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党”为申请盲目刷分 当心遭回炉拿不到文凭
“2014留学攻略”“2014春季留学咨询会”……进入三月,街头巷尾和各大网站相继被新一轮的留学广告刷爆。尽管在刚刚过去的一年里,“海归”成“海待”的问题成为热议的焦点,但留学世界名校的美好愿望还是让不少学生和家长为之怦然心动。不用参加国内高考,直接到国外读名校,揣着这样的念头,一批批高中生为了“洋文凭”而前赴后继。不过,“洋文凭”可不是这么好拿的。为何有学生“光鲜出国”却惨遭回炉?到底什么样的学生更适合出国?什么样的“求学路径”能更快适应国外学习?……日前,记者采访了不少“准留学生”和“留学生”,以及南京高中国际课程方面的专家,一起探讨这一热门话题。
为留学申请费尽心思—
高三“出国党”刷分忙
听说出国留学申请准备一定要趁早,李信(化名)和老爹不约而同定下了这样一张计划清单:高二找留学中介准备文书材料,高三则全力备战SAT和托福,不刷到高分誓不罢休。“SAT必须得考到2100分才能申请到好一点的学校,如果申请个中不溜秋的学校或是一个不上台面的文理学院,出国留学就没有意义了。”李信如是告诉记者。
为了备战SAT,李信专门和老师请了假,基本放弃了学校高三的课程,每天专门到英语培训机构去集中精力学单词背短语,好词好句好段没少背。“每天脑袋里装的全都是英文词句段,其他的全都忘得差不多了。”李信其实已经考过一次SAT,但1890的分数显然不能让他满意,“考试肯定有技巧,我的英语基础本来就不是很好,加上应试技巧不过关,所以才会考得这么砸。但SAT是出国的‘敲门砖’,所以我说什么都得刷出个高分来。”
在李信的班里,也有不少高三的“刷分党”,但像李信这样放弃了高三的专业课一心备战SAT考试的并不多。“让这孩子参加高考估计会更麻烦,把他送出国可能会方便些。高考不行出国总归得行吧,我们也时不时地给他点压力,让他学英语的时候更加自觉一点。不就是背单词嘛,有什么学不会的?”李信的爸爸说。
他人的社会实践拿来“移花接木”
美国排名前100的高校,商科专业,这两个关键词加起来就是南京某中学国际部学生许林(化名)奋斗了高中三年后的终极目标。在学校,许林其实是个很不错的学生,还在学校模联活动中获得过最佳个人的荣誉。所以,准备一份申请国外高校的文书似乎也不是什么难事。在申请文书里,许林不仅写上了自己的成绩,还将自己高中三年参加活动的经历做了单列:学校模拟联合国活动、校际辩论赛、到敬老院为老人义演。高一暑假时还获得了到美国访问交流的机会,在美国呆了整整一个月。
全英文的文书“皮相”看起来着实不错,但许林的爸爸却有些“心虚”。“孩子的成绩单和文书在基于现实成绩的基础上进行了一些文学化的表达,美国的高校其实查得挺严,不知道能不能过关。”仔细一问才知道,为了让文书更能吸引考官,在留学(微博)中介的指导下,许林的文书被巧夺天工地“移花接木”了,活动经历中加入了不少同班同学的经历,如到美国交流访问、到敬老院为老人义演等就是许林同学的真实经历,“他的同学反正不出国,所以我们就把同学的经历拿来用了。许林准备申请的学校特别看重孩子的社会实践,但高二开始我们就全力让他准备SAT和托福的冲刺了,哪有那么多的时间来参加社会活动?”和留学中介一商量,许爸爸决定,将儿子的文书稍稍进行一下“美化”,顺手再把成绩“拔高”一些。“美国人哪有这个闲工夫一个一个地查成绩?只要出了国,他们就管不了这么多咯。”
出国后发现“扎根”不易—
走出国门照样“三点一线”
还没走出国门的学生们手忙脚乱地刷分准备着各种材料,已经出国的“留学党”则成功在大洋彼岸扎根。金陵中学2011届中美班毕业生孔令杰就是其中之一。2011年从金中中美班毕业后,孔令杰成功申请到了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的OFFER,并带着高三AP课程攒下的不少学分成功在工程管理学院就读。虽然走出了国门,但孔令杰深知,“洋文凭”没这么好拿,大学里半点放松不得。孔令杰也丝毫没有放松自己的学业,教室、宿舍、实验室三点一线的生活为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并凭借着出色的个人能力在同届同学中脱颖而出,被美国一家IT企业相中,实习工资就已经达到4000美元/月。
但是,能像孔令杰这样真正“扎根”在异乡的留学生其实并不多,曾有一项调查数据显示,出国的留学生中,有1/4都出现了“水土不服”的“症状”,部分学生甚至在出国一年之后就提前“打道回府”。“刷分党”们出国后发现,尽管SAT能考到高分,但老师全英文上课的内容却依然听不懂。“移花接木”一族们则很快在实践活动中露了馅,课堂演讲闹出各种洋相。
为留学申请费尽心思—
高三“出国党”刷分忙
听说出国留学申请准备一定要趁早,李信(化名)和老爹不约而同定下了这样一张计划清单:高二找留学中介准备文书材料,高三则全力备战SAT和托福,不刷到高分誓不罢休。“SAT必须得考到2100分才能申请到好一点的学校,如果申请个中不溜秋的学校或是一个不上台面的文理学院,出国留学就没有意义了。”李信如是告诉记者。
为了备战SAT,李信专门和老师请了假,基本放弃了学校高三的课程,每天专门到英语培训机构去集中精力学单词背短语,好词好句好段没少背。“每天脑袋里装的全都是英文词句段,其他的全都忘得差不多了。”李信其实已经考过一次SAT,但1890的分数显然不能让他满意,“考试肯定有技巧,我的英语基础本来就不是很好,加上应试技巧不过关,所以才会考得这么砸。但SAT是出国的‘敲门砖’,所以我说什么都得刷出个高分来。”
在李信的班里,也有不少高三的“刷分党”,但像李信这样放弃了高三的专业课一心备战SAT考试的并不多。“让这孩子参加高考估计会更麻烦,把他送出国可能会方便些。高考不行出国总归得行吧,我们也时不时地给他点压力,让他学英语的时候更加自觉一点。不就是背单词嘛,有什么学不会的?”李信的爸爸说。
他人的社会实践拿来“移花接木”
美国排名前100的高校,商科专业,这两个关键词加起来就是南京某中学国际部学生许林(化名)奋斗了高中三年后的终极目标。在学校,许林其实是个很不错的学生,还在学校模联活动中获得过最佳个人的荣誉。所以,准备一份申请国外高校的文书似乎也不是什么难事。在申请文书里,许林不仅写上了自己的成绩,还将自己高中三年参加活动的经历做了单列:学校模拟联合国活动、校际辩论赛、到敬老院为老人义演。高一暑假时还获得了到美国访问交流的机会,在美国呆了整整一个月。
全英文的文书“皮相”看起来着实不错,但许林的爸爸却有些“心虚”。“孩子的成绩单和文书在基于现实成绩的基础上进行了一些文学化的表达,美国的高校其实查得挺严,不知道能不能过关。”仔细一问才知道,为了让文书更能吸引考官,在留学(微博)中介的指导下,许林的文书被巧夺天工地“移花接木”了,活动经历中加入了不少同班同学的经历,如到美国交流访问、到敬老院为老人义演等就是许林同学的真实经历,“他的同学反正不出国,所以我们就把同学的经历拿来用了。许林准备申请的学校特别看重孩子的社会实践,但高二开始我们就全力让他准备SAT和托福的冲刺了,哪有那么多的时间来参加社会活动?”和留学中介一商量,许爸爸决定,将儿子的文书稍稍进行一下“美化”,顺手再把成绩“拔高”一些。“美国人哪有这个闲工夫一个一个地查成绩?只要出了国,他们就管不了这么多咯。”
出国后发现“扎根”不易—
走出国门照样“三点一线”
还没走出国门的学生们手忙脚乱地刷分准备着各种材料,已经出国的“留学党”则成功在大洋彼岸扎根。金陵中学2011届中美班毕业生孔令杰就是其中之一。2011年从金中中美班毕业后,孔令杰成功申请到了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的OFFER,并带着高三AP课程攒下的不少学分成功在工程管理学院就读。虽然走出了国门,但孔令杰深知,“洋文凭”没这么好拿,大学里半点放松不得。孔令杰也丝毫没有放松自己的学业,教室、宿舍、实验室三点一线的生活为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并凭借着出色的个人能力在同届同学中脱颖而出,被美国一家IT企业相中,实习工资就已经达到4000美元/月。
但是,能像孔令杰这样真正“扎根”在异乡的留学生其实并不多,曾有一项调查数据显示,出国的留学生中,有1/4都出现了“水土不服”的“症状”,部分学生甚至在出国一年之后就提前“打道回府”。“刷分党”们出国后发现,尽管SAT能考到高分,但老师全英文上课的内容却依然听不懂。“移花接木”一族们则很快在实践活动中露了馅,课堂演讲闹出各种洋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