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汪机“针法浑是泻而无补”理论探析
医药论文是科技论文的一种是用来进行医药科学研究和描述研究成果的论说性文章。常梦网论文网为您提供医药论文范文参考,以及论文写作指导和格式排版要求,解决您在论文写作中的难题。
[摘要]明代新安医家汪机继承金元医家朱丹溪的观点,认为“针法浑是泻而无补”。考其理论渊源,出自于《黄帝内经》。《内经》指出:“阴阳形气俱不足,勿取以针,而调以甘药”,这就为后世医家“针法有泻无补”提供了理论依据。针法补泻不同于药疗、食补,不能为人体提供营养、补充能量。针刺的作用,在于调气。通过针刺的补泻手法以激发经气,促使机体阴阳平衡。当人体“阴阳形气俱不足”时,说明气虚血少,针刺不仅不能激发经气,反而会伤气、耗气。故大虚之人,不可用针,当以甘药治之。
[关键词] 汪机;针法有泻无补;阴阳形气俱不足;甘药
针刺过程中的虚补实泻,是自《黄帝内经》以来一贯奉行的基本原则。明代新安医家汪机《针灸问对》则继承了金元医家朱丹溪的观点,认为“针法浑是泻而无补”,《医学正传》、《医学入门》、《东医宝鉴》、《古今医统大全》、《针灸大成》等也相互转摘引录[1]。可见,后世医家对针法能否起到补虚益损的作用已经产生了怀疑。本文试就“针法浑是泻而无补”理论作一探讨。
1 《内经》是“针法有泻无补”的理论渊源
补法与泻法,是针刺治病过程中扶正祛邪的的重要手段。早在《内经》中就有很多有关针刺补泻的论述。如《灵枢?九针十二原》曰:“虚实之要,九针最妙。补泻之时,以针为之。”《灵枢?经脉篇》云:“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等。
疾病的虚实症候,多从脉象的变化上反映出来。《灵枢·终始》曰:“持其脉口人迎,以知阴阳有余不足,平与不平……,少气者,脉口人迎俱少而不称尺寸也。如是者,则阴阳俱不足,补阳则阴竭,泻阴则阳脱。如是者,可将以甘药”。《灵枢·邪气脏腑病形》对不同的脉象有着具体的描述:“病之六变者,刺之奈何?岐伯曰:诸急者多寒;缓者多热;大者多气少血;小者血气皆少;滑者阳气盛,微有热;涩者多血少气,微有寒”。根据六种脉象所反映出来的情况,针刺治疗的方法也不同。所以,《灵枢·邪气脏腑病形》指出:“刺急者,深内而久留之;刺缓者,浅内而疾发针,以去其热;刺大者,微泻其气,无出其血;刺滑者,疾发针而浅内之,以泻其阳气而去其热;刺涩者,必中其脉,随其逆顺而久留之,必先按而循之,已发针,疾按其痏,无令其血出,以和其脉;诸小者,阴阳形气俱不足,勿取以针,而调以甘药也”。从以上经文不难看出,脉象表现为急脉、缓脉、大脉、滑脉、涩脉者均可用针刺治疗,惟有小脉者,不可针刺,只宜用具有补益作用的药物来调治。因为脉象小者,说明患者血气皆少,阴阳形气俱不足,若用针刺治疗,不仅不能起到补虚扶正的作用,反而会耗伤正气,使得虚上加虚。正如《灵枢·根结篇》所说:“形气不足,病气不足,此阴阳气俱不足也,不可刺之。刺之则重不足,重不足则阴阳俱竭,血气皆尽,五藏空虚,筋骨髓枯,老者绝灭,壮者不复矣”。若此谓者,皆是针刺有泻无补之意。
《黄帝内经》对阴阳气血俱不足者禁用针的警示,引起后世医家的广泛重视。金元医家朱丹溪在《丹溪心法·拾遗杂论》中首次提出了“针法浑是泻而无补”的观点,但文中并未加以说明。明代医家汪机在《针灸问对》中则对其论点作了进一步的解释:“丹溪言针法,浑是泻而无补,何谓也?经曰:阳不足者,温之以气;阴不足者,补之以味。针乃砭石所制,既无气,又无味,破皮损肉,发窍于身,气皆从窍出矣,何得为补?……且考《素问》九针之用,无非泻法。丹溪之言,岂无所本哉?”[2] 可见,汪机通过《内经》中对阴阳不足的病症只用温阳补阴的药物治疗、《素问》中记载的九种针具均为实证而设的例证,明确指出了朱丹溪关于“针法浑是泻而无补”的观点是源出于《内经》,是在《内经》的基础上进一步强调针刺的作用长于泻实而短于补虚。
2 针法补泻的实质,在于疏调气机
汪机认为,以针刺病能祛有余之邪实,而不能补阴阳之不足。其举例说明:“假如痨瘵阴虚火动,法当滋阴降火,针能滋阴否乎?痿症肺热叶焦,法当清金补水,针能补水否乎”?汪机指出:“经中须有补法,即张子和所谓祛邪实所以扶正,去旧实所以生新之意也……疾出以去盛血,而复其真气,故云补也”(《针灸问对》)。即针刺补泻并非能够直接为人体提供能量、补充不足,而是通过泻实祛邪、去旧生新,达到扶助正气(补)的目的。
明·杨继洲《针灸大成·附辨》云:“用针浑是泻而无补,古人用之,所以导气,治之以有余之病也。今人鲜用之,或知其无补而不用欤……”。清代廖润洪《针灸集成》亦云:“针刺虽有补泻之法,予恐但有泻而无补焉。经谓泻者迎而夺之,以针迎其经脉之来气而出之,因可泻实也;谓补者,随而济之,以针随其经脉之去气而留之,未必能补虚也。不然,内经何以曰:无刺熇熇之热,无刺浑浑之脉,无刺漉漉之汗,无刺大劳人,无刺大饥人,无刺大渴人、无刺新饱人、无刺大惊人。……若此等语皆有泻而无补之谓也。凡虚损、危病、久病,俱不宜用针”。由此可见,金元明清时期的诸多医家均持“针法有泻无补”之观点,不无道理。比如,大饥之人,阴阳气血皆不足,器官功能活动强度降低,表现为全身乏力、心跳减慢、呼吸浅慢、肌肉活动能力下降、性机能减退、总的物质代谢水平降低,机体基本上维持在生命必需的低水平功能活动上。此时若给与进水、进食,则病人很快即可恢复正常。但若行针刺治疗,不仅不能使低下的机能恢复常态,反而会伤体耗气,导致病人晕倒,甚至一厥不复。所以说,针法补泻不同于药疗、食补,它对病体虚实症候的治疗作用,不是以“提供营养、补充能量”为途径的。
《内经》所言针刺补泻,是针对机体阴阳失调的病症而设的。《灵枢·根结》云:“用针之要,在于知调阴与阳,调阴与阳,精气乃光;合形与气,使神内藏。故曰上工平气,中工乱脉,下工绝气危生”。《素问?至真要大论》亦云:“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所谓“平气”,就是通过针刺调和人体的气机,使之达到“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的平衡状态。所以,《灵枢?刺节真邪》云:“用针之类,在于调气。”《灵枢?终始》亦云:“凡刺之道,气调而止。”气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具有升、降、出、入的特点。气的有余与不足,可以从脉象上反映出来,故“凡将用针,必先诊脉,视气之剧易,乃可以治也(《灵枢?九针十二原》)”。气的有余与不足,均可用针刺补泻的方法以调之,正如《灵枢·根结》所云:“有余者泻之,不足者补之”。所以,针刺补泻的过程,就是调气的过程,就是以“气和”为目的,使之恢复阴阳平衡。
至于如何根据疾病的虚实症候运用针刺的补泻手法,在《灵枢·根结》中有较为明确的描述:“形气不足,病气有余,是邪胜也,急泻之。形气有余,病气不足,急补之。形气不足,病气不足,此阴阳气俱不足也,不可刺之……,形气有余,病气有余,此谓阴阳俱有余也,急泻其邪,调其虚实”。由于不同患者的体质不同,其患病后所表现出来的虚实症候也不同。对于形气不足病气有余,或形气有余病气不足,或形气病气俱有余的病症,均可引之随之以鼓正气,或导之迎之以泻其气,从而祛邪扶正以助真气恢复;而当机体虚弱表现为阴阳形气俱不足时,针刺不仅不能鼓舞正气祛邪外出,反而会耗伤正气加重病情。故此时不可用针,宜用具有补养作用的药物来补给能量。这就是《内经》所言补泻的实质含义。
医药论文是科技论文的一种是用来进行医药科学研究和描述研究成果的论说性文章。常梦网论文网为您提供医药论文范文参考,以及论文写作指导和格式排版要求,解决您在论文写作中的难题。
抗生素是治疗感染性疾病的常用药物,1929年 英国学者Flemming首先发现了青霉素,1941年应用于临床.抗生素是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医学发现,它使人类的平均寿命至少延长了10年.抗生素是由某种微生物所产生的,在低浓度下对别种微生物有抑制或杀灭作用的药物.抗生素的作用范围广,对细菌、病毒、真菌甚至肿瘤都可起到抑制或杀灭作用.因此,依据抗生素的作用对象,可分为抗细菌作用、抗病毒作用及抗真菌作用抗生素等.抗菌药是通常指对细菌具有抑制或杀灭作用的药物,作用范围较窄,包括针对细菌的抗生素外,还包括人工合成的抗菌药,如磺胺类及喹诺酮类等.到目前为止,用于治疗感染性疾病的抗生素有300余种,然而由于新型抗生素的不断出世,抗生素种类繁多及同一种抗生素有多种商品名等原因,医务人员在掌握抗生素的合理使用上存在一定的困难,故常见滥用抗生素的现象,耐药菌株亦有逐渐增多趋势.
1 滥用抗生素现象分析
1.1 抗生素市场占有率过高中国抗生素销售额占前100位药品销售额的47%,而欧美国家为10%左右.据统计,在2002年中国医用抗感染药物市场规模达到了345亿元人民币.
1.2 医院抗生素使用量过大美国及英国等发达国家医院抗生素使用率为22%~25%,而在中国则为67%~82%,其中有40%以上的抗生素用于预防感染.另外,在预防性用药的病人中半数属于使用不当,使用抗生素病人中1/3以上不需要使用抗生素.
1.3 畜牧业中使用量过多 随着畜牧业的发展,使用抗生素治疗畜禽疾病更加广泛,致使各种肉类及奶制品中抗生素含量常超出规定.
2 滥用抗生素的原因分析
2.1 社会因素 1)生产厂家过多,竞争过于激烈,造成恶性市场竟争,给医师使用抗生素造成不少困难.2)中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规定,从2004年7月1日起,抗生素必须凭处方购买,但目前仍然可以在药店容易买到抗生素药品,致使抗生素市场泛滥.3)临床药师指导用药不够普及,缺乏临床药师的培训和临床药师指导治疗的制度.
2.2 医务人员因素医师滥用抗生素的原因主要是与未能掌握合理使用抗生素的原则和方法有关.1)经常把抗生素当作安慰剂使用,无论何种原因引起的疾病,部分医师总觉得不用抗生素就不放心.2)分不清抗生素和消炎剂的区别,抗生素不是直接针对炎症发挥作用的,而是针对引起炎症的微生物,是杀灭微生物的,而消炎药是针对炎症的.许多医师以 为有炎症就应用抗生素,如关节炎多由微生物感染以外的原因引起,多数情况下不需要使用抗生素.3)分不清抗生素和抗菌药的区别,抗菌药只对细菌感染有效,对其他微生物感染无效或效果很差,而目前在病毒性感染(如感冒)或在发热时使用抗菌药现象较为普遍.4)盲目认为价格越贵疗效亦越好,而事实上药品的疗效不在于价格的高低,而在于病原菌对药物的敏感性,在临床上不少价格便宜的药物,也有明显的疗效,如青霉素等.5)选用抗生素或联合用药不科学,不少医师为了让患者早日康复,对细菌感染性疾病患者联合使用2种以上的抗生素.殊不知,每种抗生素的抗菌谱不尽相同,若联合用药不当,不仅达不到理想的疗效,反而降低疗效,甚至加重毒副作用.6)无指征预防性用药:有的医师为保险起见,随意扩大预防性用药范围或缩短给药间隔时间,在手术前后长时间大量使用抗生素.为提高细菌性感染的抗菌治疗水平,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医务人员应严格掌握预防性用药的指征.7)无规律用药:有些医师由于未能掌握抗生素的药代动力学,随意延长给药时间,又有些医师看到患者病情缓解,又随意地减少剂量或停药.给药次数、剂量或疗程的掌握不合理,不但不能彻底杀灭病原菌,反而会促使病原菌产生耐药性.8)局部用药现象比较多见.局部软组织的瘀血、红肿、疼痛和过敏反应引起的接触性皮炎、药物性皮炎等均不宜局部使用抗生素.9)频繁更换使用抗生素.抗生素的疗效有周期问题,如果疗效暂时不理想,首先应考虑用药时间不足,给药途径不当以及全身的免疫功能状态等因素,频繁更换药物,易使细菌产生对多种药物的耐药性.10)应用广谱抗生素的倾向较多,抗生素的使用原则是能用窄谱的不用广谱,在未能明确病原微生物时可使用广谱抗生素,如果明确了致病的微生物应使用窄谱抗生素.
2.3 患者因素由于种种原因,患者及其家属认为抗生素是万能药,习惯性使用抗生素,例如不少感冒患者或家属到药店自行购买感冒药和抗生素联合使用,这是滥用抗生素的常见现象.
2.4 畜牧业中的大量使用我国每年有6000吨抗生素应用于饲料添加剂,占全球抗生素饲料添加剂使用量的50%左右.
3 滥用抗生素的后果
3.1 病原菌产生耐药菌株病原菌耐药菌株的形成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世界卫生组织曾发出过警告,抗生素的滥用将意味着抗生素时代的结束,人类有可能再一次面临很多感染性疾病的威胁.耐药菌株的形成与细菌基因突变和产生灭活酶、纯化酶有关,并且与抗生素用量的增加呈平行关系,即抗生素疗程越长愈易引起耐药.目前,世界范围内的细菌耐药情况如下:1)耐药菌株产生速度过快,人类研制1种新型抗生素大约需要10年或更长的时间,而细菌产生耐药性的时间却不足2年,新药的研制速度远远跟不上细菌耐药产生的速度.2)许多抗生素耐药情况严重,20世纪五六十年代青霉素1次剂量只是2万~3万U,而如今则需用几十万、几百万U.我国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青霉素比率已经高达90%.喹诺酮类抗生素进入我国有20多年,而它的病菌耐药率已达到60%~70%,曾使肺炎及肺结核的病死率降低了80%的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目前对70%肺炎球菌无效.3)耐药菌可以在不同地区或国家之间的人群中传播的,而且母亲在妊娠期间滥用抗生素,新生儿也可能耐药.
3.2 产生各种不良反应所有药物均既可治病也可致病,即任何药物包括抗生素均有不良反应.抗生素的不良反应大体上可分为不良作用和毒性反应,其中不良作用是指在正常剂量时发生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其他作用,症状较轻,而毒性作用是指由于用药剂量过大、用药时间过长或患者的高敏感性所引起的.我国每年有20万人死于药品不良反应,其中40%死于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在临床上常见的抗生素的不良反应有如下几种:
3.2.1 肝脏损害 有慢性肝炎或肝功能异常的病人宜避免使用或慎用在肝内代谢、具有肠肝循环及对肝脏有害的抗生素,如氯霉素、林可霉素、四环素、利福平及红霉素等.
3.2.2 肾脏损害 两性霉素及氨基甙类抗生素等,对于肾脏疾病的病人应慎用或禁用.
3.2.3 造血系统损害 第三代头孢菌素如头孢派酮及拉氧头孢等可导致维生素K缺乏,引起凝血功能障碍许多抗生素若长期大量使用,可引起造血功能障碍,如氯霉素等.
3.2.4 神经系统损害 神经系统损害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听力障碍、视力减退、周围神经病变以及神经肌肉传导阻滞等.氨基甙类抗生素可诱发听力障碍和神经传导阻滞,而乙胺丁醇则可引起视力减退.
3.2.5 胃肠道反应 常见的胃肠道反应有食欲不振、胃部不适、恶心、呕吐、腹痛及腹泻等,如金霉素、强力霉素、二甲四环素、红霉素类药物对胃肠道反应较重,而四环素类和利福平等若长期服用可致胃溃疡.
3.2.6 过敏反应 是抗生素引起的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一种抗原抗体相互作用而致,如青霉素和链霉素引起的过敏反应,使用前须进行皮肤过敏试验.
3.2.7 后遗效应 是指停药后的后遗生物效应,如氨基甙类抗生素对听力的影响已引起重视..
3.2.8 二重感染 如果长期大量使用抗生素可引起体内维生素B族和维生素K族的缺乏症,还可以引起菌群失调症,如伪膜性肠炎、急性出血性肠炎或真菌感染等.
3.2.9 抗生素引起的药物热 在临床上并非少见,许多感染性疾病在感染初期经过抗生素治疗后,虽然感染得到控制,但发热仍然得不到控制时应考虑是否是药物引起的.
3.3 干扰和掩盖病情,延误及时的诊断和治疗 由于对感染性疾病不合理地使用抗生素,致使对诊断有参考作用的症状和体征被掩盖,给诊断带来困难,而且有时因延误诊断而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3.4 增加病人经济负担 给不需要使用抗生素也能达到治疗效果的病人使用抗生素,或给不该联合用药或预防性用药的病人实施联合用药或预防性用药,可用价格低廉的抗生素进行治疗的疾病使用高价抗生素等均可增加病人的精神负担和经济损失。
总之,作为临床医药人员应深入了解滥用抗生素的危害性,不但会用抗生素治疗疾病,而且也要防止滥用抗生素。
3 激发经气、才能产生补泻效应
现代研究认为,针刺的补泻作用,实际上就是对机体的调整作用。例如:临床实践证明,针刺天枢穴既能治疗便秘,又能治疗腹泻;针刺内关穴既能治疗心动过速,又能治疗心动过缓,这就是腧穴双向良性调整作用的具体体现。而针刺过程中所施行的补泻手法,就是促使机体组织兴奋或抑制的关键所在。一般来说,凡能激发经气、鼓舞正气,促使体内各种低下的功能得以恢复旺盛的方法,称为补法;凡能疏调经气、泻实祛邪,促使体内过于亢盛的功能得以恢复常态的方法,称为泻法。从生理学的角度来说,当毫针作用于机体的刺激量达到一定强度时(即引起得气的最小刺激量),就可以引起组织细胞的兴奋或产生动作电位[3],从而激发经络的功能,促使人体阴阳自和,趋于平衡。而外加刺激量的大小,决定着针刺得气的强弱。刺激量大,则针下感应强烈;刺激量小,则针下感应柔和。通常针刺泻法,刺激量大,多用于实证;针刺补法,刺激量小,多用于虚证。通过运用不同的针刺补泻手法产生不同的刺激强度,就可以获得或补或泻的治疗效果。
需要注意的是,掌握好针刺补泻手法是针刺作用产生的关键之一。在不同的病理状态下,运用熟练而恰当的针刺手法,既不使太过,也不使不及,正所谓“补泻无过其度”(《灵枢·五禁》),才能收到较好的临床疗效。其次,针刺取穴不宜过多。曾有一女性老年患者自述其患腰椎间盘突出伴右下肢坐骨神经痛,在某医院行针灸治疗时,由于每次扎针太多,以至于她不仅产生了恐惧感,而且自觉体力越来越弱,甚至连路都走不动了。由此可见,针刺是用来调气的,用之必须适度。倘若用针过多,则会伤气、耗气,日久反而会致病体更虚,这也是古人“针刺有泻无补”的一个佐证。第三,严格遵守“阴阳形气俱不足,勿取以针,而调以甘药”之古训,对于体质虚弱之人,应该避免用针。如:素体虚弱、久病体虚、严重贫血、疲乏劳累、饥饿之人等等,均宜治以甘药,或饮食调养。笔者曾治一形体瘦弱、面色萎黄、气血不足之男性中年患者,因肩背痛而来寻求针灸治疗。扎针不到5分钟,病人即出现晕针现象。立马采取取针、平卧、饮水等措施,方使其转危为安。可见:当患者处于极度虚弱、脏腑功能低下时,单纯用针刺治疗不仅不能兴奋机体、驱邪外出,反而重竭其气,致使虚体不任。汪机·《针灸问对》指出:“若夫病邪大甚,元气已伤,决非针之所能济矣”。古代前贤所论,真知灼见。
总之,“针刺浑是泻而无补”之说,有其合理的一面。临床诊疗疾病,当根据症候的阴阳表里寒热虚实,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当用针时用针,当用药时用药,或针药并用、内外合治。这也是古代医家明确指出的:“针、灸、药因病而施者,医之良也”(《针灸聚英》)。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论文 > 医药卫生
医药论文是科技论文的一种是用来进行医药科学研究和描述研究成果的论说性文章。常梦网论文网为您提供医药论文范文参考,以及论文写作指导和格式排版要求,解决您在论文写作中的难题。
目的 探讨老年人消化溃疡的临床特征及防治体会。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收治的30例老年人消化溃疡的临床表现、部位、复发、并发症及防治原则。结果 发现老年人消化溃疡的临床表现、部位、复发、并发症及诊治原则均有一定特点。结论 正确掌握老年人这一常见病的临床特征及防治,对延长老年人寿命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老年人 消化溃疡 特征
近年来老年人发生消化溃疡逐年增多,临床表现多不典型,老年人消化溃疡部位多位于胃体上部甚至胃底部,溃疡常较大,复发率高,并发症多,易误诊为胃癌[1]。正确掌握老年人这一常见病的临床特征及防治、诊断对治疗效果和预后有重要影响,值得临床医师重视。现将我院老年人消化溃疡的特征及防治体会分析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30例病例中男性24例,女性6例;年龄50-70岁(平均年龄60岁),男性多于女性(4:1)。老年人消化溃疡患者上腹疼痛多不典型,其中误诊为食管癌、胃癌5例,误诊为心绞痛和心肌梗塞2例。嗜好烟酒占20例。以上30例病例均行胃镜加活检、B超、心电图、血常规、大便常规+隐血、肝肾功电解质心肌酶生化等检查。结合以上病史、体征、各项相关检查,确诊胃溃疡20例,巨大溃疡2例,十二指肠溃疡8例。
1.2治疗方法 均给予保护胃黏膜药物、枸橼酸铋钾120mg,4次/天。质子泵抑制剂(PPI)、埃索美拉唑20mg,1次/天。抗幽门螺旋杆菌、克拉霉素0.5g,2次/天。阿莫西林1g,2次/天,(疗程7-10天)根除幽门螺旋杆菌治疗。
2 结果
30例患者中十二指肠溃疡4周愈合率为92%(7/8);胃溃疡6周愈合率为84%(17/20);巨大溃疡6周愈合率为45%(1/2),并适当延长治疗疗程,嘱患者长期门诊随访。结合胃镜加活检排除食管癌、胃癌5例。心电图、心肌酶检查排除心绞痛和心肌梗塞2例。
3 讨论
3.1临床表现 老年人消化溃疡患者上腹疼痛多不典型,表现多样,轻重不一,30例病例中典型上腹疼痛仅占1/3左右。因老年人高位溃疡较多,其疼痛常防射至背部和胸部剑突上方。邻近门的小弯侧高位溃疡其疼痛防射至胸部外,还可有咽下困难和吞咽时疼痛的特点,易误诊为食管癌、胃癌。
胸骨后痛可酷似不典型心绞痛和心肌梗塞,可行胃镜加活检,心电图、心肌酶等检查,明确诊断,故应注意鉴别[2]。
老年人消化溃疡出血的比例增加,且常严重,其原因可能与老年人胃体部大溃疡较多或多半合并有高血压、动脉硬化等有关,慢性失血在胃溃疡较十二指肠溃疡多见。
3.2溃疡部位 老年人中胃角部溃疡发病率最高,而胃体部溃疡较中青年明显增多,胃体上部和中部溃疡发病率有随年龄增大而上升的倾向。
3.3溃疡大小 内镜检查发现老年人溃疡的直经明显增大,直径在10~19mm,而中青年人溃疡的直径常在9mm以下,部分老年人溃疡溃疡的直径甚至大于25mm,大于25mm的为巨大溃疡,对药物治疗反应较差,愈合时间较长,易发生慢性穿透或穿孔,并发出血者多,与溃疡型胃癌不易鉴别,故在进行胃镜检查时必须做活检,以免误诊。老年人溃疡大而深的主要原因可能与动脉硬化等导致黏膜血供不足,屏障防御功能减弱有关。同时,老年人常有胃黏膜退性病变和萎缩性胃炎,故易发生大溃疡[3]。
3.4复发 老年人消化溃疡治愈后易于复发,复发溃疡位于原疤痕部位或其附近。观察其复发原因与溃疡大小有关;与老年人嗜好烟酒有关,因吸烟引起胃黏膜微循环障碍,血流量减少,黏膜抵抗力减弱,影响植物神经系统功能,引起胆汁反流而损害胃黏膜。还有老年人基础疾病较多,用药也较多,如服非甾体抗炎药、肾上腺皮质激素等可导致溃疡易复发。
3.5并发症 胃出血是老年人消化溃疡常见并发症;胃穿孔,老年人胃穿孔较青壮年高,且随年龄增加而病死率增加,故必须给予足够重视,早诊断,早治疗;幽门梗阻,60岁以上消化溃疡患者易并发幽门梗阻,表现为恶心、呕吐、失水及低钾低氯性碱中毒,体重减轻、营养不良等;癌变,因老年人年龄大,溃疡顽固不愈者应提高警惕,定期随访复查。
3.6防治 溃疡活动期应减少体力活动和精神紧张,充分休息、保持身心安静、戒除烟酒、注意饮食规律、禁辛、辣饮食、停用非甾体抗炎药及损害胃黏膜药物等。
3.7治疗 老年人消化溃疡应给予足量、足疗程的保护胃黏膜药物、质子泵抑制剂(PPI)、抗幽门螺旋杆菌等对症治疗,防治并发症发生。
结合以上分析,正确掌握老年人消化溃疡这一常见病的临床特征及防治、诊断对治疗效果和预后有重要影响,值得临床医师重视。应加强对老年人消化溃疡的认识,达到早期明确诊断,合理治疗,防治并发症发生,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参 考 文 献
[1]内科学.第7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2]叶任高,陆再英.内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41~417.
[3]欧阳钦.加强临床研究,提高疾病的诊治水平.实用医学临床杂志,2007,1,(3):3.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论文 > 医药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