同时,也为上市公司投资行为及公司治理机制的研究提供了强有利的支持。具体理论如下:

1、委托代理理论

委托代理理论表明,代理冲突将导致企业投资行为的低效率,反映在企业投资领域就是各种非效率的投资决策,具体表现为投资不足和过度投资。

1976年詹森和麦克林(Jensen and Meckling 1976)在委托代理理论的前提下提出了著名的资产替代问题,阐释了股东与债权人之间的代理冲突可能会引起企业的投资不足,利率的增加、信贷配给或对投资或融资条件施加限制条件,会限制股东进行其投资项目的能力[1]。Myers (1977)分析了负债融资引起企业投资不足发生的可能性。他认为,企业对其所拥有的投资机会并非一定能够或一定愿意实际投入资金,在决定对其所拥有的投资项目是否进行资金投入时,企业的现有负债余额、现有负债的期间构成以及即将借入的新增负债额的多少是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Shin and Kim(2002)发现拥有大量现金的企业比持有少量现金的企业容易做出非效率的投资决策,主要是因为企业投资决策时较高的代理本[2]。Lyandres and Zhdanov (2003)利用负债期限结构模型,阐释了投资不足效应以反映债权人——股东冲突对企业投资的影响。N. Moyen(2005)在动态随机框架下进行相关计算,并指出企业尽管可以充分利用税盾优势,但仍会发生投资不足问题[3]。

1986 年,詹森(Jensen)以股东和管理者存在非对称信息为假设,引入了投资决策中的过度投资问题。即面对自由现金流量时出现的管理层与股东的冲突及其带来的代理成本问题,这也为自由现金流理论奠

定了基础。自由现金流理论认为,当公司的运营现金流显著超过其有利可图的投资机会时,危险的高负债水平会增加公司的价值而不管财务危机的威胁[4]。自由现金流理论是针对倾向于做出过度投资决策的成熟公司而言的。

Stulz (1990)认为持有大量现金的企业可能具有过度投资的动力[5]。Aggarwal and Samwick(1999)通过模型来描述股东与经理关系对投资行为的影响,经理人在拥有私人收益时将做出过度投资的决策,而存在私人成本时会做出投资不足的决策[6]。

Dechow,Richardson and Sloan (2005)发现企业内部现金流与企业业绩和股票收益具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表明自由现金流的过度投资行为导致了企业业绩下降[7]。

Richardson(2006)以美国1988—2002年间58053家企业为样本检验自由现金流量的过度投资水平,发现过度投资主要集中于自由现金流量高的企业中,在自由现金流量为正的企业中,自由现金流量的20%用于过度投资[8]。

2、信息不对称理论

梅耶斯(Myers,1984)、梅耶斯和麦杰拉夫(Myersand Majluf,1984)认为,在企业外部投资者和内部管理者之间存在着有关企业现有资产价值或企业投资项目的预期现金流收益方面的信息不对称时,企业为实施投资项目所发行的融资证券有可能在资本市场上被投资者高估或低估,这将会导致企业投资决策中的过度投资或投资不足行为的发生[9][10]。

拉纳亚南(Narayanan,1998)赫因克尔和泽奇纳(Heinkel and Zechner,1990)等认为,当企业融资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仅仅只限于新投资项目的预期现金流收益时,部分净现值为负的项目有可能会被实施,也就是说,有可能发生过度投资行为[11][12]。

Strobl (2003)认为股东对基于股票的经理人报酬契约的有效性的关心会导致公司做出过度投资的决策[13]。Grenadier and Wang(2005)分析了信息不对称下经理的投资行为,解释了急速投资和延迟投资问题[14]。

3、公司治理理论

John和Nachman(1985)将企业控股股东与小股东之间的利益机制引入对公司投资不足决策的研究。他们假设企业控股股东与小股东之间的利益不一致,而经理是代表控股股东利益,企业投资决策的目标是最大化控股股东利益而非最大化全体股东利益。当项目融资采用发行新股的方式时,企业会表现出投资不足的非效率行为[15]。Vogt(1994)引进 Q 与现金流的相互影响变量后,实证结果支持管理机会主义假说,即管理机会主义会导致公司过度投资和公司价值低下[16]。

Shleifer & Vishny在1997年将Jensen 和Meckling曾提出的三条理论精炼的概括为选择最能干的经理和使他们对投资人负责[17]。而最佳的实现途径就是要建立起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Richardson(2003)检验了公司治理结构与自由现金流的关系。发现治理结构有效地减少了过度投资,其中具有独立董事的大公司的经理较少可能做出过度投资的决策[18]。

Cull and Xu(2005)和Cheungetal(2007)研究发现,大股东的超强控制使得企业资源分配和投资行为变得低效率,通过财富转移的“隧道效应”减少了企业价值。过度投资决策带来的成本与控制权和现金流之间的分离具有直接关联性[19]。Albuquerue等(2008)则直接研究了控股股东通过投资对小股东的利益侵占,说明控股股东为了其私有利益,在投资者保护不完善的情况下,越有动机进行过度投资[20]。

4、其他理论

行为公司治理理论中,Leibenstein(1987)指出人不是完全理性的,完全理性的经济人只能是一种极端的个别的情况。个体一方面具有努力追求最大化的理性倾向,同时也具有不努力追求最大化的非理性倾向,追求最大化原则只能是某些人在某些时候某些条件下采取的特定的行为特征。这就表明公司投资决策受到股东和管理者非理性行为因素的影响较大。而投资者行为的心理分析方面,Kahneman和Riepe(1998)还指出人们普遍有“乐观主义”的倾向,由于乐观主义,投资者经常自视过高,同时经常低估风险,相信坏的投资结果不会发生在自己身上[21]。Kahneman和Riepe(1998)、Shefrin(2000)都认为:过度自信和乐观的投资者常常会对事情的发展不如预期而感到惊讶。同时,他们还会夸大自己对局面的控制能力,产生“控制幻觉”[22]。

财务金融学理论认为,公司管理者非效率化的投资决策并不一定是公司治理低效和激励不足带来的,而是由管理者自身的心理因素和决策行为特质决定的。因此,非完全理性的管理者,普遍存在过度乐观和过度自信两种情绪。希顿(J.B.Heaton,1998)证明了过分自信模型不仅能够揭示过度投资的倾向,而且可以用于分析与高成本的外部融资模式相关的流动性约束形式。这表明,当管理层对公司前景过于乐观时,而股价又常常被低估,所以他们不愿意发行新股,则外部权益融资就变得很少,投资数量就会随内部资金的增多而加大。

Malmendier 和 Tate(2001)运用实证分析方法讨论管理者过度自信行为与投资——现金流弹性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过度自信的管理者普遍有很高的投资——现金流弹性,原因是过度自信的管理者高估了公司投资项目的未来盈利能力,即使不存在信息不对称和委托代理问题,在内部资金可以使用的情况下,他们会增加投资,包括过度投资项目。

(二)国内研究动态简介:

经过对委托代理理论的分析,文宏(1999)、赵守国和王炎炎(1999)等人认为我国上市公司现有治理结构环境下,缺乏对企业经营管理者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和成本最小化的有效监督和约束,是导致我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资金配置效率低下的根本原因[23]。袁国良(1999)通过对上市公司股权融资成本的实证分析,认为股权融资成本的“软约束”使上市公司的融资成本很低,因而对投资项目评价时,折现率的要求也很低,企业就有无限动力通过股权融资进行大规模过度投资,而做出过度投资的决策[24]。刘朝晖(2002)通过建立控股股东与证券市场之间相互博弈的微观经济模型讨论控股股东非效率投资决策的动因和模式。该模型指出,控股股东通过自身与上市公司之间的关联交易进行外部套利的行为动机来自于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而控股股东对外部收益的追求将导致上市公司进行非效率投资,最终走向崩溃[25]。

潘敏(2002)则采用模型分析的方法对信息不对称影响公司投资的机理进行了分析,并结合我国实际指出我国上市公司特殊的股权制度安排也是影响公司投资决策的重要因素[26]。沈艺峰(2002)通过检验配股的市场反应发现,我国上市公司中的确存在自由现金流问题[27]。饶育蕾、汪玉英(2006)从股

权结构的角度研究企业投资行为,发现我国上市公司普遍存在过度投资【28】。何源等人(2007)认为,控股股东存在谋取私有收益而扭曲公司的投资行为,随着其持股比例的上升,因谋取私有收益而导致过度投资的趋势就越弱【29】。因此,控股股东有可能为了追求其自身的利益最大化,利用其投票权来消耗公司资源如正自由现金流,做出不合理的投资决策,导致公司投资扭曲,从而损害公司价值与中小股东的利益。李维安、姜涛(2007)通过对我国证券市场2003—2005年A股市场的上市公司的投资行为进行研究,发现了股东行为治理,董事会治理,利益相关者治理能够积极有效的起到治理过度投资的作用,但是监事会治理,经理层治理,信息披露机制所发挥的作用却不明显[30]。唐雪松、周小苏、马如静(2007)利用上市公司2000—2002的数据研究上市公司是否存在过度投资行为以及相关制约机制是否有效,结果表明,我国上市公司存在过度投资行为,公司治理机制在制约过度投资行为中基本有效[31]。蒋宏伟、张栋(2008) 使用我国上市公司2003—2005年间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研究,验证了我国上市公司自由现金流与企业投资决策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32]。这表明:我国上市公司投资与自由现金流之间的敏感度很强,而且自由现金流量为正的上市公司的投资对现金流的敏感度更强。根据结果,作者指出我国上市公司投资决策对自由现金流高度敏感的原因是由于上市公司信息不对称产生的融资约束造成了企业高度依赖于内部资金。

(三)对于国内外研究动态的简评:

根据国内外的研究理论,不难看出,自由现金流、公司治理结构等相关因素与公司投资决策密不可分,并对其影响重大。在西方国家,无论是学术界还是实务界对企业投资决策及其相关影响因素的研究都有很多的成果,从早期西方的投资理论到后来的委托代理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公司治理理论等,都为西方国家后来研究公司投资及投资决策奠定了良好的理论基础。而我国对企业投资决策及自由现金流、公司治理结构等研究尚不成熟和完善,即便有一些成果也还缺乏广泛的认知与认同。

目前,由于我国的实际环境与国外的实际情况有差别,因此使得研究与我国的实际情况的结合程度上还有一定的差距。针对电力行业上市公司投资决策及相关影响因素的研究又少之甚少,对于电力行业上市公司的投资现实状况缺乏完善全面的研究,针对该行业投资行为的动因及公司治理机制等因素也缺乏客观分析。因此,有必要在现有研究基础上,整合已有研究思路,分析我国电力行业投资行为的动因与影响因素。此外,由于电力行业的特殊性,可供参考的针对其特征的相关理论分析较少,而且该行业上市公司内部治理结构相近,使研究和分析的难度加大。所以,需要在沿袭已有的关于投资决策、公司治理结构和自由现金流方面理论的基础上,进行大量的调研分析、搜集数据、建立模型,从而才能正确分析电力行业上市公司资决策的有效性,为准确评估其企业价值奠定基础,这也是本文研究的根本目的所在。

三、课题研究内容

本文将主要对目前中国电力行业上市公司(本文研究对象是其主营业务为发电售电的上市公司) 的投资行为与公司治理机制进行实证研究,对影响公司投资行为的治理因素进行统计分析,找出对公司投资行为影响较显著的治理结构因素。将运用深沪两市57家电力行业上市公司2002—2008年四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和分析。具体论文框架如下:

(一)绪论

1、选题背景与选题意义

2、国内外研究现状

3、研究内容和方法

(二)理论分析

1、企业投资决策及相关影响因素的理论概述

2、电力行业上市公司自由现金流与投资决策的关系

3、电力行业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与投资决策的关系

(1)股权结构与投资决策

(2)股权集中度与投资决策

(3)管理者激励与投资决策

(三)电力行业上市公司投资决策的实证分析

1、投资决策与自由现金流的关系

(1)变量选取

(2)样本的统计分析

(3)回归结果简述

2、公司治理结构对投资决策的制约作用

(1)变量选取

(2)模型设计

(3)实证结果与分析

(四)规范电力行业上市公司投资决策的相关对策及建议

1、控制权与现金流量方面

2、优化股权结构方面

3、完善独立董事制度方面

4、激励制度方面

(五)结论

四、研究方案,工作特色及难点

(一)研究方案:

1、通过电子期刊数据库的检索、查阅相关著作、论文、事件报道以及专业机构的网站,了解国内外关于上市公司投资及投资决策的研究现状,了解电力行业上市公司特点,其投资体制、投资决策的动因、投资行为及其公司治理结构等问题的详细内容。

2、本文首先介绍了企业投资决策及相关影响因素的有关理论,然后从电力行业上市公司投资决策的影响因素入手,分析电力行业上市公司投资决策的动因及相关影响因素。接着从实证的角度出发,试图分析电力行业投资决策的真正原因及是否合理。这是本文的主要部分,也是关键。本文在最后,根据实证分析的结果,提出了使电力行业上市公司做出合理投资的决策,规范其投资行为的相关政策及建议。

3、本文以实证分析的研究方法,即对电力行业上市公司投资决策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分析。采用收集大量数据作为实证分析的样本并建立模型的形式进行研究分析,从而总结出电力行业上市公司投资决策的动因、影响因素、所产生的不利影响等现实问题。

(二)本文的难点:

国内理论界对上市公司投资决策及投资行为的探讨起步较晚,尚不成熟;对于电力行业上市公司投资决策及相关影响因素的研究还处于萌芽状态或少之甚少。因而学术界可供参考相关的文献资料信息很有限。故本文的写作需要在大量实践调研、统计分析的过程中进行。

五、预期成果和可能的创新点

投资决策及自由现金流、股权结构、公司治理结构等方面的问题,都是当今国内学术界普遍在讨论的一个热门话题。本文从电力行业上市公司出发,针对电力行业的特殊性对该行业上市公司的投资决策及其动因、自由现金流、公司治理结构等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对此国内还没有相关的针对性研究。通过本人的研究,以期提高电力行业管理者对本行业上市公司投资决策的关注,探求投资行为的适度与投资决策的合理化,促进整体上市公司投资行为的适度发展,从而带动我国经济的稳定增长。

六、主要参考文献

[1] Jensen,M.C,and W.Meckling.Theory of the Firm:Managerial Behavior,Agency Costs ,and Capital Structure. Journal of F

inancial Economics.1976,3:305-360

[2] Shin H.H.and Kim Y.H.Agency costs and efficiency of business capital investment:evidence from quarterly capital expenditures [J].Journal of Corporate

Finance.2002,8:139-158

[3] Nathalie Moyen,"How big is the debt overhang problem?",Journal of Economic Dynamics &Control.2005

[4]Jensen,M.C.Agency Cost of Free Cash Flow,Corporate Finance and Takeovers.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86,76:23-339

[5] Lang, L.,Stulz, R., Walkling, R.A Test of the Free Cash Flow Hypothesis, the Case of Bidder Returns.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1991,29:315-335

[6] Aggarwal K. and A. Samwick. http://www.51lunwen.com/yanjiusengkait/ Why do managers diversify their firms?——agency considered[J].Journal of Finance.2003,1:71-118

[7] Dechow,residual P. M.,A.P.Hutton and R.G.Sloan,An empirical assessment of the income valuation model,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2005,26:1-34

[8] Richardson.Overinvestment of free cash flow [J].Review of Accounting Studies.2006,11:159-189

[9] Myers,S.C.The Capital Structure Puzzle.Journal of Finance.1984,39:575-592

[10] Myers,S.C.and Majluf.Corporate Finance and Investment Decisions When Firms Have Information That Investor Do Not Have.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1984,13:187-221

[11]Narayanan,M.Managing credit risk:the next great financial challenge.1998,201-203

[12] Heinkel R.and Zechner J.The role of debt and preferred stock as a solution to adverse investment incentives.Journal of Financial and Quantitative Analysis.1990,25:1-24

[13] Strobl,G.Managerial Compensation,liquidity,and the overinvestment problem.

Working paper,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2003

[14] Grenadier,Steven R.,N.Wang.Investment timing, agency, and information [J].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2005,75:493-533

[15]John.Kose and David C.Nachman.Risk Debt.Investment Incentive,and  Reputation in a Sequential Equilibrium [J].Journal of Finance.1985,40:863-878.

[16] Vogt S.The Cash Flow/Investment Relationship:Evidence from U.S Manufacturing Firm [J].Financial Management.1994,23:3-20

[17] Andrei Shleifer,Robert W. Vishny.A Survey of Corporate Governance The Journal of Finance[M].1997,Jun,Vol.52,No.2:737-783

[18]RichardsonScott.Over-investment of Free Cash Flow and Corporate Governance.working paper,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2003

[19] Cu11,Robert, Xu,L.C.Institutions,ownership,andfinance:the determinants of profit reinvestment among Chinese firms[J].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2005,77:117-146

[20] Albuquerue R U I,N Wang.Agency conflicts,investment,and asset pricing[J].The Journal of Finance.2008,63,1:1-40

[21] Kahneman,D.and Riepe,M.W.Aspects of Investor Psychology. Journal of Portfolio Manageraent.1998,24:52-65

[22] Shefrin,H.Beyond Fear and Greed.Understand Behavioral Finance and the Psychology of Investing.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2000

[23] 赵守国,王炎炎.配股的经济学分析.当代经济科学,1999.6,44-48

袁国良,郑江淮,胡志乾.我国上市公司融资偏好和融资能力实证研究.管理世界,1999.3,36-42

[25] 刘朝晖.外部套利、市场反映与控股股东的非效率投资决策.世界经济.2002,7:71-79

[26] 潘敏,金岩.信息不对称、股权制度安排与上市企业过度投资.金融研究.2003,1:36-45

[27] 杨熠,沈艺峰.我国上市公司自由现金流假说检验.新经济环境下会计与财务问题研讨会会议论文.2002

[28] 饶育蕾、汪玉英.中国上市公司大股东对投资影响的实证研究.第三届公司治理国际会议专题网站

[29] 何源,白莹,文翘翘.负债融资、大股东控制与企业过度投资行为[J].系统工程.2007,3:61-67

[30] 李维安,姜涛.公司治理与企业过度投资行为研究一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证据[J].财贸经济.2007,12:56-61

[31] 马如静,唐雪松和贺明明.我国企业过度投资问题研究——来自证券市场的证据[J].经济问题探索.2007,6:55-60

[32] 蒋宏伟,张栋.上市公司自由现金流与投资行为的实证研究[J].新疆财经.2008,4:40-44

[22] 姜瑶英.詹姆士•托宾的投资理论——设备投资的q 理论.投资研究.1997,10:37-42

[23] 刘星,曾宏.我国上市公司非理性投资行为:表现、成因及治理.中国软科学.2002,1:65-69

[24] 俞文钊.当代经济心理学.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

[25] 周杰.管理层股权结构对我国上市公司投资行为的影响[J].天津商学院学报.2005,25,3:36-40

[26] 高明华.中国上市公司治理绩效的影响因素分析[J].国际金融研究.2002,11:54-58

相关推荐

浅谈如何写研究生论文开题报告 

热点阅读

网友最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