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好汉查理》教案
教案可以帮助教师理清教学思路,提高课堂效率。常梦网为老师们提供了好汉查理教案,希望能帮助到老师的教学工作!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懂课文内容,懂得朋友之间的理解和尊重也是爱的表现。
3.培养独立阅读能力。
教学重点
读懂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理解查理发生变化的原因。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读题生疑
1.课前播放《好汉歌》。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听了一首《好汉歌》,在你心目中,你认为怎样的人才能称得上好汉呢?
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发表意见:如行侠仗义、济助危难等。
2.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
师:读了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些什么呢?
学生提出问题。
【说明】创设情境,从生活入手,调动学生的情绪,为学习课文进行情感铺垫。读题生疑,引导学生面对题目揣摩思考,说出自己的疑问,为学生走进文本搭建一个平台。
二、初读课文,感知大意
1.播放媒体资源中的范读动画,激发朗读的兴趣。
2.师:请大家自己读一读课文,注意读准确、读流利。
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朗读课文,师巡视指导。
3.检查学生读书情况
(1)利用媒体资源中的读一读部分,检查字词的认读情况。
指名读,男女生赛读,齐读。
(2)指名分段读课文,读后学生评议。
(3)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段,同伴互读,互相纠错。
4.师:读了课文,你能说说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吗?
指名回答,提示:课文写的是自称好汉的调皮孩子查理,在帮助一个残疾女孩的同时,也得到女孩的理解和尊重,在两个人的互相友好、互相帮助中,查理也改变了自身弱点的故事。
5.师:请同学们在课文中勾画出自己感动的语句,并把这些句子多读几遍。
【说明】放手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阅读方式感知课文,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读,既强化了对课文内容的感知,又转变了学生阅读的方式,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三、再读质疑,读中感悟
1.师:这是一个感人的故事,请同学们再读读课文,边读边画出自己不理解的内容或感兴趣的地方。
2.小组交流,教师巡回点拨。
3.梳理学生提出的问题,对于一些浅显的问题,引导学生相机解决。再从学生的提问中,提炼出深入学习本文的两个问题:
(1)你从哪里可以看出查理是个好汉?
(2)查理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变化?
【说明】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质疑,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在倾听过程中发现他们困惑的焦点,帮助教师把握学情,然后以学生的自主提问组织教学程序,以学定教,增强学生课堂的主题性、自主性。
4.读悟交流
师:亲爱的小朋友,你从课文中的哪些地方感受到查理是个好汉呢?谁来说一说?
(1)根据学生找到的句子让学生谈感受:
“不,好汉查理从来不随便拿别人的东西。”
“谢谢!”查理显得彬彬有礼。
“当然可以。”
查理虽然调皮,但说话是算数的。整整一个暑假,他每天都陪杰西在草地上玩。
“不行,罗伯特先生,我不能随便要您的东西。”
“杰西,我会做个好汉。”
在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一些词句引导学生理解感悟查理并不是一个坏孩子,他变得诚实、守信,有爱心了。
(2)指导朗读
让学生体会说话人的神态和心理活动,也可以通过提问来启发学生思考。例如:“查理说这句话时是怎么想的呢?”、“你能想象出查理说这句话时的神态吗?”在理解的基础上,教师可以重点指导一下对话的朗读,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方式可以是男女生分别读,也可以是指名读,要尽量读出说话人的语气。
5.师:文章开头说查理是个调皮的孩子,爱搞恶作剧,你能联系你所知道的来谈一谈他会做什么吗?
学生回答。
6.师:那到底是什么原因使查理有了如此大的变化呢?你觉得查理的变化跟哪些因素有关系呢?
引导学生重点谈谈杰西对查理的影响:杰西热情乐观,虽然残废了,但对生活充满希望,尊重、理解、信任查理,她的友谊像雨露阳光,是查理改正缺点的主要原因。
7.师:同学们,学到这儿,请你再来谈谈你对好汉的理解,你认为查理是一个真正的好汉吗?假如现在你是这个镇上的人,你会怎么评价查理呢?
指名回答。
8.练习有感情的朗读,读中悟情。
【说明】“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只有当老师和学生一起走进文本,学生才能有话可说,有感而发,才能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以上环节的设计,意在通过教师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语句,感悟查理发生的变化,以及发生这些变化的原因,再在朗读中加深理解。
以上是好汉查理教案,更多信息,请关注常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