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程序设计 > 程序资讯 > 云计算 > 浏览文章

解读华为金融云、金融大数据和双活数据中心

作者:小梦 来源: 网络 时间: 2024-08-29 阅读:

作为百业之王,金融业的互联网+实践以及IT架构变革一直备受关注。从中国银行行业云平台的摸索,到招商银行研发测试云平台建设,再到光大银行、中国邮储银行、中国银联等私有云的实践。金融业正在积极拥抱云计算,实现传统IT系统向云架构的转型。

日前,在华为HCC 2015上,在倾听了“交通银行数据中心的大数据分析”、“工商银行服务存储化联合创新”等报告,并与多家金融业ISV沟通之后,记者与拥有15年金融业工作经验的华为IT产品线金融解决方案总经理许一震深入交流,梳理出目前金融云、大数据和双活数据中心等三类主流需求,以及相关技术实践经验。

金融云:兼容与开放,实现资源统一管理

金融行业正在实践以云计算为核心的IT基础架构转型。在他看来:金融行业云计算应用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四大行+股份制银行+中大型证券公司等,这些客户业务量大,对数据和安全更为敏感,更多会选择建设私有云平台。对华为而言,就是提供兼容与开放,实现资源统一管理的金融云解决方案。另一类是城商行、农商行、城镇银行、小微金融、中小证券公司等,所需要的是能够提供完整应用,端到端的行业云解决方案。华为会联合更多金融的ISV等共同提供方案,而其中华为专注于提供IT基础架构解决方案。

总结来看,金融云核心需求有以下五点:

  1. 池化共享:资源池的精细化SLA服务;物理资源和虚拟资源统一管理;
  2. 快速上线:可视化自动化部署,业务在极短时间内可上线;物理机和虚拟机资源混合编排;
  3. 面向服务:基于场景的云服务目录;丰富的服务接口支持快速的二次开发;跨数据中心VDC服务;
  4. 运维自动化:故障快速定位;提供容量预测功能;多数据中心统一管理;
  5. 兼容性与开放性:避免被锁定,兼容原有环境。

显然,金融业和互联网的需求并不相同,其对资源弹性需求大,尤其是传统技术架构向云架构转型时,特殊情况的考虑会比较多。许一震表示:“如原有VMware集群比较小,面对双十一等特殊情况时,很难实现弹性和迅速扩展。建立资源池时,金融并非互联网采购模式(成批量采购同配置服务器),其成本压力和技术困难都很大。这里就需要大规模虚拟化资源池的技术。不止如此,大规模资源池时,传统的集中式存储不能很好的匹配计算的弹性,这时候就需要分布式存储了。比如华为的分布式FusionStorage通过更好的扩展性以及和虚拟化集群的结合紧密,从而使得虚拟化资源池获得了更佳的弹性和扩展能力。同时,FusionStorage分布式存储利用以太网的结构来简化网络部署结构,简单易用,简化运维。还有网络的弹性,为了保证安全和可管理,现阶段银行网络多采用安全分区,但物理分区使资源无法跨区弹性,这就需要新的SDN方案来实现。”

据介绍,面对“兼容性和开放性、快速弹性、敏捷开发和低成本”等需求,华为基于OpenStack的FusionSphere通过开放架构能够走的更远。针对银行的应用需求,FusionSphere支持了物理机和虚拟机统一编排,从而实现一键式的应用部署。华为的FusionSphere通过标准的API,实现了多数据中心的统一云服务和资源调度管理,不仅可以支持华为自己的虚拟化资源的接入,而且支持多厂家、多云服务商的虚拟化资源的接入。

对于安全隔离和管理,通过华为的VDC(虚拟数据中心)功能不仅可以实现安全隔离,还能统一管理各类资源,支持不同部门、不同应用等,如核心交易VDC,互联网交易VDC,软件测试开发VDC等。举个例子,一家刚成立的证券企业,通过VDC的功能实现了业务快速上线,同时大大简化了应用的管理。

“对于OpenStack是否为行业私有云的最佳选型?”这一问题,金融业已经用脚投票。中国银联、光大银行等都有基于OpenStack的深入实践。许一震也表示:“金融业需要开放的,主流的,多厂商支持的云操作系统。这样的结果自然是OpenStack。为了解决好OpenStack的实施、运维等问题,需要一家研发能力强的企业来‘兜底’,从而使金融企业能够集中精力在业务创新方面。”

金融大数据:开源商业版FusionInsight的支持

华为在金融云的落地除了FusionSphere之外,还有大数据平台FusionInsight。众所周知,金融业对大数据建模、人物刻画、实时查询与分析、数据全生命周期管理等需求也很旺盛,包含Hadoop、Spark等开源技术都已有所应用。

华为FusionInsight就是针对这类需求的开源商业版。其由FusionInsight HD和FusionInsight Stream两个子产品组成。前者包含了Hadoop开放社区的主要软件及其生态圈中的主流组件,并进行了大量优化;后者是实时数据处理引擎,以事件驱动(Event-driven)模式处理实时数据,解决高速事件流的实时计算问题。

”已经有实践落地”,许一震特别分享了“某银行通过FusionInsight建立历史数据查询系统的实践经验。比如7年史明细查询业务的精确条件查询结果可在毫秒级返回,通过图形化监控界面实时了解业务运行情况,便于开发部署新业务等。”

除此以外,FusionInsight的所有组件采用主备、负荷分担方式实现服务,无单点故障;支持跨数据中心数据备份;分布式并行处理,10分钟即可完成集群安装。

“考虑到开放性、兼容性、可发展性、TCO等,以及全球开源社区蓬勃的发展,基于开源框架的完整解决方案,对金融企业而言是很好的模式。华为发展很快,我们愿意从这里投入,成为更多企业的创新技术合作伙伴。”许一震如此表示。

双活数据中心:基础架构的新创新

灾备是金融业老话题,但无论是演练还是容灾切换,风险和代价都很大。所以业内对于双活的看法一直不统一(多数认为价值不大)。但在许一震看来,现在从技术层面有了更多创新空间:不仅满足业务监管需求,还可以支持业务的创新。“原有版本要实现快速迭代、快速部署,现在银行每季度都需要版本升级,压力很大。而双活数据中心便于升级,尤其在复杂系统升级时,可以一个数据中心来承担业务,另一个数据中心来升级。现在银行的传统两地三中心容灾解决方案现在都在改造为同城双活加上异地容灾的解决方案。这样业务在同城的两个数据中心几乎是对等的。好处很明显,可以支持灰度发布,应用升级,AB测试等持续创新。比如工商银行近期发布了两地三中心最佳实践,在实现同城双活数据中心之后,对于业务创新非常有价值。”

对于双活和分布式数据中心的关系,许一震特别强调:分布式大多数是在同一数据中心内,虽然巨型互联网企业有跨数据中心的分布式应用,但在金融领域很少。对于金融业而言,保证强一致性的同城双活数据中心有以下特点:

  • 数据双活:跨数据中心数据强一致,读写性能高,数据零丢失;
  • 计算透明:业务接入负载均衡,自动切换,资源跨数据中心弹性伸缩;
  • 管理简单:可视化监控;自动化切换,业务零中断;应用不停机升级。

他最后还分享了一家美国金融担保公司Whitestar的例子。“通过本地生产数据中心的多台服务器提供高可用方案,实现虚拟桌面的双活应用系统,支持上千个VDI的运行;当本地集群里任意服务器、存储发生故障时,能够自动切换,确保上层应用无感知,数据零丢失,保障了业务的连续性;其次,通过远程备份和容灾系统,对应用和数据进行异地灾备,当生产中心发生数据中心级灾难时,业务将会及时的切换到异地灾备中心继续运行;最后,该体系还支持后续平滑扩容,可以支持在不中断业务的情况下扩容更多的虚拟化桌面,或者由双中心灾备升级到三中心灾备。”

金融云、金融大数据、双活数据中心,是华为对于金融企业业务需求的深入理解,也是华为多产品线的融合性解读。开源+开放,相信也是为未来更多行业的选择。

热点阅读

网友最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