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作文 > 文体作文 > 日记 > 浏览文章

关于绝望作文700字

作者:小梦 来源: 网络 时间: 2024-06-06 阅读:

篇一:彷徨,但不能绝望

最近我读了鲁迅的名篇《彷徨》。《彷徨》收录了《祝福》《在酒楼上》《肥皂》《孤独者》和《伤逝》等读11篇文章。从每一个字句中都可以感受都可以感受出鲁迅的那一份悲伤、深沉、以及闷苦。

《彷徨》中流露着悲情、无奈、忧愁的情绪,又有着深刻的对社会的分析、不满以及批评。也有着对农民的怜悯和悲哀,"哀其不幸、怒其不争,"读来不免让我们心情沉重。

据说写《彷徨》时,鲁迅先生才四十五岁,还不是大智者,因此他仿徨。那时,他满怀希望,或者说曾经满怀希望,然而这希望,最终是破灭了。他看不到有更好的出路,似乎似乎总是在未来,而不是现在。于是,他就彷徨。于是,他就写了关于"彷徨"的篇章。

就是这种彷徨,树立了鲁迅先生要唤醒静默着的人民的决心;也是这本《彷徨》中的名篇,开创了我们小说历史的先河。《孔乙己》《阿q正传》《祥林嫂》......都已经成为了一种文化符号,在我们乃至整个中华民族心目中根深蒂固。它们仿佛就是一个个代名词,适用于许许多多的人。

书的扉页,有鲁迅的题记:"朝发轫于苍梧兮,夕余至乎县圃;欲少留此灵琐兮,日忽忽将其暮。吾令羲和弭节兮,望崦嵫而勿迫;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其中还引用了屈原的《离骚》中的名句。

有人说:"路是远的,而前面又看不见路;依稀有路时,却看不见光。想挣扎着走出一条路来,却是遍体鳞伤,毫无结果。"因此便有了彷徨,有了我们现在所说的《彷徨》。

张总刚在《伟大灵魂探秘--解读鲁迅》一文中对《彷徨》的评价是"色貌如冰,肝肠似火",他还说:"所瞩望者殷,所挟持者远,这是鲁迅的深刻......它像一只失群的飞鸿,在浩渺的天空飘飘荡荡,无所皈依;孤独寂寞的内心体验,遂外化和升华为一种巨大的创造欲:他用手中的勾魂摄魄之笔,绘出无数旧时代的图景,意态生动,悲壮无匹。其中对自由的探讨,对人性的扫描,对弱者的关注,对时俗的思考......无不忧愤深广,启人心扉,以其智慧的痛苦,大到进入史诗的层次,从而冠绝一代,独步千秋。"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们一直走在泥泞的路上,彷徨,但是却不能绝望。

篇二:从此,我不再绝望

窗外的雨在淅淅沥沥的下着,小雨点轻快地拍打着窗户,同时也拍打在我的心上,一点点洗去了内心的孤单与绝望。

也许是魔蝎座天生的多愁善感,也许是内心的痛苦,让我对自己的未来乃至对世界都充满了绝望。于是,我放纵了自己,我学会了这个年龄段不该学的东西,我做这坏孩子所做的一切来掩饰对生活对未来的绝望,母亲的哭泣与无奈,父亲的责备与训斥,都没有把我来回来,然而就是那件事改变了我,从此,我不在绝望。

那一天,天空阴沉沉的,马上就要下雨了,与母亲、父亲大吵了一架的我冲出家门。任凭身后的哭泣和呵责声,不幸的是,我还没做多远,就下起了暴雨。大雨冲刷着大地上的一切,唯独不能冲刷我内心的绝望,"算了,就这样吧。"我摇了摇头,对自己说到。我淋着雨,没有目的走在大街上。

正在这时,我遇见了一位朋友,她见我淋成一只"落汤鸡",便把我拉进一家店里,问我怎么了,发生了什么事,我只是摇了摇头,一声也不吭的向雨中走去,好友拉住我,轻声的对我说:"陪我在这等一会吧。"我没有吭声,只是点了点头。

过了一会,雨停了,太阳出来了。伴随它来的则是一道绚丽的彩虹,好友把我拉出店外,指着天空上的彩虹对我说:"你看天空上,有白云,有小鸟,还有一道绚丽的彩虹,你在看看远方,还有我们从未看到的风景,你还有很多的追求,还有很多的梦想。再说,你才多大就对生活充满了失望和绝望,你一个小屁孩知道什么是绝望吗?亲,抬头看看吧,世界这么大别只呆在你那狭小的房子里。""但是,我的世界观已经倒塌了,我也没有劲了,我已经放弃了。"朋友听后,大笑了起来,说:"傻妞,你都还没有观过世界,哪来的世界观,记住,你以前对我说过的,你还有很霸气的梦想,想想以前的你,再看看现在的你,是时候清醒过来了,这世界在等着你!"

对呀!我还有梦想,我还有追求,那也就是说,我还有希望,我的心恍然大悟。

世上没有绝望的处境,只有对处境绝望的人,但是,我的字典里则没有"绝望"这个词。从此,我不再绝望了。因为我懂得了人存活在世上的意义!

轻轻的推开窗,一阵微风吹来,我的思想要随风飘飞。从此,我不再绝望。

篇三:1942,让人绝望的沉重 --观电影《1942》有感

在首映日的第二天,我就走进电影院观看了电影《1942》。

说实话,我喜欢看电影,尤其喜欢走进电影院看电影,但是在电影院我却很少选择国产电影,暑假那部烂片《四大名捕》至今让我心有余悸。而这部片子之所以吸引我,主要还是冲着导演冯小刚的金字招牌。

走进电影院,我才知道这部电影演的是咱河南人的事儿。看完电影,心中百味杂陈,电影还原的苦难让人很压抑,甚至有些喘不过气来。如今过去一周了,电影中的种种影像还时不时地在脑海中回放,看来是有必要写点东西。

"一九四二年,因为一场旱灾,我的故乡河南,发生了吃的问题。与此同时,世界上还发生着这样一些事:斯大林格勒战役、甘地绝食、宋美龄访美和丘吉尔感冒。"这是影片开头的画外音,看似轻松幽默,但是接下来的故事却让人怎么也无法轻松幽默。

电影《1942》反映的是1942年发生在河南的一场真实的灾难,当时中国抗日战争处于战略相持阶段,此时河南大旱,之后又遇蝗灾,饥荒遍及全省110个县。由此导致千百万民众离乡背井,外出逃荒。在这场灾难中,据估计1000万众的河南省,有300万人饿死,另有300万人西出潼关做流民,沿途饿死、病死、扒火车挤踩摔(天冷手僵从车顶上摔下来)轧而死者无数。

饿殍遍野的大饥荒,惨绝人寰的大逃荒,人吃人甚至狗吃人的场景怵目惊心,300万甚至是1000万个血淋淋的生命,所有的一切沉重的让人绝望。民以食为天,人性的罪恶,在触及到生存底线的时候被完全的暴露了出来。

因此,在我看来,电影《1942》更像是一部灾难纪录片,它不避讳一路上形形色色人的种种丑陋,真实地给我们还原了那场真实的灾难,给我打开了一扇走进历史的窗。如果不看这部电影,我不知道生我养我的中原大地竟然遭受过这样的磨难;如果不看这部电影,我不敢想象我的那些河南父老们曾经有过怎样的挣扎与毁灭;如果不看这部电影,我无法想象这场天灾人祸到底产绝人寰到何种地步;......

作为一名河南人,我很感谢冯小刚导演。

热点阅读

网友最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