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宿
村子搬迁,一排排高大、红瓦白墙的新房子,代替了原本破旧低矮的旧宅子。村子中间坑洼的泥土路整个修成平整的水泥路,旁边竖起了路灯。整体规划整齐许多,颇有现代化的感觉。
住宅集中在一起后,村中央的马路成了新的商业街,两旁开起各种商店,与城市中的街道几乎没有差别,超市、服装店、理发店等小店应有尽有,十分便利。
这所有的发展,让农村与城市的差距慢慢变小。但是,我却为此感到非常恐慌,生怕以后找不到家的模样。
在城市生活久了,时常梦回农村时的生活,会想:“如果能回去住一段时间,是再美不过的事情。”
可是,每次回去时,看到村庄已经不是儿时的样子,记忆中的事物早已不复存在,便失去了兴致。
在新规划的村子不远处,是比较老的村子。每次回老家,都会路过那里。在曾经的那条老街上穿过,会记起上初中时的很多事儿。
读初一时,老街的路面还是石子路。路面常年被拖拉机、牛、羊碾压,早已经坑坑洼洼,破烂不堪。天晴时尘土飞扬,下雨时污水横流。两旁是一排参差不齐的住宅,有灰色水泥墙黑色瓦顶的瓦房、土黄色泥土掺麦秸做墙麦秸杆做顶的土房子。房子也因时间长久,显得非常破旧。每家门前都有一片空地,两边栽种着瓜果,散放着的鸡、鸭,悠闲地走动着,时而鸣啼,时而追逐。
这门前的空地,一年四季会有不同变化:
春天时,房子主人栽种上西红柿、黄瓜、豆角、辣椒苗……每一次春雨,伴随着泥土的气息,蔬果苗长势迅速,不久后,开出白的红的黄的花朵,蜜蜂和蝴蝶飞来,自由自在地穿
行其中,追逐嬉戏。
夏天时,瓜果成熟,绿的黄瓜,红的西红柿和辣椒点缀在茂盛的绿色秧苗中。主人已架起纱网,阻挡鸡、鸭偷食。
秋天,院子里恢复之前的样子,一片空旷。主人家晾晒的稻谷和玉米,铺满整个院子。偶尔有小猫和小狗在稻谷和玉米上打闹。主人找来竹竿,假模假样的追打它们。
冬天,院子和房子都覆盖在白雪之下。一排排脚印从路上延伸到屋檐下,走廊水迹斑斑,两旁堆放着春天时为蔬果搭架子用的竹竿。屋顶垂挂的冰凌,在太阳地照射下,晶莹剔透,一滴滴水滴落下,砸在地上飞溅开去。
现在想来,是那样的生活富有韵味,但那时一年四季行走在此,并没被这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事物吸引。所谓熟悉的地方无风景,大概就是这个意思吧。
初二时,石子路已经换成了泊油路,陆续有新造的楼房矗立起来。新房子白色瓷砖墙面,整洁如一,褐色的琉璃瓦顶,一尘不染。门前的空地铺上了水泥地面,平整,干净,没有一丝泥泞。只是,一年四季始终如一,少了几分乐趣。
初三时,新造的房子不断地出现,原来破旧的瓦房和草房,日渐减少,整个街道焕然一新。我还曾为这发展所带来的便利,开心了一阵子。
再后来,我去别的地方读书,然后,毕业,工作,回去的次数越来越少,常常都是匆匆来匆匆走,无瑕留意老街的变化。
去年,时间充足,在家多呆了一阵。闲来无事,便踱到老街,慢慢地左右打量,与记忆中的景物对比,却发现留下来的老宅子几乎绝迹,归宿,我倍感失落。
走到街道中段时,看到多年前的一处土房子还矗立在原地。在众多的新房子中间,它是那样的矮小、丑陋。它墙壁几处破损,窗子脱落,门前空地上枯黄的杂草,已然让人无法下脚。不过,我却在心里升起一股热浪,觉得格外亲切。
我想:“房子的主人,也许是一对老人,无儿无女,两人去世后,房子便无人管理。或者,房子的主人在外面赚了钱,定居在城市,这个家,自然不用回,房子也就用不到了。”
突然,有些担忧,这房子在风吹雨打下还能屹立多久呢?害怕,这能唤起儿时记忆的老房子,消失之后,儿时的记忆也随之消失,那时候,该用什么惦念儿时的生活呢?
我不知道,该为这日新月异的发展高兴,还是该为无从找寻的旧物伤心。只是,多年之后,无论是高兴或者伤心,一切都会改变,富足便利的生活是人们的向往,可是,像我这种怀旧的人,拿什么怀念过去?
常常,在经过某个树木茂盛,鸟语花香的地方,便会想起儿时生活的村子,有一种很特别的感觉,在心里久久地不曾散去,有回去生活的冲动。但,想想儿时的所有已经不复存在,心里会伤感,更有无奈。
原来,我们的家可以换来换去,可心里的归宿,却停留在一个地方,自始至终从未变过。