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课堂:小学生心理障碍的成因
家长课堂:小学生心理障碍的成因
现实生活中,几乎每个人都有或多或少的心理问题,小学生也不例外。很多小学生甚至出现了心理障碍,对他们的学习和成长造成了不良影响。小学生出现心理障碍,既有自身成长的因素,也有外部环境的因素,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1、家庭教育的不当。过度溺爱和期望值过高,大多数家长只重视孩子的考试、升学,却不注重孩子的品德发展、交往能力、个性培养以及社会行为规范的培养等。家长的高期望值与孩子自身需求不一致时,总把自己的意愿强加于孩子一厢情愿时,便会使青少年感到压抑和不满,给孩子造成疑虑、忧郁等心理疾患,导致孩子高分低能或心理不健全。
2、身心失衡。小学生时期身体发育急剧变化,他们阅历浅,知识和经验不足,认识力、理解力、思维力和亲情力都远远落后于成年人。这种生理发育与心理发展的不平衡使小学生出现许多困惑、烦恼和躁动不安,产生心理问题。
3、学校教育的不当。学校对升学率的追求也导致了不少教师迫于压力只重视应试教育,不注重学生其他能力的培养,成绩成为评价学生能力高低的惟一标准,学生情感上的苦恼不能及时向老师和家长诉说,就会造成心理压力,形成心理障碍。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在不同地区的发展很不平衡,特别是还存在着学科化、医学化、片面化、形式化、孤立化等不良倾向。
4、社会环境的影响。学校教育展示给学生的是正面教育,而当今社会充斥着浮躁、拜金主义,纯洁的教育内容与复杂的社会生活之间形成强烈反差,致使学生陷入无以参照、无以归附的境地,学生思想的混乱、情绪的波动,也是心理障碍形成的原因之一等等。
俗话说:“心病还需要心药治”。小学生的心理障碍,主要应该通过加强沟通来解决。家长和老师要多和学生交流,帮助他们重新树立学习与生活的信心。
小学生性格缺陷会有哪些表现?
贪玩的孩子是聪明还是愚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