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作文 > 作文素材 > 美文欣赏 > 浏览文章

《故事里的人生》(53心中有眼)

作者:小梦 来源: 网络 时间: 2024-03-28 阅读:

   《故事里的人生》 53  

   心 中 有 眼

  湖面十分平静,一个男孩和他的母亲来到湖边。他们安好了鱼饵,放开了鱼线,将鱼钩抛到水里,静静地等待着这里的钓猎开禁。离开禁还有半个小时,《故事里的人生》(53心中有眼),这个男孩盼望着能钓到一条鲤鱼,好为年迈的奶奶熬一锅鱼汤,补补身子。

  他们耐心地等待着,突然,鱼线动了,随即湖面响起了大鱼扭动击水的声音。是一条大鲤鱼,银白色的鱼鳞闪着耀眼的光芒,美丽的鱼鳃在翕动着。这时,母亲看了一下表,叹了口气对孩子说:“离开禁还有十分钟,孩子,我们放了它吧。”

  “不,妈妈,!”孩子就要哭出来,“这样大的鲤鱼不容易碰到,况且……”男孩看了一下四周,根本没有人,“只要我们不说,没人会知道。”

  母亲非常平静,摸着孩子的头,“可是孩子,湖边没有眼睛,但我们的心中有眼。”

  在母亲的坚持下,男孩最终放掉了那条鲤鱼。

  三十年后,男孩成了纽约市最著名的建筑师。在一次应邀参加的大学生恳谈会上,他讲了上边的故事。

  作者感言:一个能告诉孩子“心中有眼”的母亲,不管她身份多么卑微,工作多么平凡,生活多么平淡,她都是伟大的,她能培养出象著名建筑师这样优秀的孩子,是情理之中。

  小故事至少给我们三点启示:

  启示一:作为父母,教育子女方正做人是第一要义。父母养育子女,不仅仅是“养”,不仅仅是对儿女衣食的给予、冷暖的呵护和安危的牵挂,更重要的是“育”,是对儿女人生意义的引领,是教导他们怎样做人。这是因为,做人是一个人安身立命的根基,人做不好,人生的路就会越走越窄。所以,“心中有眼”的教诲,是理性的,是抓住了子女教育的根本,是一种最圣明的母爱!许多时候,父母对子女的爱不需要理由,但一定需要理性。

  启示二:人要努力形塑“心中有眼”。“心中有眼”,就是心中有良知、有道德、有律令,这是一种自律现象,是人自己为自己立法。“心中有眼”源自人对道德律令的敬畏。敬畏是一种态度,是人对所景仰、信仰的崇高对象怀有既敬仰、惊羡、遵从、向往又忐忑、恐惧的复杂心理状态。人一旦对所认同的道德律令产生敬畏,就会将其确立为心中的权威,这个权威就是心中的“眼”。人一旦“心中有眼”,这个“眼”就会自觉担当起管理主体思想行为的责任,自律机制于是生成。由此可见,“心眼”是人依据外在道德律令给自己制定的规矩,它是用来自我监督、自我调控的。对“心中有眼”的人来说,不管外界有没有眼睛监视他,看管他,他都会按道德律令的要求行事,因为他的“心眼”在时刻监督着自己,让自己不越雷池半步。小故事里,当母子二人看见一条大鲤鱼咬上钩的时候,母亲心中的那个“眼”就立即下达了“离开禁时间还有十分钟,立即放掉这条鱼,否则就会违反禁令”的命令,母亲遵令而行。

  从“心眼”产生的过程中我们明白,要想始终保持“心中有眼”,就必须不断强化对道德律令的敬畏。一个人,对道德律令敬畏的程度越高,其“心眼”就越明亮,就越有权威,这个人的自律能力就越强。由此我们想到了康德曾经说过的一句话:“世界上有两样东西,我们越是沉思,就越感到它的崇高与神圣,就越增加对它们的敬畏,这就是我们头上浩瀚神秘的星空和我们心中的道德律。”头顶浩瀚神秘的星空,向我们展示了宇宙的无限,让我们体会到了自身的渺小,感悟到了现象世界的短暂,从而更接近天地的博大和造化的无穷;心中的道德律,是人之为人的根基,是人作为理性存在物为自己立法,是人的价值与尊严的体现,是我们为善去恶,超越渺小短暂而趋向伟大和走向永恒的力量。

  虔诚地敬畏头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律,你就会生出一双心中的慧眼,洞明浩瀚神秘的宇宙和博大深邃的世事人生。

  启示三:“心中有眼”所表现出来的行为,具有真正的道德意义。这是因为,只有在真相永无人知的情况下,人所采取的符合道德律令的行为,才真正体现了道德的本真价值,才是真正的自律行为。试想,在公众场合,在有他者存在的情况下,众目睽睽之中,谁都不会公然违背道德律令行事,因为理性告诉他,这样做会给自己带来不利,甚至是灾难和不幸。所以,只有在世人不知道真相而且永远不会知道真相的前提下,一个人所采取的合乎道德律令的行为才是正真道德的、高尚的、令人敬佩的,就象故事里的那位母亲。

热点阅读

网友最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