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作文 > 作文素材 > 美文欣赏 > 浏览文章

《故事里的人生》(191盲人与导盲犬)

作者:小梦 来源: 网络 时间: 2024-02-23 阅读:

   《故事里的人生》191

    盲人与导盲犬

  一天,一个盲人带着他的导盲犬过街时,一辆大卡车失去控制,直冲过来,盲人和导盲犬一起惨死在车轮底下。主人和狗的灵魂同时离开了肉身,一起来到天堂门前。

  一个天使拦住他俩,为难地说:“对不起,今天,天堂只剩下一个名额,你们两个中必须有一个去地狱。”

  主人一听,连忙问:“我的狗又不知道什么是天堂,什么是地狱,能不能让我来决定谁去天堂呢?”

  天使鄙视地看了这个主人一眼,皱起了眉头,她想了想,说:“很抱歉,先生,每一个灵魂都是平等的,你们要通过比赛决定由谁上天堂。”

  主人失望地问:“哦,什么比赛呢?”

  天使说:“这个比赛很简单,就是赛跑,从这里跑到天堂的大门,谁先到达目的地,谁就可以上天堂。不过,你也别担心,因为你的肉身已经不存在,所以不再是瞎子,而且灵魂的速度跟肉体无关,越单纯善良的灵魂速度越快。”

  主人想了想,同意了。

  天使让主人和狗准备好,就宣布赛跑开始。她满心以为主人为了进天堂,会拼命往前奔,谁知道主人一点也不忙,慢吞吞地往前走着。更令天使吃惊的是,那条导盲犬也没有奔跑,它配合着主人的步调在旁边慢慢跟着,一步都不肯离开主人。天使恍然大悟:原来,多年来这条导盲犬已经养成了习惯,永远跟着主人行动,在主人的前方引导和守护着他。可恶的主人,正是利用了这一点,才胸有成竹,稳操胜券,他只要在天堂门口叫他的狗停下就可以了。

  天使看着这条忠心耿耿的狗,心里很难过,她大声对狗说:“你已经为主人献出了生命,现在,你的主人不再是瞎子,你也不用领着他走路了,你快跑进天堂吧!”

  可是,无论是主人还是他的狗,都像根本没有听到天使的话,仍然慢吞吞地地往前走,好像在街上悠闲地散步。

  果然,离终点还有几步的时候,主人发出一声口令,狗听话地坐下了,天使用鄙视的眼神看着主人。

  这时,主人笑了,他扭过头对天使说:“我终于把我的狗送到天堂了,我最担心的就是它根本不想上天堂,只想跟我在一起……所以我才想帮它决定,请你照顾好它。”

  天使愣住了。

  主人留恋地看着自己的狗,又说:“能够用比赛的方式决定真是太好了,《故事里的人生》(191盲人与导盲犬),只要我再让它往前走几步,它就可以上天堂了。不过它陪伴了我那么多年,这是我第一次可以用自己的眼睛看着它,所以我忍不住慢慢地走,只想多看它一会儿。如果可以的话,我真希望永远看着它走下去。不过天堂到了,那才是它该去的地方,请你照顾好它。”说完这些话,主人向狗发出了前进的命令,就在狗到达终点的一刹那,主人像一片羽毛似的飘向地狱。他的狗见了,急忙掉转头,追着主人狂奔。满心懊悔的天使张开翅膀追过去,想要抓住导盲犬的灵魂,不过那是世界上最纯洁善良的灵魂,速度远比天堂所有的天使都快。

  导盲犬又跟主人在一起了,即使是在地狱,导盲犬也永远守护着它的主人。

  天使久久地站在那里,喃喃说道:“我一开始就错了,这两个灵魂是一体的,他们不能分开……”

  作者感言:小故事盛赞了人间的美好情意。由两个善良纯洁的灵魂凝结成的深厚情意,是不可战胜的,无论是光明天堂的引诱,还是黑暗地狱的威慑,都不能让这种神圣的情感瓦解。相比之下,现实生活中有些人为一己私利斩断亲情、毁灭爱情、葬送友情的做法,就显得十分渺小和卑微。

  我们说这则小故事,是想借天使的判断失误,聊聊“人性善恶”和“天使误判的启示”这两个话题,

  话题一:人性善恶问题。天使说的没错,她“一开始就错了”,她的失误源于思维的起点,源于她戴着“人性恶”的“有色眼镜”来思考和判断问题。“人都是自私的、人都是损人利己的,人性本恶”的观念,先在地存在于天使的思想中,并左右着天使对人的分析和判断。所以,当盲人的灵魂提出要由他来决定谁去天堂的时候,天使立即做出否定,并投以鄙视的目光。天使的心路过程是这样的:人都是自私自利的,人性本恶,盲人是人,其本性必恶,如果允许他来决定谁进天堂,他一定会从利己的一面做出决定,让狗下地狱。随后,天使一直戴着这个“有色眼镜”观察和评判着盲人和狗的比赛过程。是“人性恶”这一观念导致天使判断完全错误。

  人性善恶问题,是一个很难说清楚的话题,古往今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不管是性善论、性恶论抑或人性无善恶论,都有足够的立论依据,谁也说服不了谁。不过,就世界的大范围来讲,肇始于宗教神学的西方文化,比较强调人性本恶,人生下来就是有罪的,所以,西方在部落以及民族国家的治理中,很重视规约和制度法律建设,以防人的恶性泛滥而导致社会失序;而东方文化,由于受中国儒学的深远影响,比较强调人性本善,所以,在部族以及民族国家的治理上,很强调人自身的德性修养和社会人伦,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是东方人安身立命的起点,内省和慎独是东方人德性修养的重要手段。

  就中国而言,几千年来,尽管封建时代的主流文化强调性善论,《三字经》开篇就说:“人之初,性本善。”但也不是一个声音,也存在着人性无善恶论、人性善和人性恶三种说法。战国时代的告子、孟子和荀子,分别是这三种观点的典型代表。告子认为,人性是人的自然生理属性,生而具有,“生之为性,食色性也”,人性的内容就是“食色”,无所谓善恶,人性如水,“决诸东方则东流,决诸西方则西流”;孟子认为,人性本善,人生下来就具有“恻隐之心”“善恶之心”“恭敬之心”和“是非之心”这四种善端,这四种善端与生俱来,如人有四肢一样,而人之不善,是由于后天不努力培养和扩充“善端”所造成的;荀子则认为,人性本恶,人“饥而欲食,寒而欲暖,劳而欲息,好利而恶害”,人天生具有“好利”“疾恶”“好声色”等种种情欲,这种情欲驱使下的“恶”是天然生成的,贤与不肖均如此,不过,“恶”是后天可以改造的,圣人就是后天改造的结果。

  就本人看来,人之初,本无性善与性恶,善恶是社会价值标准,对于初生的婴儿来说,只是个零。人性的善恶,都是在人从婴儿长成大人的“成人”过程中,在生存环境、生产生活方式的影响下,通过自身的主动选择造成的。

  话题二:天使误判的启示:天使的判断失误启示我们:既有的思想成见和以往的生活经验,往往会干扰我们对事物做出科学分析和正确判断。因此,我们在评判社会事物、社会现象的时候,要尽量避免带着成见和凭借以往的经验来看待事物。有效的做法是:将既有的思想观念和生活经验“悬置”起来,不带偏见地“回到事物本身”,就事物的自身呈现来判断事物的是非曲直。

  当然,这是很有难度的一件事情,因为人是一个有思想的存在,既有的思想意识、道德标准、生活经验、好恶情趣等观念性存在,会自觉不自觉地左右人的认识,不是说“悬置”就可以轻易“悬置”起来的东西。因此,人要想尽可能多地不带偏见地站在客观公正的立场上看待和评判事物,不犯天使的错误,就需要不断强化“悬置”意识,事先提醒自己摘掉“有色眼镜”,每遇事不要忙着做出结论。只有这样,才有助于回到现象本身,从而得出科学的认识和正确的结论。

热点阅读

网友最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