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的意义
古人说,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在我念书的时候,我总是怀疑这句话,怀疑是不是古人夸大了读书的意义?自从隋唐开始科举制度以来,读书人的地位便由此奠定,直至清朝光绪年间的最后一次考试,科举制度在中国的历史有一千三百年之久。
汉武帝时开始的察举制举孝廉也是人才的选拔制度之一,它从侧面反应了古人对品德的看重。一个人可以无才,但不能无德。德乃立身之本,它是一种做人的起码准则。
在当代,我们依然可以看到科举制度的影子,那就是万人过独木桥的“高考”。高考对于寒窗苦读十二年的莘莘学子们来说,是神圣的,具有决定命运的意义。用“决定命运”四个字形容,现在的我觉得一点也不为过。
可是,在学生间还流行另一种说法,那就是“读书不是唯一的出路”。这句话有一定道理,读书虽不是唯一的出路,但却是最好的出路。当然,有人会拿读书多的人和读书少的人在物质金钱层面进行比较。比如,读书有什么用,我一个小学毕业的,手底下还不是有大把大学生。比如,他一个大学本科毕业的,还没有我这个初中毕业的一个月工资高。不得不说这类说法有些浅薄无知。
当然,我不得不承认,现在大学学校放低了门槛,有钱基本都能上大学。但是这样的大学都是些不入流的学校,有点滥竽充数的味道。能真正考进重点大学的学生,从侧面反应了他在某一个方面优于常人。比如花在学习上的成绩比其它同学多一两倍,至少证明他勤奋好学。
“读书”与“不读书”,它们的区别首先体现在思想精神方面。一个不读书的人,可能缺乏内涵和修养,在知书达礼和为人处世方面稍显欠缺。读书不是为了炫耀,也不是为了人前卖弄,它是我让我们更能看清自己,也是为了能更好的约束自己,明白是非善恶。
据科学家统计,读书多的人犯罪率远远低于读书少的人。当然,读书多的人,并不代表他人品就一定好。读书少的人,也并不代表他人品不好。我所见过那些农村大爷大妈,就非常的纯朴善良。人品和读书其实是两个概念,读书是知识教育,人品则是思想道德教育。有一定联系,但不是必然联系。
除了我前面提到的“读书是唯一的出路”外,西方也有一句话——条条大路通罗马。你想过没有,你走其它路是不是也得努力学习。其实在读书的意义中,我们可以把它引申为一种学习。
爱学习的人总能吸引我的目光,拿着一本书,安静的坐在角落里,旁边放上一杯茶水,下午的阳光懒洋洋的透过落地窗照射地面,如此惬意的画面,时常令我为之心动。
有时候,看到别人的爱好上写着“看书”两字时,我的心中都会萌生出一种尊敬。我其实看的书并不多,大多数都是文学散文类的书籍,专业类的书籍几乎没有。实际上,看书也是读书的一种延伸。
活到老,学到老,养成一种学习的习惯并不容易。人都是有惰性的,克服惰性就是战胜自己。当代社会人心太过浮躁,各种物质诱惑五花八门,稍有不慎就会陷入其中。要想安静的看书写字修养身心是不容易的。
回想自己的学校经历,给我的感觉是学校只是不断在传授书本知识,却忘了教育学生如何养成读书学习的习惯。有了读书的习惯,才能从大量的书籍中汲取别人的思想文化。读书,是获得知识的捷径。
有的人说,我现在在朋友圈天天阅读,关注了多少多少阅读公众号?其实朋友圈的阅读是小范围的,而且给人感觉总是有点做作。阅读的确也是读书学习的一种,关键是你得思考,静下心来的思考,不是粗略看过一本书后,你就真正看过这本书了。作者的创作背景和身世,作者想通过这个故事想表达什么?其实文字的含义有很多,你可以有自己的理解,也不一定非要给一个故事加上很多莫须有的东西。有时候,文字是单纯的。
说了这么多,到底什么才是读书呢?读书现在泛指在学校接受教育。我的理解则是广义上的阅读学习等。想想古人在私塾里摇头晃脑的之乎者也,觉得也是可敬的。虽然科举制度在历史上的道路越来越窄,但是不得不说它是一种相对公平的人才选拔制度。有人说“科举制”和现在的“应试教育”都限制了教育。虽然有些弊端,但是它们能存在,就有一定道理。
一个读书的人和不读书的人,在本质上是有区别的。别再相信“读书无用论”,读书会让你更能认清自己,读书可以让你的路走的越来越容易,越来越宽。好好读书,天天向上,成为自己喜欢的样子。
祝愿所有在读书道路上艰苦奋斗的人,前程似锦,得偿所愿。
二零一八年六月七日于成都,竹鸿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