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作文 > 作文素材 > 美文欣赏 > 浏览文章

致敬,松毛岭

作者:小梦 来源: 网络 时间: 2024-08-08 阅读:

   致敬,松毛岭

   福建武平 胡继红

  (一)

  2019年6月30日。前往松毛岭。

  松毛岭,长汀连城交界处,南北横贯八十多里,东西蜿蜒三十余里,海拔高度955米,山上多生松树,松针枯落,如毛如发,铺满山坡,如是称松毛岭。

  汽车在崇山峻岭中盘旋爬行,透过车窗,我们恣意享受掠身而过的森林绿意,欣赏它生命勃动的欢欣;我们酣畅吮吸扑面而来的负离子,一种大山里才有的清甜湿润。满心期待,向山寻景的愉悦、惊喜。

  忽然有人提醒,进入了松毛岭。窗外纵横蜿蜒的青绿大山,宛如一卷巨大的水墨画徐徐铺展,渐次撞入了我们揽胜掠美的贪婪视线,我们品尝领略它“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意境妙趣,心里荡起涟漪,脸上漾出喜悦,车里也溢满了欢声笑语。

  很快,我们在松毛岭主峰的一个缓坡地下车,面前展现出一个宽阔的广场。站在广场环视四周,处处吸睛,但见蓝天深邃,白云旷达;群山绵亘,辽远宏阔;奇峰突兀,沟险壑凶,林海茫茫,郁郁葱葱。然而,如此多娇的河山,带给人们的是深长悠远的沉思:这横亘蜿蜒的大山承载了怎样的历史厚重?茫茫林海里的沟壑曾经翻涌着怎样的斗争凶险?厚厚的松针茅草下又掩藏着怎样的故事悲欢?

  虽然天热炎炎,头汗涔涔,却也和风拂面,身心舒放。于是,在处处掠景、处处惊叹,时而疑惑、时而悬念中我们踏寻着松毛岭的美景与传奇,感受脚下这片土地的光荣与神圣。

  (二)

  广场前端矗立着一座纪念碑,巍峨挺拔,耸入云端,碑色凝重,氛围肃穆,仿佛凛凛浩气,贯透天宇,充盈人间。碑体正反两面题刻着迟浩田上将书写的“中央苏区松毛岭战役纪念碑”碑名,侧面是张万年上将题写的“军魂”两字,阳光下鎏金大字,耀眼生辉,雄健遒劲,力透碑体;碑座正面,红五星下是李景上将书写的“松毛岭战役烈士永垂不朽”一行红色行书,南西北面依次是“夜袭温坊”、“十送红军”、“血战松毛岭”的大型石刻浮雕。每一幅浮雕都是一个悲壮感人的美丽传奇,都是一曲惊天地泣鬼神的英雄赞歌,它瞬间拨动了人们心底沉寂久已的思绪,让我们穿越时空触摸到那个硝烟峰起战火纷飞的年代。看,浮雕中一个个勇武的红军将士,怒目圆睁,血脉偾张,呼号呐喊着冲刺,搏杀血洒于疆场;战役之惨烈,山河亦同歌悲号……还有一群群农民兄弟,手抬担架,肩扛军粮,一切为了支援前线打仗;一帮帮妇女姐妹,缝衣纳鞋,煮饭烧水,泪送儿郎,观之令人激动感奋……

  回看,东边山坡处有座红军烈士陵墓,里面掩埋着几千具在松毛岭战役中牺牲的红军无名烈士的遗骸。松毛岭战役,长征前第五次反围剿红军在闽的最后一战,万余名红军将士在异常残酷的战役中殉难,他们以血的代价掩护了中央主力红军战略转移北上长征,也以血的底色在红军战史上涂画了它的悲壮惨烈。

  无名烈士陵墓,正中立着一块无字石碑,周边缀着无数的鹅卵石,长满青草的陵墓上方镶着一颗红五星,两边呈拱形嵌着“青山处处埋忠骨,红军精神代代传”的正楷红色大字。这座别具特色的陵墓抑是蕴藏了深刻的哲理涵义?它的无字碑,诠释着长眠墓里的英雄无名;周边依序缀着的无数鹅卵石,仿佛表示红军严整的御敌方阵。如果陵墓上长满的青草昭示着战士生命的平凡与顽强,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苦难与希望,那么,红五星就是他们心中闪亮不灭的灵魂,“青山处处埋忠骨”就是他们慷慨悲壮的誓言,他们用悲壮的行动摹画了自己的高洁灵魂,也践行了自己的悲壮誓言。无字碑,鹅卵石,青草,红五星,誓言,宛如跳动在陵墓上的音符,演奏出悲壮激昂的旋律,腾升起天地英雄的正气;又如曲韵悠婉的小调,诉说着革命艰辛斗争残酷的曲折传奇。它仿佛在告诉后来者,千万不能忘却历史,只有牢记初心使命,将“红军精神代代传”,才能慰藉烈士无悔的英灵。

  安卧在陵墓里的烈士姓名不详,档案里找不到他们的生平资料,我们至今无法知道他们的英名,但他们铁肩担道义,为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崇高事业,义无反顾地投身革命,欲血沙场;有的甚至还来不及造册登记他们的姓名,就在战事的急切关头,匆忙奔赴战场,投入残酷惨烈的战斗,直至献出了还太过年轻的生命,他们用短暂悲烈的生命,以血洒疆场的无畏,诠释着他们是真正勇毅的战士,无名的英雄,中华大地上的脊梁。

  他们瞌然长眠在这里,却始终忠诚地守护着满山翠绿的松毛岭。虽然远去了的硝烟已见不到战火的痕迹,但当时残酷惨烈的战役甚至已经找不全他们的尸体,当地群众在战后只能收集了他们散落在战场上残存的遗骸连同衣服遗物,建了这个衣冠塚——无名烈士陵墓。然而,纵使躯体在战火中化为了烟灰焦土,但他们灵魂不死,英雄的灵魂仍与天空的彩云一起飘荡,仍同山上的阳光共同灿烂。谁说大山里的鲜花不是他们的鲜血染红?谁说满山翠绿不是他们的足迹印记?他们的鲜血染红了红旗的一角,松毛岭的青翠也是他们的肌体化育着墨,无数英烈的慷慨悲歌,唱响了共和国的光荣与骄傲。他们英灵长存,精神不朽,浩然正气回荡在松毛岭的山川大地,回荡在共和国的辽远上空。

  站在纪念碑前,站在无名烈士陵墓前,深情注视起伏连绵的大山,遥想当年朱德总司令指挥红军将士在这里打响的松毛岭战役,心绪就难以平静。仿佛深山沟壑里、丛林处、土坡前、战壕内埋伏了无数的雄兵,对峙着数倍于我军的敌兵,以我军的大刀长矛对决敌阵的飞机大炮,军旗烈烈,鏖兵激战;硝烟起处,遮天蔽日,战火烧红了天空,呐喊声响彻了天宇。在这里,我们想见的不仅仅是将士们的枭悍神勇,也不仅仅是他们搏杀敌阵血肉模糊的身躯脸庞;而更应矗立在我们心中的,是永恒不倒的精神丰碑,是淬火成钢的坚强品质,是坚如磐石的理想信念,是敢于胜利的革命风范,是此心光明、无怨无悔的忘我牺牲。

  这里满片都是山,除了山还是山;这里全长着树,致敬,松毛岭,除了树还是树;这里满眼绿,除了绿还是绿。这是一个山的世界,这是一方树的圣地,这里充盈着一片绿的意境。哦不,仰望头颅,满眼霞光,彩云飘飞,划过一声啼鸣,大雁掠过,惊鸿一片——哦,这里还有一片金光闪耀高远自由的天空。哦不不,这一座不倒的纪念碑,这一墩不死的墓陵,才是我们思想天空里的惊鸿,才是生命长河中的惊涛,才是生活里压倒性的权威注脚,她足够庄严,庄严得不由地让我们凝神屏息;她足够厚重,厚重胜过脚下绵亘的大山;她足够硕大,满山林立的树木是她引领聚集的力量;她足够靓丽,满片青绿为她烘托雄浑的底色;她足够高远,阳光、彩云、和美丽的大雁才能与之比肩。

  (三)

  从祖辈父辈们奋斗中传承精神的年轻代,不知能否去了表象,别了盲从,以思想的碰撞与灵魂的对话来用心体悟,今天大地上高高飘扬的旗帜,就是从当年先辈们前赴后继欲血奋战的疆场中扛来,共和国也是从峰火硝烟中诞生,今天的辉煌也曾经历过昨天的苦难,深沉厚重的红色基因,已经融入了中华文明传承的血脉,它蕴藏了“从哪里来”的精神密码,也标注了接续传统,到“哪里去”的航向。踏访松毛岭的人们,或许会有渐进渐深的体悟感动:中央苏区松毛岭战役纪念碑、无名烈士陵墓以她昭示的美丽高洁与精神不朽,诠释了崇高人生的鲜明价值取向。

  说到“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的人生本源与归宿,理想与信念,我很有必要解剖一下自己的思想灵魂。子曰“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我早已过了“不惑”,而且还过了“知天命”而近“耳顺”的阶段。当然,我没有圣人的聪慧,仍然常常“大惑”,不懂权衡;常常“不知天命”,错失良机;更不会圆通到什么都听得进什么都理得清的“耳顺”境界。只一样,经历过时间风雨的长久冲刷洗礼,多少也习得了些心底的波澜不惊,处事没有了当年的风风火火,迟顿迁延或也当成了老成持重的优点。然而,“执初心行前路”方为根本,“活到老学到老”是为致用。就自身而言,陌生的东西尤其多,学习的任务何其重,可也不得不遵从生命循环的规律,承认日落西山的窘境。这渐行渐衰、老态将至的躯壳里,还藏着这行将麻木枯萎的思想与渐行渐离的灵魂,本也无所谓感动,无所谓热情,更没有了过往的澎湃,然而,毛松岭之行,纪念碑的高大映照,烈士陵墓的绿草真切,却搅得我生发起对生命意义的感慨,唤醒了昏沉麻木的思想再度勃发出对于生命价值的沉重思考,面对无数无名烈士的舍生忘死、大义壮举,不仅心底萌生感动,涌起热情,而且竟也心潮澎湃起来,促使我在浮躁喧嚣偏见诱惑盛行的社会中,念兹在兹,笃信笃行,并与时俱进,更新思索人生的意义,求索追寻生命的价值;于前行路上,时刻拷问,我们究竟”从哪里来,要往哪里去”这一古老新颖的人生命题。

  松毛岭之行已经结束,旅行的风景已在手机存留,思绪的飘飞还在继续,灵魂的拷问或许比预想的要难得多……

  但,无论如何,松毛岭,你的名字,连同你的悲壮传奇,已经深深烙印在我们心里,刻骨铭心。

  松毛岭,我们向你致敬!为你血染的土地,拥抱了万千红军将士的英灵,为你掩护了主力红军的成功转移,为你化育了大山里的满片青绿,为你创造了后辈们美好生活的新天地!胡继红/文

  2019年7月5日于武平金源。

热点阅读

网友最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