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是故乡明
月是故乡明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弹指一挥,又是中秋,又见月儿圆。“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照古时人”。永恒的是天上的月,变幻的是那月下的芸芸众生,真是岁岁年年月相似,年年岁岁人不同。
记得小时候,在村里,住平房。那时没有电灯,点的是煤油灯或蜡烛。灯光暗黄暗黄的,如一粒小豆豆在灯芯上浪漫地跳舞。油灯光太小了,且并不能长点,点久了家里空气就很呛。于是,在夏夜,我便常常捉些萤火虫放在瓶子里,让它们发出美丽的光来照明。因为没有灯光,晴朗的天气里,便天天盼星星、盼月亮。而那时的星星也仿佛分外的多,月亮也分外的明。月光清澈而明净,月夜也静寂而幽深,我便常常在院子里爬在石板上读书写字,那种幸福感,是没法用语言来形容的。月下看书,甚至连最小号的字都看得清清楚楚,纤毫毕现。如今在城市却连月亮都看不见了,真是少时快乐无穷,长大反而失去快乐了!想那年少时,在那青瓦矮墙的小院里,与父母姐弟五人,吃月饼,赏明月。那时的月饼,一人只一个,馅也只有白糖、青红丝的,哪来现在这么多品种?油也很珍贵、放的很少,所以饼的外壳粗糙得很。吃在嘴里,窸窣作响,却感觉甜美得要命。那些年的中秋,月色如水,天地一清。
在城里呆了20年,似乎十多年都没有见过月亮了。只有很少几次,看见寥寥可数几颗星,还有一个圆盘盘在大楼的窗户外。月亮像昏昏欲睡似得,没有什么亮光。闪烁的霓虹灯,明亮的的路灯,还有那万家灯火,悄悄掩盖了明月的光辉,把月儿藏了起来,好让我们怀念故乡的明月。那些年的时光温馨、美好,现在已经是在梦里了,可望而不可及。说句孩子气的话:再也没有那么好吃的月饼了,再也没有那么纯净的明月了。
故乡的美,美在明月。曾见过浩瀚大海上的月亮,也见过莽莽群山上的月亮。但都不及故乡眼前的石头山上升起的明月来的有韵味。今年,我回到了故乡,天公作美,晴空万里,一家三口早早地摆好果盘、月饼,诚邀明月。楼房里还是那种压抑的感觉,于是我领着儿子到了楼下,仔细品味起了家乡月色。天空刚有暮色,月亮只有那么个轮廓,随着夜幕加重,月亮里的古松、嫦娥、白兔也渐渐清晰起来,最终将夜色掩饰,把星间照得如同白昼,云朵、星璨、皎月,交相辉映,相得益彰,景致美不胜收。儿子在我身边开心得蹦蹦跳跳、欢呼雀跃,从嫦娥奔月讲到了嫦娥二号、三号卫星,我虽欣赏儿子的知识广泛,但却内心不知在想些什么,对儿子的提问置若罔闻。我被自己杂乱的思绪所启发,原来生活的精彩在于我们自己的发现,儿子就是当年我的延续,我就是当年父母的传承,能体会到父爱如山、母爱如海,更能感触王维“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浓厚意境。
中秋月,故乡明。明月是同一轮明月,中秋也是同一个中秋,并没有什么差别。有分别的是我们自己的心,一切只因那月下的人。当我们背起行囊,头也不回地走向远方,经历千辛万苦,去寻找心中的乐土,去寻找理想的天堂。世事变迁,月是故乡明,却发现天堂就在心中,乐土就是故乡。我转了一圈又回到原地,突然了悟——人生原来如此。月是故乡明,人是故乡亲!我能发出这样的慨叹,想必其他游子都有思乡情结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