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小学 > 小学资讯 > 浏览文章

春蕾杯考试在即:春蕾杯一等奖是怎样炼成的

作者:小梦 来源: 网络 时间: 2024-08-04 阅读:

春蕾杯一等奖是怎样炼成的:有了“感”,文章才不会沉闷;有了“感”,文章就注入了灵魂;有了“感”,文章才能打动人心。毫不夸张地说:“有感而发,文章绝佳。”

春蕾杯考试在即:春蕾杯一等奖是怎样炼成的

小学阶段的作文到底写成什么样子才算是合格呢?其实这个问题不好回答,或者说没有答案。同样一篇文章,在不同人的眼中会呈现出不同的色彩。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既然我们无法左右读者的标准,那么我们不妨从自己入手,考虑如何能够写出令自己满意的文章,即,感动自己。

作文竞赛指导:浅谈作文中的“感”

一篇文章要打动读者,首先要打动作者。有史以来的名篇巨作,无一不是作者有感而发,激情之作。即使是以虚构见长的小说,也是从作者耳闻目睹的若干感动他本人的素材中脱胎而来的。由此可见,做文章,“感”是第一位的。有了“感”,文章才不会沉闷;有了“感”,文章就注入了灵魂;有了“感”,文章才能打动人心。毫不夸张地说:“有感而发,文章绝佳。”

那么如何做到有感而发呢?

首先,要解决“有感可发”的问题。

没有真实的感受,要写出好的文章,无异于无米之炊。“拿来主义”在这里是不可取的。所谓“天下文章一大抄,看你会抄不会抄”,指的是借鉴别人语言上的运用技巧,华丽的词藻,巧妙的句式,而不是他人的感受、素材。因为这些东西是每个人文章中独一无二的要素,一旦异主,势必会弄巧成拙、漏洞百出。所以,真实感受的来源只有一个,那就是亲历亲为。有的同学总感觉平时的生活枯燥无味,毫无感觉可言,没有可写的素材。实则不然,殊不知,平凡小事中方能尽显真情,点滴水珠亦能折射七色光芒。又有几个人会在日常的生活中,经历惊天地泣鬼神的所谓“大事”呢?我们的素材其实就隐藏在我们身边,我们的感受其实可以随时随地地触发。记得听一位家长曾跟我说过这么一件事:某日,携孩子秋游公园,恰逢夕阳西下,远望波光粼粼的湖面上几只水鸟在嬉戏。湖边的长椅上,一对时致暮年的老人相依而坐,脸上露出祥和的笑容。就这么静静的坐着,没有对白,在夕阳的余晖中静静的坐着。听到这段描述,我不禁想起了“相濡以沫”这个成语。可是,这位家长却说,当他让孩子也来体味一下这温情无限的情景时,孩子却觉得这没有什么,表示什么感受也没有。这不禁使我陷入了沉思:现在大多数的孩子在内心感受上的敏感程度似乎太低了。这也就直接导致了无感可发、无事可写。

怎么才能做到有感可发呢?

其实很简单,平时做个有心人,遇事多加思考。

举个例子吧:每天,父母总是把孩子朝送夕接,寒来暑往,未曾间断。作为受益人的孩子难道不应该思考一下,父母送完自己之后前往单位还需要多少路程?这种不辞劳苦到底为了什么?这就是与人交往时的“有心”,还有与自然交往时的“有心”。每日走在大街小巷,你是否会对身边的细微变化产生想法?那“草色遥看近却无”的绿地,那缈若飞烟的绿柳,那羞答答、娇嫩嫩的白兰,那落英缤纷的红梅,无事不再告诉我们--春,来了!你可曾发现这如春雨般润物无声的变化吗?你可曾驻足一睹路边的春色吗?你可曾慨叹春去春又回的恒古不变吗?你可曾……瞧,现成的素材就在我们身边,甚至是信手拈来。打开你的心扉,开怀迎接这个世界,你会发现早晨的红日更艳了,夕阳的余晖更美了,妈妈的鼓励更贴心了,爸爸的笑容更灿烂了。其实,周遭的一切都没有变,改变的,仅仅是你的小小心灵。

接着,有感可发了,就要试着“有感会发”。

有了真实的感受,就好比有了上等的烹饪材料,但是,材料再好,主厨的师傅手艺不佳,也同样烹制不出美食佳肴来。如何把自己的感受以文字的形式表达出来呢?这不是三言两语能够阐述清楚的。自古以来,文人巨匠的经历告诉我们,要想把感动自己的东西写得感动他人,必须要能够熟练地做到“我手写我心”。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就是用外部语言来表达内部语言。那么要想做到“熟练”二字,非笔耕不辍不可。平时多加练习,随时将随感记成随笔,将内心的想法付诸笔端,用文字的形式录下每日的感受。天长日久,必然会做到“得心应手”,有感“会”发了。简单的说,养成记日记的习惯是比较好的一个途径。

写作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更不是只言片语能够阐述得清的。俗话说,文无定法,只有不断的磨砺、尝试、钻研,方能写出出动人心的佳作来。

春蕾杯一等奖是怎样炼成的:写作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更不是只言片语能够阐述得清的。俗话说,文无定法,只有不断的磨砺、尝试、钻研,方能写出出动人心的佳作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