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注会 > 其他相关 > 行业新闻 > 浏览文章

会计师事务所面临“洗牌” “四大”难保垄断地位

作者:小梦 来源: 网络 时间: 2024-08-05 阅读:

编者按:转眼间,四大跨国会计师行在中国已经走过了20年。毕马威、安永及德勤三大会计师事务所合作期将在今明两年陆续到期,普华永道的合作期则到2018年。

自2009年IPO重启以来,国内大部分央企、大型国企已完成上市。四大面临着和他们的投行合作伙伴如中金、瑞银证券一样的困境:大项目越来越少,中小项目早已被国内大中型事务所揽去。种种迹象表明,“四大”在中国面临一个尴尬的困境,即中国的市场机遇转向中小板和创业板市场,而四大本身比国内事务所高出数倍的成本注定其难以进入这个市场。

近日财政部副部长王军表示,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今年合作到期后,可通过转制继续经营、规范发展,转制后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将与国内其他事务所一样成立符合制度要求的特殊普通合伙企业,从制度上改革对注册会计师工作和责任的约束。分析人士称,此举意在推动内地会计师事务所的并购重组及横向合并,然后在此基础上做大做强,以抑制国内企业特别是大型国企过分依赖“四大”的倾向。

“四大”一度傲视群雄

根据中注协公布的2011年百强会计师事务所排名中,尽管内资所和普华永道、德勤、安永和毕马威的差距正进一步缩小,但这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仍占据行业收入前四名。

由于中国的商业机会和潜力非常巨大,在过去的20年当中,“四大”在中国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和人力。据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发布的年度会计师事务所全国百家信息显示,普华永道中天、毕马威华振、德勤华永、安永华明的业务收入长期远超国内事务所,尤其是中国审计市场的“薄弱”为他们提供了机遇。“四大”几乎垄断了中国大企业,尤其是金融企业、跨国企业的审计业务。一些监管部门、银行、地方政府长期“青睐”外资事务所,长期以来,四大会计师事务所称雄中国已成不争的事实。

从融资规模来看,“四大”所承接的业务融资规模比其他会计师事务所承接的业务高出一截,原因在于“四大”承接了许多大型企业的IPO业务,例如国有商业银行变革一度成为“四大”享用的一道大餐,这些大型企业往往单独一个的融资规模就能抵数家,甚至是数十家中小型企业的融资规模。统计数据显示,“四大”承接的业务数量虽只有几十家,但融资规模却有六七成,而在相同时期国内所纵使承接了上百单业务,但融资规模总额较“四大”仍有一定差距。

以严谨著称的国际会计公司刚进入中国会计界时,确实给中国会计审计工作带来了新气象。业内人士透露,很多大公司和期望走向国际化的企业,以及一些打算上市的优质公司都都倾向于将自己交给四大会计师事务所或是与“四大”合作的国内优秀会计师事务所。一些打算上市的企业请了“四大”后,市场对他们的认同度大大提升,上市之路也相对轻松许多。

“四大”面临考验

A股创业板和中小板的崛起,救活了中小投行,也救活了数量众多的中资会计师事务所,但四大却离A股市场越来越远。据统计,自2009年IPO重启以来,国内大部分央企、大型国企已完成上市。四大面临着和他们的投行合作伙伴,中金、瑞银证券一样的困境:大项目越来越少,中小项目早已被国内大中型事务所揽去。

不仅于此,去年6月,财政部发文要求,境外上市企业,金融、能源、通信、军工企业以及其他关系国计民生的重点骨干国企应当优先选择有利于保障国家经济信息安全的国内大型会计师事务所。

一部分声音称,中国有意扶持国内事务所,但大部分业内人士认为,每个国家政府都会去扶持自己的民族公司,这样做无可厚非。业内普遍认为,四大审计收费过高,是其无法在中小公司IPO当道的A股市场获得青睐的最重要原因。

一些投行高管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近年来内资所的审计程序完善了不少,最重要的是,四大审计程序太过于繁杂,收费太高,并且不能给公司带来增值服务。

作为会计师事务所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IPO业务一直是各家会计师事务所的“兵家必争之地”。根据证监会近期公布的在审上市申报企业基本情况,在这些企业所选择的会计师事务所中,立信、天健、天健正信、信永中和及中瑞岳华这五家国内大所分列业务数量的前五,占到了全部数量的四成以上。而“四大”的成绩已不可同日而语。这个现象在创业板企业中则更为明显。

一位排名靠前的某国内会计师事务所执行总裁表示,出现“四大”IPO业务数量远小于国内所的原因之一,是国内所在专业性、境内上市规则和企业情况熟悉程度等方面并不比“四大”差,但在当地环境、与当地有关部门的关系方面国内所甚至可能比“四大”更胜一筹。而另外一个重要原因则是,因为众多大型企业已完成上市,当时这些大型企业选择“四大”的概率偏高,而目前申请上市的这些企业中一大部分是规模相对较小的企业,其中相当部分是民营企业,深市的中小板及创业板更是如此,对于这些规模较小、工作量较大的企业“四大”可能兴趣不大。种种迹象表明,“四大”在中国面临一个尴尬的悖论,即中国的市场机遇转向中小板和创业板市场,而四大本身比国内事务所高出数倍的人力成本注定了难以进入这个利润空间不大的市场。

“四大”一位资深审计人士称,他所在的会计师事务所正面临着市场环境巨变的考验,仿佛成为“没落的贵族”。

负面消息频出

据悉,全球四大会计师事务所每年都在发生着数以千计的员工“旧貌换新颜”现象。将近20%的高流动率背后,是“四大”员工对长时间加班、高强度工作的一声叹息。从普华永道25岁女硕士潘洁入职半年猝死,到德勤华永会计师事务所年轻审计员甄毅因贲门癌去世,一个“累”字成了“四大”摆脱不了的梦魇,高薪天堂背后是生命的不断透支。

此外,引发最大争议的还有“四大”工会的长期难产。从本世纪初开始,我国就积极致力于推动普华永道、德勤、毕马威、安永等四大会计师事务所组建工会,但始终遭遇“拖延战术”。2008年,全国总工会将“四大”列入“长期不建会企业”名单。今年2月,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秘书长陈毓圭在注册会计师行业基层组织建设年部署会议上宣布:2012年,行业将推动符合条件的会计师事务所及时建立工会和共青团组织,值得注意的是,陈毓圭并唯没能给出会计师事务所组建工会的时间表,难度就在于工会在“四大”难以成行。

随着员工“过劳死”、“信用危机”等负面消息的曝光,“四大”的光环近年来渐渐消退,加之本土会计师事务所的迅速壮大,市场竞争的压力甚至舆论压力日益浮出水面。至此,“四大”不得不直面在中国市场的艰难转型。

“本土化是方向、是潮流、是趋势、是规律,‘四大’转制短期内会有阵痛,但不可逆转,这既符合“四大”的长远利益,也有利于构建公平有序竞争的市场环境。”这是财政部副部长王军在不久前会见来访的普华永道会计师事务所高级顾问、汇丰银行前主席大卫?艾尔顿一行时所强调的,他说,中国经济特别是中国企业借助普华永道等一批国际领先的会计师事务所的品牌声誉和专业服务逐步走向了世界资本市场,中国不会忘记这些事务所的历史贡献。王军称,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大国,一直认真履行入世承诺,高度重视“四大”合作到期之后的规范发展问题。


热点阅读

网友最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